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欠發達地區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薛廣洲 曾業松 曹新 胡為雄 何建華  
 

——廣西賀州市實施“六項民心工程”的實踐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黨校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和廣西賀州市委、市政府聯合組成了以中共中央黨校王偉光副校長為組長的《堅持執政為民宗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課題組。課題組于2005年7-8月分兩批對廣西賀州實施的“六項民心工程”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作了比較全面的調研, 2005年12月3日課題組又在賀州召開了以“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道路”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共同探討新時期構建和諧農村社會的路子,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

□中央黨校《堅持執政為民宗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課題組

在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農村,重點在欠發達地區,難點也在欠發達地區。

賀州地處廣西、湖南、廣東三省交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西部欠發達地區。近年來,賀州市委、市政府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以農民為主體,以維護和實現廣大農民的利益為宗旨,以加快經濟發展為前提,以解決農民最關心的,農村最突出的問題為突破口,以實施五保村建設、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就業、社會穩定等六項民心工程為平臺,以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為保障,在西部欠發達地區開闢了一條投入少、見效快、影響大、有長效的低成本構建和諧農村的新途徑。其做法對農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頗有參考價值。

一、把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作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頭等大事

自2002年撤地設市以後,賀州市委、市政府從區域經濟現狀出發,調整階段性工作重點,一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二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千方百計抓投入促發展。三是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企業化的步伐。

通過採取一系列舉措,賀州經濟呈現速度加快、結構優化、品質效益同步提高、後勁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32.1億元,增長12.6%;財政收入8.78億元,增長24.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6.6億元,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1.8億元,增長37%,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全區各市前列。2005年,賀州經濟繼續保持良好態勢。1—9月,全市實現生産總值110.63億元,同比增長13.2%,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1895元,增長16.8%;1—10月,財政收入8.15億元,增長25.8%。

二、把解決就業問題作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中心內容

抓好就業問題既是責任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從2003年9月起,賀州市委市政府先後下發了5個文件,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正式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素質培訓就業工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程、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程作為構建賀州農村和諧社會的中心內容。

針對農民轉崗就業困難重重的問題,賀州市積極申報國家“陽光工程”項目,啟動並實施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素質培訓就業工程。一方面,整合資源加快建設農民工培訓體系,另一方面,努力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通過“校企聯合、定單辦學”,“項目帶動、定項培訓”等方式方法,促進富餘勞動力加快轉移。收到了“培養一人、脫貧一家、帶富一群”的效果。鍾山縣公安鎮的外出務工人員積累了資金,學到了技術和管理經驗,回鄉辦起了17家電動針織廠,就地解決了2000余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成為打工創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先進典型。2004年,全市對10.35萬農村富餘勞動力開展了職業技術培訓,已轉移就業8.87萬人。全市累計勞動力輸出25.83萬人,佔全市富餘勞動力總數的78.27%。

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關係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賀州市貫徹落實“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以增加就業崗位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認真落實再就業等政策,強化再就業服務手段,加大資金投入,鼓勵支援下崗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他們對“4050”人員組織再就業培訓,提供社會保險服務,健全保障制度,實行再就業援助。去年以來,全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5%以內。

面對一方面各種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大中專生就業難的雙重矛盾,賀州市積極改革就業制度,轉變就業機制,加強就業指導,強化就業服務,拓寬就業渠道,鼓勵畢業生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就業和自主創業。他們堅持“凡進必考”,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他們鼓勵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廣西大學本科畢業生於松漢作為擇優選派的首批“村官”,到八步鎮三加村任主任助理。他運用所學知識創建了蘑菇園,還因出色地調解村民糾紛,使三加村獲得“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殊榮。2003年,回到賀州的畢業生2542人,政府統一安排1088人,通過人才中心就業的971人,就業率81.8%。2004年,回到賀州的1852人,統一安排的552人,自謀職業和經人才中心就業的966人,總就業率達81.97%。

三、把養老扶貧救助殘疾作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

生活在欠發達地區的孤寡五保老人和少數民族地區貧困農民生存嚴重缺乏保障,與社會的發展極不和諧。在賀州僅需要供養的五保老人就有18021名;212個少數民族村中,自治區確定的貧困村就有80個。賀州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識到: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必須使這些特殊的弱勢群體儘快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決定把建立五保村、集中供養五保老人,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貧困農民的生産生活問題當作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重點民心工程。

過去賀州農村五保老人大多分散供養,主要靠鄉村統籌、群眾扶助和民政救濟,不僅供養標準低,而且缺乏保障。五保老人大多吃不好、住不好,看病難,生活品質很低。2003年下半年以來,賀州市委在總結鍾山縣做法的基礎上,全面推開五保村建設。他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大力爭取部門支援,各方籌措資金,同時動員幹部群眾投工投勞、獻工獻料,形成了“政府牽頭,民政部門具體抓,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齊抓共管格局。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市投入資金6520萬元規劃建設的721個五保村已全部竣工入住,安置五保老人14648人。

賀州市不僅在五保村建設上有成績,而且在五保供養、人性化管理上有突破。市裏明確規定,凡有10個以上五保老人需要集中供養的村都要求建五保村。五保村多為四合院,配置電視、廣播;每戶“一室一廚一衛”;五保村的資産歸村集體所有。老人進村以後,要努力做到生活費、醫療救助、幫扶供養三落實。市財政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撥出專款用作五保經費,每月發給五保老人30元錢,30斤米,一斤油。鄉村黨員幹部經常去慰問,送東西給老人。中小學師生把五保村作為“愛心聯繫點”,定期幫老人搞衛生,劈柴火。使五保老人們“居有其屋,食有其源,樂有其所”。靠臨時救助的老人從此有了長效保障機制。

賀州市五保村建設受到國家民政部和廣西區黨委高度重視。民政部去年9月特地在賀州召開現場會議總結推廣五保村建設經驗,稱五保村建設“解決了建國50多年來政府致力解決而未能根本解決的問題,是五保供養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是對我國五保供養工作的重大貢獻”。

過去少數民族地區農民長期存在行路難、上學難,用電難、求醫難、發展生産難的問題。2003年市裏專門制定了五年脫貧致富實施方案。確定了11項扶持工作任務及實施步驟,並對相關的15個部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近兩年來,全市集中扶貧資金總計4900多萬元。他們精心組織實施道路建設、人畜飲水工程、沼氣池工程,強化了基礎實施,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利用貼息貸款政策,扶持“龍頭”企業,推進産業開發扶貧,建立了一批農産品基地;落實民族政策和法規,狠抓科技扶貧示範基地建設,狠抓貧困村幹部和富餘勞動力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素質,為貧困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賀州市在救助弱勢群體,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還特別注意把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列入民心工程。經深入調查摸底,全市無房或危房的貧困殘疾人共有1450戶。市委市政府及時做出了兩年內全面完成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的決定。要求市、區、縣直每個單位幫扶1—3戶危改對象,幫扶資金1000元以上;要求以黨支部為單位,每10名黨員組成一個小組,幫助1戶貧困殘疾人,不僅解決他們住房,還要幫助發展生産,解決生活困難。

四、把營造穩定的環境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標誌

賀州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處,長期以來社會管理較薄弱。撤地建市以後,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不斷增大,治安形勢日益複雜。“六合彩”賭博、邪教活動、毒品吸販等犯罪案件屢禁不絕,搶劫、盜竊等發案率居高不下。賀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社會穩定這個影響全市大局的突出問題,實施社會穩定工程,創建“平安賀州”。

首先,積極建立日常打擊和專項行動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加大破案、追逃和打擊力度,並實行“命案必破”責任制。2004年共破刑事案件1518起。全市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發案率分別比2003年同期下降29.9%和38.2%。

其次,以創建“無毒、無賭、無盜”社區為載體,全面推進“平安賀州”建設。為達到這一目標,建立健全了打防控領導責任機制、矛盾排查調處機制、打擊機制、教育機制、專群結合機制等;採取了警力和警務下沉做法,把各種不穩定因素消化在基層,解決在基層。

再次,整合調動社會力量和積極因素,拓展延伸社會治安防範的空間和時間。市委、市政府認識到做好治安工作警力有限,民力無窮。2004年初,專門推廣八步區義務治安巡邏經驗,規定社區範圍內年滿18周歲,身體無殘疾的公民,每年都要參加所在社區的義務治安巡邏三次。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2萬多名幹部群眾加入義務巡邏,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95人,提供破案有效線索68條,有力地提高了對社會治安的控制力。市委、市政府還注意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全市766個村(社區)全部建立健全了治保會、調委會,其中715個調解室達到了規範化建設標準。賀州九成以上的治安案件和矛盾糾紛,均能在基層得到處理和化解。

賀州以“六項民心工程”為載體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執筆人:薛廣洲、曾業松、曹新、胡為雄、何建華)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