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以人為本” 王紹臣 于進水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以人為本”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史首先是物質生産發展的歷史。物質生活的生産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産關係或財産關係(這只是生産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産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産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革,全面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簡言之,生産方式的變化引起社會制度的完善和改變,其中,生産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我們黨80多年的奮鬥歷程,就是實踐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原理的過程。革命是為了解放生産力,改革也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當然,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急於發展生産力,迅速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貧困落後面貌,因而過分誇大了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反作用,生産關係的超前變革不僅沒有帶來生産力的大發展,反而阻礙甚至是破壞了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而在現實中我們講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于資本主義制度就缺乏現實的物質基礎,人民的根本利益、主人地位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保證與尊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不斷開展和實踐的不斷深入,我們主要是通過適應生産力內生要求的改革開放來推動生産力的發展。實踐表明,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事業勝利前進的最可靠的保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是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中心只能有一個,而不能有兩個。因此,鄧小平一再告誡:“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但是説到最後,還是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衝擊它。”因此,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經濟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心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心工作,是 “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因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心點。離開這一中心,就談不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談不上堅持“以人為本”。所以,“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首先應該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富裕社會。胡錦濤總書記所表述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大特徵都內涵著這一基本前提。

鄧小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思想。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最終的區別,就是看是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自然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要消滅貧窮。平均主義和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消滅平均主義和兩極分化。否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便無從談起。“怎樣才能保證不走邪路?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因此,堅守共同富裕的價值理想,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當然,富裕不一定和諧,但貧困肯定會導致社會不和諧,而發展則是消除貧困、構建和諧的根本途徑。馬克思就曾經指出:“生産力的這種發展之所以是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發展,那就只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然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鬥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複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樹立科學發展觀,抓住發展這個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從我國現實情況看,城鄉發展的不協調,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社會階層成員之間發展機會的不均等,都要靠發展來解決,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來實現。和諧社會構建的過程也就是這些矛盾解決的過程。還應看到的是,任何一個公平的社會,都不可能消滅收入差距,而是控制差距的範圍。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平等的上升機會;任何社會如果能夠讓其中的窮人不斷地變為富人,就有無限的活力。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以人為本”的目的

發展經濟,發展生産,根本是要滿足人的永續需要,以人為本。人,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在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邏輯關係中,經濟社會發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發展則是目的。否則,所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從目的範疇來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基本價值取向應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以人為本”,就是把人作為社會主體和中心,一切以人為目的,摒棄傳統的把人作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義傾向,在社會發展中以滿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

我們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不是一個游離於人之外的預定的自然過程,而是一個以人作為主體參與其間並影響其進程的歷史過程。人既是和諧社會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是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理所應當是其建設成果的佔有者和享受者。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在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正如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的那樣,“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和品質”。不僅要“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而且還要在公共服務、醫療保健、生活環境等多個領域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過得更好,讓發展的成果越來越多地惠及百姓。因此,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先進生産力,保持發展強勢,增強競爭優勢,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要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方向,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實現人民的民主權利和政治權益,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證;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斷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不斷增強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品格和求真務實的精神,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堅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方向,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文明程度和運作效率,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