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經濟與傳統經濟之間的關係

就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而言,人類社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模式,傳統經濟模式、“生産過程末端治理”模式、迴圈經濟模式。

傳統經濟模式對人類與環境關係的處理模式時,人類從自然中獲取資源,又不加任何處理地向環境排放飛舞,是一種“資源——産品——污染排放”的單向線性開放式經濟過程。在早期階段,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開發能力有限,以及環境本身的自凈能力較強,所以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並不凸顯。但是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生産規模的擴大和人口的增長,環境靜的自凈能力削弱乃至喪失,這種發展模式導致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資源短缺的危機越發突出。這是不考慮環境代價的必然後果。

“生産過程末端治理”模式,它開始注意環境問題,但其具體做法是“先污染、後治理”,強調生産過程的末端採取措施治理污染。結果,治理的技術難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極高,而且生態惡化難以遏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迴圈經濟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物質不斷迴圈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的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他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的原則,採用全程處理模式,已達到減少進入生産流程的物品質、以不同方式反覆利用某種物品和廢棄物的資源化目的,是一個“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迴圈過程,實現從“排除廢物”到“凈化環境”到“利用廢物”的過程,達到“最佳生産,最適消費,最少廢棄”。

傳統經濟與迴圈經濟比較表  

傳統經濟

迴圈經濟

“資源——生産——消費——廢棄物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

“資源——生産——消費——資源(再生)”的反饋式流程

經濟增長一靠高強度的開採和消費資源以及高強度地破壞生態環境

資源重復利用的比例很高,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小。

“三高一低”(高開採、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

“三低一高”(低開採、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

 (國家資訊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閆敏博士後摘編)

中國網 2005年1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