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經濟與清潔生産的關係

迴圈經濟和清潔生産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對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清楚的認識,就會造成概念的混亂,實踐的錯位,既衝擊清潔生産的實施,也不利於迴圈經濟的健康展開。

清潔生産是迴圈經濟的基石,迴圈經濟是清潔生産的擴展。在理念上,它們有共同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在實踐中,它們有相通的實施途徑,應相互結合。

1.兩個概念的提出都基於相同的時代要求

工業社會由於以指數增長方式無情地剝奪自然,已經造成全球環境惡化,資源日趨耗竭。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指導下,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制定了《清潔生産計劃》,在全世界推行清潔生産。1996年德國頒布了《迴圈經濟與廢物管理法》,提倡在資源迴圈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二者都是為了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而應運而生的。

我國的生態脆弱性遠在世界平均水準之下,人口趨向高峰,耕地減少、用水緊張、糧食缺口、能源短缺、大氣污染加劇、礦産資源不足等不可持續因素造成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其中有些因素將逼近極限值。面對名副其實的生存威脅,推行清潔生産和迴圈經濟是克服我國可持續發展“瓶頸”的唯一選擇。

2.均以工業生態學作為理論基礎

工業生態學為經濟——生態的一體化提供了思路和工具,迴圈經濟和清潔生産同屬於工業生態學大框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工業生態學又可譯為産業生態學,以生態學的理論觀點研究工業活動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係,考察人類社會從取自環境到返迴環境的物質轉化全過程,探索實現工業生態化的途徑。經濟系統不單受社會規律的支配,更要受自然生態規律的制約。為了謀求社會和自然的和諧共存、技術圈和生物圈的相容,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使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仿傚生態系統的結構原則和運作規律,最終實現經濟的生態化,亦即構作生態經濟。

3.有共同的目標和實現途徑

雖然清潔生産在産生初始時,著重的是預防污染,在其內涵中包括了實現不同層次上的物料再迴圈外,還包括減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削減廢料及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以及節約能源、能源脫碳等要求,與迴圈經濟主要著眼于實現自然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的再迴圈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從實現途徑來看,迴圈經濟和清潔生産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清潔生産的實現途徑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即源削減和再迴圈,包括: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重復使用原料、中間産品和産品,對物料和産品進行再迴圈,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資源,採用對環境無害的替代技術等,迴圈經濟的3R原則就源出於此。

4.清潔生産與迴圈經濟的區別和聯繫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實施的層次上。在企業層次實施清潔生産就是小迴圈的迴圈經濟,一個産品,一台裝置,一條生産線都可採用清潔生産的方案,在園區、行業或城市的層次上,同樣可以實施清潔生産。而廣義的迴圈經濟是需要相當大的範圍和區域的,如日本稱為建設“迴圈型社會”。推行迴圈經濟由於覆蓋的範圍較大,連結的部門較廣,涉及的因素較多,見效的週期較長,不論是哪個單獨的部門恐怕都難以擔當這項籌劃和組織的工作。

就實際運作而言,在推行迴圈經濟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清潔生産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基礎。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推行迴圈經濟技術上的前提是産品的生態設計,沒有産品的生態設計,迴圈經濟只能是一個口號,而無法變成現實。

我國推行清潔生産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從國外吸取和自身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不論在解決體制、機制和立法問題方面,還是在構建方法學方面,都可為推行迴圈經濟提供有益的借鑒。 (國家資訊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閆敏博士後摘編)

中國網 2005年1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