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生命倫理學的興起與疆域 肖巍  
 

生命倫理學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是一門研究與生命相關的所有倫理學問題的交叉學科。生命倫理學是傳統醫學倫理學的現代拓展。醫學倫理學主要研究醫學和醫療保健領域的倫理學問題,這可以進一步分為臨床醫學倫理學和制度醫學倫理學,前者主要關係到醫患界面的倫理學問題,例如知情同意或者放棄治療。制度醫學倫理學審查醫療實踐的結構或制度背景,如健康保健政策問題或者醫療資源分配問題。生命倫理學的範圍則更為寬闊,包括在技術、醫學、生物學對於生命的應用時所遇到的各種倫理學問題。在那些影響人的生死、人性以及人們生命品質的生物醫學領域決定人們應當如何行為。

國內一些學者把生命倫理學的研究範圍概括為五大領域和十大議題。生命倫理學主要研究的五大領域是:1、理論生命倫理學,探究生命倫理學的思想、學術基礎;2、臨床倫理學,探究在護理病人時應採取的合乎道德的決策;3、研究倫理學,探究如何在人體研究中保護受試者、保護病人的決策;4、政策和法制生命倫理學,探究在解決上述範圍的問題時應當制訂的政策、條例、法規和法律;5、文化生命倫理學,探究生命倫理學與歷史、思想、文化和社會情境的聯繫。生命倫理學主要研究的十大議題是:1、生命倫理學理論,如現代生物科學與倫理學的關係,生命倫理學論證模式等;2、遺傳與發育,如對遺傳的干涉,包括基因改造、基因治療等,生殖和生育問題,包括人工授精、克隆人等;3、人體實驗;4、人的行為控制;5、健康保障;6、死亡和瀕死;7、人口控制;8、生態倫理學,包括對未來的義務和生態道德規範等;9、科學研究,如研究的限制和管理等;10、其他問題,如自殺,醫患關係等。

寬泛地説,生命倫理學研究可以分為兩大層面,其一為學術理論層面,研究生命倫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思想學術基礎和理論框架,以及研究論證的方式和方法;其二為實踐、規範和政策層面,研究醫學實踐、人體實驗,以及所有與生命相關的倫理政策和道德規範,這也是生命倫理學作為一種應用研究的集中體現。生命倫理學屬於一門文理滲透、各學科交融的邊緣學科,與法律、公共政策、哲學、宗教、醫學、經濟和環保等學科密切相關。它對於生命科學發展帶來的倫理價值評估已經使世人注意到科學與人文之間的強烈的互動——科學揭示出人和宇宙“是”什麼,但倫理告訴我們“應當”做什麼。同時,這二者的關係並不是對立的,生命倫理學現已不是在順應醫學的新發展,而是在預測新科技。

生命倫理學是一門應用倫理學,但它需要基礎倫理理論的支援,而不是與之分離。有人認為,生命倫理學主要在於解決特殊案例中的道德問題,它更注重實踐和行,而倫理學理論主要在於思考道德推理的標準與原則,更注重理論和知。其實知與行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倫理學實際上是理論、原則和應用的三位一體,它與以往的倫理學理論,尤其是規範倫理學的區別在於更注重應用環節和問題傾向,但這決不意味著可以拋棄倫理理論和原則,或者把它們拿來簡單地、淺嘗轍止地應用一番,因為生命倫理學要不斷地結合傳統的倫理理論資源,科學技術對於生命的應用來創造新的倫理價值和理論,從而以獨特的視角拓展和深化倫理學學科。

生命倫理學也是一門人文科學。眾所週知,人文科學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在於每一個人都想過、都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生命倫理學始終立足於一定的文化和歷史探究關於生命的價值選擇。儘管生命倫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歷史並不長,但是人類對於生命的倫理思考卻伴隨人類社會的産生由來已久。作為有意識、有理性的人,人的生命不僅從頭到腳,從起源到消失都充滿了倫理意義,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生命倫理議題。如何道德地對待生命,使我們關於生命的決定和選擇合乎倫理,使生命的價值在宇宙的亙古綿延中放射出多彩的光芒一直是歷代思想家及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永恒課題。面對短暫而脆弱的自然生命,人類試圖超越有限和時空來建構的道德生命,在這方面,東西方文化,例如儒家、道家、佛家和基督教、伊斯蘭教都作出了獨特的貢獻,這些都可以為生命倫理學提供了豐厚的理論資源和思想基礎。然而,無論我們從歷史長河中探討生命的倫理價值還是從現實中解決生命倫理學衝突,都不是為了簡單地呈現事實,而是要理解這些事實得以産生的時代和文化、人們所遇到的問題、答案和價值選擇,正是這些選擇體現了人們對於生命的意像,展現了他們的希望和夢想。因而,生命倫理學在人類的思維領域具有無比廣闊的疆域。

基於對生命倫理學的上述理解,相應地,我們在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時也應有開闊的思路,力圖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開放模式。對於生命倫理的思考應當開放現有的討論模式,從更基礎、更本真、更內在的意義上研究這門科學。不僅把它當成應用倫理學和現實政策的爭論,而且把它當成關於生命的道德哲學來研究。這樣一來,便可以調動我們已有的知識營造這一學科,以深厚的人類哲學和倫理學理論積澱為背景解決現實問題,也就是説,以形而上為基礎解決形而下的問題。2、各學科交叉。針對一個具體問題,把生物學、醫學、歷史和哲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文學藝術等學科整合進來思考。不是單純地就問題説問題,而是把它對於人生和社會生活、生活方式的意義挖掘出來,從單向思維到多維思維。3、縱貫古今。從歷史的眼光,從普遍聯繫的角度解決問題。如後現代哲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對於身體有許多解釋,甚至是全新的理解,後現代主義哲學認為,現代性把身體束縛在理性的管轄之下,把身體納入總的框架內使其喪失肉體性,服從某種邏輯與秩序,把身體變成一個知識和理性主體,從而壓抑了它的感性的一面,這是一種建構在形而上學基礎之上的本質主義。後現代主義哲學要求承認身體的感性、生物性和肉體性,破除本質論,強調差異性。因而,當我們試圖理解生命和身體的時代意義時,也應當確立它在古今身體理論坐標中的位置。4、聯繫身心關係。古往今來的哲學倫理學對於身心關係爭論不休,這種爭論也使我們有可能在身與心的關係中重新定義身體與生命。5、聯繫健康與疾病的概念。健康與疾病是我們描述生命的範疇,它們與我們對於身體的認識和體驗相關,記錄了每一時代的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體驗。我們如何想像自己的身體,如何飲食,如何活動、如何生活、如何死構成了整個健康與疾病的歷史,人類對於生命及其倫理意義的認識也隨著這一歷史過程不斷發生變化。6、案例討論。生命倫理學研究必須有針對性,這就來自現實案例,因而我們要引入社會學方法,自己發現和編排案例。

生命倫理學如同一個嬰兒每天都在進化和發展中改變著面貌,現代醫學和生物技術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我們身體和生命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煩惱。弗洛伊德曾經感嘆道:在現代科技時代,“人類似乎已經成為某種配戴著假肢的上帝。配戴上所有輔助器官之後,他的確顯得儀態威嚴,但這些器官並未真正生長在他的身體上,所以仍不時讓他煩惱不已。”這些煩惱便是生命倫理學探索和進步的理由。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