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創新的概念和形式 何星亮  
 

“創新”是近幾年使用頻率很高的名詞,尤其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十一五”重大戰略目標之一後,“創新”已成為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話題。本文從人類學的角度,僅就“創新”的概念和形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創新”的概念和中文“創新”一詞的出現

關於“創新”的概念,各學科有不同的解釋。一般而言,“創新”是指創造和發現新東西。如人類學界一般認為,創新是文化變遷的基礎,霍默·G·巴尼特在《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中説: “創新”是指“在實質上不同於現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為或新事物”。不過,巴尼特還認為,“發明”和“創新”可當作同義語使用。可見,“創新”的涵義較廣,既包括人類社會和文化的革新與改造,也包括科學與技術的發現和發明。

中文“創新”一詞,出現較早,不過,詞意與現代不同,主要是指制度方面的改革、變革、革新和改造,並不包括科學技術的創新。據目前所見資料,最早見於《魏書》:

“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魏書》卷六十二)

比《魏書》稍晚的《周書》二次出現“創新”一詞,《南史》出現一次。

“自魏孝武西遷,雅樂廢缺,徵(斛斯徵)博采遺逸,稽諸典故,創新改舊,方始備焉。”(《周書》卷二六)《太平禦覽》卷228引《後周書》::“斛斯徵遷太常卿。自魏孝武西遷,雅樂廢缺,徵博采遺逸,稽諸典故,創新改舊,方始備焉。”

“大象初,徵(斛斯徵)拜大司徒。詔(于)翼巡長城,立亭鄣。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雲。”(《周書》卷三十)

“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創新。”(《南史》卷十一)

上述所引古籍中的“創新”一詞,大抵與“革新”同義,主要是指改革制度。

《魏書》的作者是北齊史學家魏收,其生活年代為西元505—572年。《周書》為唐初史學家令狐德棻等撰,《南史》為唐李延壽撰。此外,同為李延壽所撰《北史》三次出現“創新”一詞,不過,與“創新”有關的段落均抄自《魏書》和《周書》。也就是説,在6世紀初,“創新”一詞便在中文中使用,在唐代已十分流行。

創新的形式

關於創新的形式,學術界沒有公認的説法,筆者認為,創新包含三種形式:發現、發明和革新。

(1)發現。發現與“科學”相關聯,指觀察事物而發現其原理或法則,即發現已經存在但不為人知的規律、法則或結構和功能。發現主要是尋找或認識兩個方面的東西,一是對自然界各種原理、規律的尋找或認識;另一種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尋找或認識。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的都有一定的規律、法則或結構和功能,需要人們通過觀察、研究去尋找或認識。也就是説,發現是使那些已經存在、但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變得為人所知,給人類增添新的科學知識。例如,再如原始時代的人們以石投水則沉,投以木則浮,因而發現水有浮力。牛頓從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的事實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而且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發現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關,而且與太陽的引力也有關係。

(2)發明。發明與“技術”和“工藝”相關聯。發明與發現密切相關。發現是通過觀察事物而發現其原理;發明是根據發現的原理而進行製造或運用,産生出一種新的物質或行動。例如,古人發現水有浮力,於是根據這一原理“刳木為舟”(《易·係辭下》),把大木頭挖空,造成獨木舟,這叫發明。古人發現魚尾划水而遊,於是“剡木為楫”(《易·係辭下》),製作划船的木楫。英國人詹姆斯€吠嚀乜吹椒刑詰乃梢韻貧牽⒚髁蘇羝?

根據發明的實質,發明又可分為“基本發明”(basic invention)和“改良發明”(improving invention)兩類。“基本發明”與我們現在所説的“自主創新”或“原始創新”同義,是指一種新原理的應用,或綜合諸原理而進行一種新的發明。就這種意義來説,它是基本的,是使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而且一般會成為其他發明的基礎。改良的發明,顧名思義,乃是某種産品進行修改或改造,旨在於增加它的效率,或使之可作為某種新的用途。中國古代十分善於“基本發明”。近代以來,歐美人較善於“基本發明”,而日本人較善於“改良發明”。

(3)革新。革新即變革或改變原有的觀念、制度和習俗,提出與前人不同的新思想、新學説、新觀點,創立與前人不同的藝術形式等。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為適應這種變化,人們原有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禮儀制度、生産制度和宗教制度等,也必須隨著不斷地革新。學術界和藝術界也一樣,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超越前人。

發現、發明、革新等創新形式對社會文化發展變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例如鐵犁牛耕導致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變革,內燃機的發明激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社會和文化發生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

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通過不斷創新來實現的。創新不僅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保護和傳承文明的主要動力。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創新的能力,既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也無法保護和傳承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葆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因此,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