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2005年俄羅斯經濟形勢簡析 陸南泉  
 

總的來説,俄羅斯2005年國內形勢總體穩定。就經濟形勢與政策而言,具有以下特點:

一、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有所下降。普京執政以來,俄經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水準,2004年GDP增長率為7.2%,據俄經濟發展與貿易部的預測,2005年增長率為6.4%。工業産值與農業産值也分別從2004年的7.3%與3.1%降至4.4%與1.7%,但其他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如投資、居民實際貨幣收入、工資、零售商品流轉額、通脹率與進出口總額等,2005年與2004年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水準。

二、俄為了實現強國地位的目標,一直在努力擺脫資源型經濟結構,即改變經濟發展以出口原材料為主導的模式,但在2005年經濟原材料化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前幾年俄出口結構如下:石油與石油産品佔35%,天然氣佔20%,黑色與有色金屬佔15%,木製與木製品佔4%,鑽石與黃金佔2%,化肥佔2%,軍事技術産品佔4%,其他産品約佔20%。2005年1─10月,俄在遠鄰國家商品出口結構中仍然以原材料主,其中燃料能源産品類商品佔66.2%,同比增長5.8%。金屬及其製品佔15.7%。但這幾年來俄一再強調的擴大機電産品出口的政策,並沒有取得進展。2005年1月─11月機械設備與交通工具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2.6%,它們在全俄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從7.4%降至5.3%。

俄經濟發展以出口原材料為主導的模式之所以難以改變,主要原因有:一是由於作為蘇聯繼承國的俄羅斯,工業産品的競爭力很弱;二是設備嚴重老化,在2004年已有60─80%的設備需要更新,而在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大量更新設備是不可能的;三是科技人員大量外流,蘇聯解體後,流失近80萬科技人員,其中20多萬頂尖的科學家移居西方。目前,俄高科技産品在世界上僅佔0.3%。以上情況,決定了在相當一個時期裏,俄可供出的産品主要是能源等原材料産品。這就使得俄羅斯經濟往往受制于國際市場原材料特別是能源産品的行情。俄經貿部長格列夫談到這一問題説:“政府不應躺在石油美元上高枕無憂。”西方對此也評論説:“由於原油價格起伏不定,俄羅斯經濟容易陷入繁榮與蕭條的變化之中。”

三、在保證經濟市場化改革方向的條件下,不斷強化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普京連任後,這一趨勢十分明顯。從政治層面講,普京一再強調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體系,強化國家權威,中央集權化趨勢不斷加強。普京2004年3月當選連任後談到改革時,首先強調的是進行強有力的行政改革,並且很快著手進行,對政府進行大改組。接著,又修改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行政長官産生辦法,由原來的選取舉産生改為總統提名候選人,再由地區議會選舉通過。後來又提出合併聯邦主體。2005年11月普京又對國家權力機構作出重大人事調整。

這些政策措施,不僅僅是為了從制度上來強化打擊官僚腐敗與提高管理效益,而且也是為了保證經濟穩定發展與經濟轉軌順利進行。十分清楚,任何一項經濟政策(哪怕是非常完善的政策)要取得效益,如果遇到行政體制的嚴重阻礙,那是不可能的。

從經濟層面講,國家經濟政策的重大變化表現在:一是把加速經濟發展作為實現強國戰略的主要內容,為此普京在2003年提出2010年GDP翻番的目標。之後,他不斷強調要盡一切努力實現這一目標;二是在財稅、投資、匯率與貨幣領域加強調控力度,例如,俄採用降低稅率的辦法來增加企業積累,以便擴大生産投資;又如通過加強財稅紀律與提高能源部門利潤的收繳份額等辦法,把更多的財政資金集中到預算特別是聯邦預算。同時,國家財政發展經濟的職能提高,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在增強;三是政府通過制定各种經濟發展綱要,指導經濟發展。為了更有效地落實國家發展規劃,俄羅斯聯邦在2005年專門成立了國家優先發展計劃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不久前任命的俄政府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分管;四是打擊寡頭勢力雖有多種目的,但加強俄羅斯國家對經濟、特別是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一些部門的控制,是其一個重要因素。逮捕尤科斯公司總裁霍多科夫斯基並在2005年判刑8年。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俄國家更多的控制石油戰略資源,2005年9月,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收購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大部分股份,這樣,使俄政府掌控的石油産出總量佔全國的1/3以上;五是俄通過《礦産法》,一方面為了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重要的礦産資源控制在國家手裏,為此,為外資進入自然資源領域開發設置一些限制性條件。在俄羅斯看來,外資參加到資源開發領域未必會對俄經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外資取得開發權後,其合作的主要方式是生産設備從海外進口,然後以原料方式出口,所以國內的製造業從中得不到好處。

據俄有關人士透露,俄某些學者正在研究,對50家大企業(職工人數為1.5萬—2萬人)國有化問題。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策變化,這不只是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如何發展,需要觀察。

四、經濟政策的社會化。2005年1月—11月,居民的貨幣收入與工資同比分別增長9.1%與9.3%。這均超過GDP的增長速度。

由於葉利欽時期長期經濟危機,使相當一部分居民生活日趨貧困,醫療、教育與社會保證得不到保障。普京為了穩定社會,緩解矛盾,特別重視經濟政策的社會化。他的主要思路是:第一,提出要讓俄羅斯老百姓看得起病、買得起房與上得起學的基本政策。為此,俄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第二,實行居民貨幣收入、工資、養老金、各種補助的超前增長的政策;第三,著手研究與實現社會政策密切相關的規劃項目。2005年11月,俄聯邦政府召開會議,專門研究了衛生、教育、農業發展和保障經濟適用房四項國家規劃項目的實現問題。如住房規劃項目準備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2006年到2007年,俄政府打算撥款2133億盧布來促進住房市場發展和保障居民住房信貸;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0年,抵押貸款總額將增加19倍,由現在的200億盧布增加4150億盧布。俄政府還準備降低抵押貸款利率;第四,2004推出的2005年開始實行的社會福利貨幣化的改革。這一改革,不論從理論還是實際生活來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儘管一開始遭到不少反對,但現在已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因它更有利於體現社會公正。

五、提高經濟開放力度,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2005年提出了一些新的舉措,例如:12月俄政府宣佈,批准建立6個經濟特區(莫斯科的澤廖諾格勒、莫斯科的杜布納、聖彼得堡和托木斯克市4個技術推廣型經濟特區。利佩茨克州和韃靼斯坦共和國的葉拉布加市2個工業生産型經濟特區)。其主要目的是發展加工工業和高科技産業,推動新産品的開發和生産。同時,通過經濟特區的發展,吸引外資與國外先進技術。按俄經濟特區管理署的規定,公司入駐經濟特區的首要條件是20年內總投資不少於1000萬美元,第一年投資不少於100萬美元。加快加入WTO的步伐。俄原希望2005年內完成入世的談判。目前,俄尚需完成談判的國家是美國、加拿大、巴西與阿根廷等國。但由於各種原因,2005年未能如願入世。俄一直在改善投資環境,以便吸引更多的外資。俄經貿部長格列夫強調,必須在立法上保護所有者與投資者的權利,應放寬外資進入標準,還提出,應放寬對外商在俄投資採礦的限制;與獨聯體國家貿易額日益減少,而對遠鄰國家貿易額不斷增加。2005年對獨聯體國家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13.8%(而上年為16.3%)而對遠鄰國家為86.2%(上年為83.7%);接受外國勞動力的人數在增加。2005年11月俄總理弗拉德科夫簽署的政府令規定,2006年通過官方邀請的外國勞動力為32.93萬人,而2005年為21.4萬人,2006年比上年增加53.9%。

六、更多重視通過經濟政策來鞏固與發展政治基礎。普京在第一個任期,通過政治治理與整頓,使俄羅斯社會從無序、混亂走向有序和政局相對穩定。這是使俄經濟擺脫危機並出現連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礎上人民生活水準有明顯提高。這些是保證普京第二次順利當選的主要原因。普京在第二任期,一方面繼續以俄羅斯思想作為治國思想,並通過強化中央權力來保持政局穩定的局面;另一方面更多重視社會經濟問題的解決。俄國內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對於俄羅斯來説,最主要的危險依然是經濟方面。”普京近幾年來,之所以一再強調要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主要原因有:一是為了實現富民強國的綱領;二是在經濟力量成為國際鬥爭中最重要的、決定性力量的當今世界,經濟上不去,不可能在國際舞臺發揮積極作用,也不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三是經濟快速發展是保證人民福利提高的基礎;四是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鞏固與發展政治基礎。

從以上的分析説明,在俄羅斯政治與經濟兩者關係更加密切,經濟已成為政局穩定的基礎性條件。從今後一個時期國家政策的總趨勢看,俄羅斯所推行的改革與發展政策和措施,都將圍繞加速經濟發展與強化中央權力這兩個軸心來進行。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