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如何看待經濟普查與GDP增加 鄧聿文  
 

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核算,2004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159878億元,比年快報核算數多了2.3萬億元,增加16.8%。這個統計結果更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和綜合國力。

第三産業的比重提高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更趨合理和健康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對於“過熱”以及“硬著陸”的擔憂一直交替出現,這緣于投資、出口與消費間的結構性失衡。自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我國投資與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度開始發生逆轉。投資從1998年的30%上升到2004年的67%,而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則下降到28%。因此,在過去幾年間,很多人將中國的“投資/GDP”比例作為一個證據,證明中國存在經濟泡沫並將在未來破滅。

但從此次經濟普查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的很多“比例失衡”問題並沒有原先設想的那麼嚴重。與此前一些學者的預測一樣,低估的主要部分是私人部門和服務産業的規模。儘管在這次普查中第二産業比年快報核算數增加1517億元,可佔GDP的比重卻由52.9%降為46.2%,降低6.7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在多出的2.3萬億元GDP總量中,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到93%。其在整個GDP中的比重也由31.9%上升到40.7%,提高8.8個百分點。

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比原先統計反映的更合理、更健康。因為服務業更多的與消費相關,消費率得到提升,外需與GDP的比例就將有所降低,説明中國消費在三大需求中的拉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制定宏觀經濟政策。

現行宏觀經濟政策不會因此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GDP的增大會對中國的經濟以及未來的政策産生實質性影響?我認為不會的。原因在於:其一,過去的統計數字雖然對GDP的估計偏低,但還是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水準和總趨勢;其二,從這次經濟普查的結果來看,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如能耗過高,投入産出比不是很理想,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很粗放,環境污染很嚴重等等,並未因經濟普查數據調整而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其三,第三産業的比重雖然從31.9%提高到40.7%,但仍處於一個很低的水準,與發達國家甚至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相比,都落後許多。加快三産的發展仍然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所以,對中國經濟基本的判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和環境的估計不會因為這次經濟普查的結果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當然,不改變現在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並不等於就一成不變,畢竟GDP總量增加了很大一塊,需要我們重新修正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政府的經濟政策、企業的投資決策和市場策略也可能需要重新進行評估,並進行相應調整。就此而言,宏觀經濟政策微調是有可能的。

一個規範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學性的統計對制定經濟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這次經濟普查對宏觀決策和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多大影響,那麼它的意義又體現在哪呢?我認為主要在三方面。首先是基本摸清了中國的家底;其次,普查的基礎數據以及基於此數據的分析有助於政府和企業的決策;第三,它還意味著一個規範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學性的統計體系的確立,這對更好地制定社會經濟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普查結果來看,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巨大,位居世界第六,但每人平均所得不過1277美元,與前十位的發達國家相比簡直不成比例。即使從總量而言,中國目前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例只有4.4%,但卻需要維持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計和安穩,責任不可謂不重。不僅如此,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內陸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如何縮短兩者的差距,從而使接近1億的貧窮人口得到脫貧,依然是中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正處於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以及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新形勢,對統計工作的需求也表現出多樣性。一方面,傳統計劃經濟時期的某些統計調查內容和指標暫時還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逐步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對統計資訊的需求急劇增加,要求統計準確反映國情國力狀況,全面記載和描述經濟社會的轉軌轉型狀況,及時報告和監測經濟社會的運作過程,廣泛採集和分析社會輿情等等。此外,廣大社會公眾對統計數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現在的統計方式由於統計指標體系設置不夠合理,以及統計調查方法不夠靈活等,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統計需求,也不能適應日益複雜的統計環境,更可能影響統計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一方面,統計數據缺口較大,許多新興産業的統計指標都還很不健全,導致我國第三産業的統計不完整,存在漏統現象;另一方面,許多過時的統計數據仍然被源源不斷地生産出來。此外,就事論事直接調查用得較多,而間接調查方法用得較少;抽樣調查中的樣本輪換也不夠及時等。

此次普查合併了原來的工業普查、第三産業普查和基本單位普查,還包括了從未進行過的建築業普查,並將從未在整體上納入普查的個體工商戶也作為普查對象,從而更加有利於在適度降低調查頻率的同時更加完整地反映經濟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變化,為建立一個規範化、制度化和更具科學性的統計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

經濟普查本身不創造GDP,也不可能因此而增加可支配的財富。但為增強政府宏觀調控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為構建和諧社會,各級政府和綜合管理部門必將要求統計部門提供精度高、覆蓋全、更新快的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數據;社會各界也必將要求統計部門提供更多、更詳盡的有關人口、資源、環境、就業、分配、社會保障等社會統計資訊。只有數據準確了,國家才可能根據普查的數據制定正確的決策;只有國家的決策正確了,國家的經濟才能保證良好、穩定的運作;只有國家經濟的大環境好了,企業和個人才能從中受益。另外,世人所要重視的,不應是中國輝煌的經濟數據,而是它是否繼續取得增長。中國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本身,正是它對全球的一大貢獻。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