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李子彬:西部大開發成效顯著 任重道遠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4 月10 日 | 文章來源:西部開發辦網站

一、五年來,西部開發取得了重要進展,成效顯著

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五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家在規劃指導、政策支援、資金投入、項目安排等方面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支援力度。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尤其是西部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西部大開發開局良好,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是:

(一)中央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五年來,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累計投入46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累計安排5000多億元。國家投入帶動了社會投入,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國民經濟發展逐年加快,從2000年到2003年,GDP增長分別為8.5%、8.8%、10.0%、11.3%,預計2004年為12%左右。與全國地方年均增長速度的相對差距,從1.5個百分點降到0.8個百分點。

(二)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五年累計,西部開工建設60項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其中國債資金2700億元。交通幹線建設方面,五年新增公路通車里程9.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00公里;建設鐵路新線2824公里,復線1518公里,電氣化鐵路1779公里;青藏鐵路累計鋪軌777公里;建成幹線機場和支線機場23個,在建項目13個。西電東送工程,累計開工項目總裝機容量3600多萬千瓦,輸變電線路13300多公里,新增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建設任務提前一年完工,建成輸變電線路6400多公里。西氣東輸工程,僅用二年半的時間,于2004年12月30日全線完工並全線商業供氣。建設了四川紫坪鋪、寧夏沙坡頭、廣西百色、內蒙古尼爾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安排160億元對115個灌區進行了改造、建設了535個節水示範項目、完成了62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加強,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條件。5年,安排投資71億,解決了西部3200萬人飲水問題。國家投入46億,將居住在生態環境脆弱、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102萬貧困人口實行了生態移民。安排10億元,用於農村96萬戶沼氣池建設。解決了969個無電鄉通電問題,使6.8萬個行政村通了廣播電視。

(三)生態建設得到顯著加強。到去年末,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完成陡坡耕地退耕還林1.18億畝、荒山荒地造林1.7 億畝。從2003年開始實施退牧還草(採取休牧、輪牧、以草定畜等方式恢復草原)工程,累計治理嚴重退化草原1.9億畝。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長江上游水污染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項目進展比較順利。許多地方把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建設工程同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後續産業發展、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封山綠化舍飼圈養結合起來,不僅改善了生態,有的地方糧食産量還有所增加,並促進了農民增收,使農民當前和長遠生計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當然也有一些地方解決得不夠好,今後要進一步加強和推進"五結合"工作。

(四)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加快。五年來,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了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教育方面,國家累計投入150多億元,支援西部地區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投入65億元,加強西部農村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及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得到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和開發扶貧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五)特色優勢産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對外開放和東西部經濟合作不斷加強。五年來,西部地區的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棉花、畜牧、旅遊等産業,以及部分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産業加快發展,在全國市場上已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西部地區五年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90多億美元,加上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等,實際利用外資接近150億美元。東部地區已有1萬多家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創業,投資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東西合作方興未艾。

(六)有效地拉動了國內需求,促進了全國經濟發展格局的戰略性調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穩步推進,西部地區為東中部地區提供了大量能源、礦産品、特色農産品等資源,有力地支援了東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同時,西部開發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大量的設備、材料、技術和人才,又為東中部地區企業"西進"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大量的投資機會,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東中部地區也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交通幹線、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大批西部開發重點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實施西部大開發,不僅加快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而且促進了全國生産力的合理佈局和産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髮揮了重要的拉動和促進作用。

過去的五年,是西部地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資最多的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幹成了許多事關西部地區長遠發展並惠及全國的大事。西部廣大人民群眾從西部大開發的實踐中看到了美好前景和光明未來,進一步增強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毫無疑問,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絕不僅僅是為了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而是實現全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西部開發五年的實踐,證明了黨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指導方針是正確的。國務院關於西部開發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是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我們格外珍惜西部大開發取得的良好開局,格外珍惜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格外珍惜廣大幹部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的積極性。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仍在擴大,"三農"問題相當突出,基礎設施落後仍然是制約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生態環境局部改善但整體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完全扭轉,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嚴重,低水準重復建設現象還在發生,科技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現象嚴重,投資環境亟待改善。

上述困難和問題,有的是幾百年來積累的老問題,也有的是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是五年、十年、二十所能解決的。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人的長期不懈的艱苦奮鬥。

二、"十一五"西部大開發的主要任務

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西部開發的各項工作,加快改革開放步伐,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解決"三農"問題力度,切實提高農民收入。西部地區農業人口比重高,産業化程度低,城鄉差距更大。要繼續加強西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節水灌溉,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加快建設農村公路,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嚴格保護和建設基本農田,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積極發展特色農産品深加工,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取消農業特産稅、降低農業稅率的政策,使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休養生息。繼續拓寬農民外出務工等增收渠道,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實現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繼續推進扶貧攻堅計劃,完善扶貧開發機制,力爭在2007年以前基本解決現有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二是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建設,建成"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和西部開發省際通道及農村公路網;繼續加快水利設施建設,重點保護併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快建設現代通信網路,強化普遍服務。改善西部地區重大基礎設施的落後狀況,努力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是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繼續抓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作,紮實推進天然林保護、風沙源治理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堅持把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等生態建設與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後續産業發展、封山禁牧舍飼等配套保障措施有機結合起來,妥善解決農民長遠生計問題,確保退得下、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

四是按照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更加注重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紮實抓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工程,確保到2007年實現"兩基攻堅"目標。加快西部地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重點支援西部地區以鄉鎮衛生院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建立和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建設基層計劃生育網路。加強西部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基地建設,建設西部開發技術支撐平臺。加大對西部人才開發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落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西部開發人才政策。

五是積極發展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要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依託優勢資源,建成重要能源、礦産開採和加工基地。把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支援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旅遊資源整合。加強規劃指導,進一步落實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準重復建設。加快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資源節約,發展迴圈經濟,走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引導工業企業向國家級、省級工業園區、技術開發區和重點城鎮集中,把工業化與城鎮化有機地結合起來。

六是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把改革開放作為西部開發的根本動力。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消除制約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採取有效措施,促進西部地區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投向西部地區。

三、積極探索,努力把握西部大開發的規律性

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艱巨和複雜的歷史任務。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一定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西部地區的客觀實際出發,認真總結經驗,深入研究和探索西部大開發的規律性,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新思路、新機制和新方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有效性。

一是處理好國家支援和西部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關係,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從西部大開發這幾年的實踐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離不開國家在建設資金、項目佈局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大力支援。西部地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十分薄弱,生態環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體惡化的趨勢並未得到根本遏制。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是西部開發的基礎和切入點。這項工作基本上屬於公益性事業,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援。因此,必須抓緊研究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專項資金渠道,建立財政性建設資金、信貸資金和社會其他資金等多渠道、多方式的西部開發投資的長效機制。但從根本上看,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要靠西部地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等、不靠,自強不息,奮發有為,不屈不撓地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二是處理好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之間的關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西部大開發,要認真研究和把握市場經濟的特點,把政府作用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習和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以及教育、衛生等傳統上由計劃配置資源的領域引入市場機制。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把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和創造良好環境上來。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提高行政效率。要結合西部地區實際,繼續建立和健全生産要素市場體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規範市場秩序,為各種所有制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必須看到市場經濟的自發性、趨利性和盲目性,不斷加強和改善政府宏觀調控。

必須加強西部開發的法制建設,借鑒一些國家開發欠發達地區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抓緊《西部開發促進法》的制定、頒布實施。把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西部大開發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資金渠道、組織機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責任等,用法律和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把西部開發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保證西部大開發穩定、持續地推進。

三是處理好重點開發和全面發展的關係。西部地區地域遼闊,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加強國家宏觀規劃指導和工作協調,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要繼續貫徹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指導方針,依託交通幹線重點加快一批中心城市的發展,形成帶動周邊地區和城鎮發展的增長極。加快培育西隴海蘭新線及呼包銀經濟帶、長江上游經濟帶、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區,集中力量建設好西部地區國家和省(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等工業園區,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資源在空間上的有效整合與合理配置。

四是處理好加快發展和更好發展的關係。長期以來形成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制約著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的提高。要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合理開發與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實現經濟與社會、人口與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更好的發展。使人民群眾在發展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實惠。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艱苦奮鬥,紮實工作,堅定不移地把西部大開發繼續推向前進。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