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05年)

2005年1月12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和全疆各族人民一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圓滿實現了自治區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各項預期目標。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預計全區生産總值22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産業增長5.1%,第二産業增長15.2%,第三産業增長10.1%。

——固定資産投資較快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210億元,增長20.7%。

——地方財力有所增強。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8億元,增長18.2%。

——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53億美元,增長11%。

——就業超過預期目標。實現就業再就業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

——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增長6.5%;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269元,增加163元,增長7.7%。

——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漲幅2.8%,其中城市2.3%,農村4.6%。

這些成就的取得,標誌著我區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提升農業發展水準。

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兩個“一號文件”精神,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落實“三補一降一取消”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標準化生産和産業化經營,擴大特色優勢農作物種植面積,全力做好動植物疫病和病蟲害防治,加快了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認證與基地建設步伐,啟動了有機食品生産基地建設示範縣工作。預計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50億元,比上年增長6.4%。糧食産量840萬噸,增長2.9%。棉花産量170萬噸,增長6.3%。現代畜牧業穩步發展,肉類總産量128萬噸,增長11.3%;奶産量133萬噸,增長17.7%。積極推進林業五大工程建設,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完成造林457萬畝。新增林果種植面積165萬畝。全年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近1倍。全區有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4家,自治區級87家,農産品訂單面積2816萬畝。農業機械裝備總量明顯增加。鄉鎮企業繼續發展,增加值135億元,增長11.6%。

(二)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

在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同時,加快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大力推進工業産業結構調整,重點扶持支柱産業,積極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名牌産品,努力解決經濟運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保持了工業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740億元,增長14.5%。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大幅提高,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攀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0億元。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45億元。制定了《2004-2010年新疆石油化學工業發展規劃》。石油石化工業發展步伐加快,原油産量、原油加工量和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分別增長5%、11.4%和19.3%。

(三)加快服務業發展,積極擴大消費需求。

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消費環境,消費品市場日趨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2億元,增長14.5%。加快流通現代化步伐,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高新技術加快改造傳統服務業,積極培育資訊、金融、仲介等新興服務業,支援重點企業延伸發展連鎖經營。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6.7萬起,案值19.3億元。

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旅遊市場開發和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力度,強化旅遊市場的治理整頓和行業指導,旅遊業發展出現喜人局面。全年接待入境遊客27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9100萬美元,分別增長58.4%和87.4%;接待國內遊客1243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09億元,分別增長22.8%和23%。

(四)增加固定資産投資,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

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成了一批對自治區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有重大作用的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項目。認真落實固定資産投資目標責任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開展冬季施工,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其中,世行項目塔裏木農業灌排和環保二期、阿舍勒銅礦採選、國道314線托克遜—和碩段改造等4個項目全部投産和使用;塔裏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新疆優質棉基地建設、全疆電網聯網工程等12個項目單項或部分建成投産;奎—賽高等級公路、庫車火電廠等14個續建項目完成進度目標。重點新開工和預備重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精—伊—霍鐵路、那拉提機場、哈密煤電基地、中哈原油管道、克拉瑪依—獨山子—烏魯木齊成品油管道、八鋼集團100萬噸煤焦化和板帶工程等16個項目已開工。此外,喀什熱電聯産工程和阿圖什市、和田市、喀什市城市天然氣氣化工程等一大批其他項目建成投産或開工建設。

(五)各項改革穩步推進,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

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取得進展,大多數重點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企業效益明顯提高。把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規範農村分配製度、減輕農民負擔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了農村稅費改革及農村其他各項改革。金融、財稅、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各項改革穩步進行。加大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鼓勵和引導民營經濟更大發展,全區私營企業已發展到4.3萬戶,從業人員57.25萬人,註冊資金643.2億元,個體工商戶46.7萬戶,從業人員74.2萬人,註冊資金86.8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生産總值約佔全區的21.8%,對擴大就業、增加稅收、促進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準。

認真做好招商引資前期工作,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營造吸引外部資金的良好氛圍。全年引進區外資金310億元,增長17%。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增長12.2%。優勢資源、重點領域、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取得進展,一批知名企業進入新疆。積極推進西部國際商貿中心建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努力拓展周邊市場,出口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與我區開展經貿合作的國家和地區達132個,保持了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出口額27億美元,增長6.2%,進口額26億美元,增長16.5%。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地産品佔35%,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佔10%。簽署了共同建設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協議。第13屆烏洽會取得圓滿成功。

(七)加強財政金融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加大財政收入的組織力度,注重培植財源,積極落實支援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和資金。財政運作基本平穩,一般預算支出410億元,增長11.3%。在保證工資發放、機構正常運轉的同時,加大了對“三農”、科教文衛等社會公共事業的投入。加快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管理機制,以建立規範的轉移支付制度為核心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堅持依法理財,保證了財政資金的規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認真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斷拓展金融業務,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準。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95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267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1%和8%。

(八)堅持執政為民,關心各族人民群眾生活。

始終把關心群眾生活作為關係全局的大事來抓。去年確定的為群眾辦實事項目進展順利。對56個縣205萬貧困中小學生繼續實行了義務教育階段免收課本費和學雜費;內地新疆高中班的招生和管理得到加強,啟動了烏魯木齊等8城市開辦區內初中班工作;完成了19.5萬平方米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任務;實施城鄉抗震安居工程,18.5萬戶約72萬人搬進新居;13個縣(市)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新增農村防病改水受益人口50萬人;新改建農村公路5900公里,解決了257個不通公路行政村的交通問題,近500個行政村新通油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按計劃實施。加大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和扶貧幫困工作力度,“兩個確保”繼續鞏固,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工傷和生育保險全面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穩步推進,58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投入救災資金9100萬元,救助災民和困難群眾198萬人次。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35萬低收入貧困人口穩定解決了溫飽,30個扶貧開發重點縣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156元。清理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九)注重統籌兼顧,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堅持“科教興新”戰略,實施了一批科技項目,推動了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等開發應用和産業化,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兩基”攻堅及中小學危房改造、民漢合校、中小學佈局調整等工作繼續推進,高等教育穩步發展。農牧區和城市社區基層文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文化市場整頓力度加大。廣播電視“西新工程”、“走出去工程”及全疆廣電網路整合工作取得突破,廣播電視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落地播出,全區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2.8%和92.5%。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助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取得成效。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我區運動員在殘奧會上打破世界紀錄,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為國家和自治區贏得了榮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9‰。環境保護和治理污染成效顯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計劃指標之內,全區生態環境總體穩定,城市空氣品質繼續改善。克拉瑪依市、庫爾勒市創建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切實做好“雙擁”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司法、審計、統計、檔案、語言文字、新聞出版、外事僑務、品質監督、藥品監督、地震監測、氣象水文、文物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老齡事業以及其他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十)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維護新疆穩定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嚴打高壓態勢,維護了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建立了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加大信訪工作力度,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狠抓安全生産,制定了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治理了一批公共設施不安全隱患和一些特大事故隱患,安全生産形勢基本穩定。

(十一)發展兵團經濟,增強屯墾戍邊和維護穩定能力。

兵團堅持“發展壯大兵團、致富職工群眾”的工作目標,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預計全年兵團生産總值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固定資産投資148.6億元,增長22.6%;外貿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增長11%。棉花總産量87萬噸,創歷史最好水準。工業發展速度加快,節水器材、番茄製品、葡萄釀酒、彩棉的生産能力和産量均名列全國前茅。傳統服務業平穩發展,新興服務業增勢強勁,旅遊業成為新的增長亮點。新建市及開發區經濟發展步伐加快,重點城鎮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職工收入水準穩步提高,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1780元,增長9.3%。新增就業6.3萬人。廣大幹部職工屯墾戍邊和維護穩定意識進一步增強,為自治區的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應有貢獻。

(十二)切實改進政府工作,推進依法行政。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清理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取消了98項行政許可項目,向社會公告了475項行政許可項目。實行決策聽證會和專家諮詢會制度,推進政府重大事項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進程。各級政府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及各界人士的意見。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地方性法規9件,制定發佈政府規章12件,辦理全國和自治區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87件。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查處了大案要案,懲治了腐敗分子。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區黨委總攬全局、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各族工人、農牧民、幹部、知識分子、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幹警,向生産建設兵團、中央駐疆單位廣大幹部職工和援疆幹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能源、工業原材料以及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較快,對部分企業經營和農牧民增收産生不利影響。二是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金融環境趨緊。三是由於運力緊張,出疆物資積壓嚴重,影響了部分地區企業的生産經營。四是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還要看到,長期以來制約我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二三産業發展滯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不高;科技教育水準較低,吸引人才的環境有待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任務繁重。特別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弊端遠未消除。此外,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弄虛作假、貪污腐敗現象仍有發生。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加以解決。

二、2005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六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及中央關於新疆發展和穩定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強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建設,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準,保持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05年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産總值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漲幅控制在2.5%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150元以上;城鎮實現就業再就業3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

完成今年的各項預期目標,我們有許多有利條件。一是發展的大環境趨好。國際上,世界經濟出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今年可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從國內看,國家採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國民經濟將朝著平穩較快方向發展。二是我區自身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一大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能力增強,這些都為今年乃至今後更長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中央對新疆發展的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特別是中央11號文件明確了新疆在西部大開發中的重點地位,確定了新疆發展和穩定的戰略方針、戰略目標、戰略措施和戰略保障,為新疆的發展和穩定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四是今年自治區成立50週年,通過全面回顧我區50年的發展歷程,展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城鄉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示各族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將進一步激發各族群眾加快發展步伐、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當然,我們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我們既要充分看到各種有利條件,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計面臨的困難和不利因素,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做好今年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發展以提高品質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科教興新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轉變增長方式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堅持“五個統籌”,切實加強薄弱環節,促進南北疆互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素質,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是努力維護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執政為民,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盡心盡力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辦好,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保證廣大群眾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三是堅決維護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破壞活動,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高度重視人民內部矛盾的化解工作,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四是不斷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經濟管理方式,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大力加強政風建設,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統籌城鄉發展,認真做好“三農”工作。

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糧食、棉花、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設,提升農業産業水準,鼓勵鄉鎮企業加快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

穩定增加糧食生産,按照全區平衡的原則,圍繞實現糧食安全“兩年三步走”的目標,優化糧食生産佈局,繼續實行糧食直補政策,加快糧食基地縣建設和加工轉化能力建設,糧食種植面積增加200萬畝,達到23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産力爭達到880萬噸。鞏固棉花生産優勢,堅持穩定面積,提高單産,增加總産,以優質、低成本、合理價位提高市場競爭力,棉花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左右,總産達到175萬噸。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圍繞優質牛羊肉、優質牛奶、優質細羊毛三大優勢産品,突出抓好牲畜品種改良,優化畜種畜群結構,加快牧民定居和人工飼草料基地、牧區水利建設進度,促進牧區生産方式和經營模式的轉變。加強無規定疫病區和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抓好動物疫情監控和疫病防治,保證畜禽安全生産和産品品質安全。大力發展林果業,推進林果業由注重數量向提高品質轉變,由規模擴張向效益提高轉變,由基地建設向加工轉化和市場開拓轉變,促進林果業上規模、創名牌,林果面積增加150萬畝,總産量達到400萬噸。大力發展區域特色農業,壯大以工業番茄為主的紅色産業,穩定甜菜生産,規劃建設哈密瓜出口基地,積極發展啤酒花、豆類、藥材等生産。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新增日光溫室、大棚等保護地栽培10萬畝以上。開發特色養殖業和水産養殖業。

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堅持“引進與扶持”並舉、“引導與服務”並重,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來我區興辦龍頭企業。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穩定的産銷協作關係,解決好小生産與大市場的對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利益連接機制。發展農村專業合作化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鄉鎮企業自我發展能力,以農産品加工和儲藏、保鮮、運銷為重點,在産業化經營上取得突破。大力開拓農産品市場,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規範化生産。加快無公害農産品基地建設,擴大綠色食品生産,推進有機食品認證和基地建設,支援和鼓勵龍頭企業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産,推進農産品品牌、名牌戰略。

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做好組織引導工作,改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政策環境,加強農牧民技能培訓,提高轉移就業能力,不斷拓展農牧民非農産業增收的新領域,力爭實現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20萬人次,全區農牧民每人平均勞務增收60元以上。

加大科技投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大良種推廣力度,增加重大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補貼。鼓勵科技人員深入農村開展資訊諮詢和技術服務,推進農業技術進村入戶。加快大中型農機的更新配套,提高農機化裝備水準。進一步加強氣象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大力推廣現代節水灌溉技術,合理開發地下水,新增工程節水面積140萬畝。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大做強支柱産業和特色工業。

加快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步伐。實施《2004-2010年新疆石油化學工業發展規劃》,增加油氣資源在我區的加工量,提高深加工水準。在抓好獨山子百萬噸級乙烯、千萬噸級煉油、克拉瑪依500萬噸煉化、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等一批重大新建、改擴建項目順利啟動的同時,抓緊做好獨山子-克拉瑪依、烏魯木齊、南疆、吐魯番-哈密四大石化基地的規劃和三類工業園區建設,吸引區內外、國內外企業參與石油石化下游産品的開發,力爭使更多的石油石化大型項目在四大基地落戶,推進國家級石油石化基地建設。

加快礦業和能源工業發展。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援的同時,實施“誰勘探、誰開發、誰受益”和有償轉讓的政策,吸引區外資金、人才和技術,加快以鐵、銅、黃金、鉀鹽等為重點的礦産資源勘探開發。充分利用煤炭資源,積極推進大型礦區和煤電基地建設,加快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聯網進程。支援有條件的企業投資建設煤-電-鋁、煤-電-銅、煤化工、煤變油等上下游一體化項目。開展低熱值煤矸石等煤炭共生伴生資源及煤礦生産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延伸煤炭産業鏈。

提升紡織工業。利用好新疆棉、麻、毛優勢,積極支援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對我區紡織企業進行嫁接改造,提高紡織工業裝備水準,提高紡織行業整體效益,在調整和發展中擴大規模,形成優勢棉紡産業群,努力把我區建設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現代化紡織工業基地。

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依託農牧業資源,重點扶持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發展林果製品、肉製品、乳製品等特色産品深加工,努力培植名牌産品,實現特色初級農産品的多次轉化增值,增強輻射基地、帶動農戶的能力,形成農産品加工業和第一産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力爭把我區建成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特色輕工加工基地。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強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技術等領域的攻關,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技術起點高、市場競爭力強、能夠帶動産業整合和産業鏈發展的高新技術産業和企業集團。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傳統産業的改造,堅決壓縮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新産品開發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産業層次,振興傳統産業。

加快發展迴圈經濟。堅持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利用節能降耗新技術,重點抓好冶金、石化、建材、造紙等行業節能節水的技術改造。改革資源開採體制,堅決制止能源資源開發中濫採亂挖和浪費現象。抓緊制定發展迴圈經濟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行清潔生産。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意識,廣泛開展建設節約型經濟、節約型社會活動。

(三)大力發展服務業,努力擴大消費需求。

加快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加強重點旅遊景區、景點、線路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喀納斯生態旅遊區、那拉提景區規劃以及南疆五地州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的實施,抓緊建設喀納斯機場和那拉提機場。發展沙漠探險、民俗風情等特色旅遊,打造旅遊精品。充分利用冰雪資源,加快開發冬季旅遊,變旅遊淡季為旺季。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旅遊開發合作,大力發展邊境旅遊。加大旅遊産品開發、宣傳、促銷力度,積極拓展國內外客源市場。繼續抓好旅遊市場治理整頓,努力提高旅遊管理水準和服務品質。

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和優化服務業結構。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積極推進法律、金融、仲介、資訊技術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強社區建設,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大力發展物業管理、休閒健身、社區醫療保健、家政及老年和殘疾人服務等社區服務業。

積極開拓城鄉市場。支援大型流通企業在中心城市、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鄉鎮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商品有效供給,滿足城鄉居民生産生活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立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市場準入機制,為群眾提供放心食品。建立和培育生産要素市場,重點抓好資本、技術、人才和勞動力市場的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市、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和口岸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繼續抓住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把食品、藥品、農資安全放在整治工作的首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各類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專項檢查,對問題突出的重點行業和地區進行集中整治,對違法違規的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查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信用管理機制。開展誠信新疆教育活動,強化誠信意識,懲戒失信行為。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良好發展環境。

(四)加大固定資産投資力度,為經濟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狠抓固定資産投資計劃的落實。完善目標責任制,加快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特色優勢産業、礦産資源勘探開發投資力度,增加農村“六小”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科教文衛等社會公益性項目的投資。

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抓好精-伊-霍鐵路、奎-賽高等級公路、全疆電網聯網、中哈原油管道、烏魯木齊天然氣二期、昌吉熱電廠二期擴建、庫車化肥廠等44個在建重點項目建設,加快下坂地水利樞紐、察汗烏蘇水電站、哈密大南湖電廠一期、和田天然氣電廠、新疆非油氣重點資源勘查、沙漠公路阿拉爾-和田段等22個重點新開工項目和大石峽水利樞紐、奎屯-阿勒泰鐵路、羅布泊鉀肥基地、哈密魯能煤炭液化工程等34個預備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取得突破。此外,抓緊塔城盆地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吐魯番—星星峽高等級公路等一批其他項目的建設。

狠抓項目前期工作。繼續增加自治區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規模,加大項目前期費投入力度,重點抓好一批水利、交通、能源、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等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做好“十一五”規劃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充實和完善前期項目庫,做到“投産一批、建設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保持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加強建設項目管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項目法人制、資本金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及工程品質責任制,抓好重點建設項目和國債項目的稽查工作,確保建設項目工程品質,防止擠佔、挪用、浪費建設資金,提高投資效益。

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快塔裏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工程進度,積極推進艾比湖流域生態治理、博斯騰湖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爭取儘早開工建設。狠抓塔裏木盆地周邊和準噶爾盆地南緣沙漠化治理,實施生態修復示範工程,遏制沙漠化擴大趨勢。繼續鞏固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四期、速生豐産林基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五大生態建設工程,做好退牧還草、荒漠植被保護、水土保持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加強新建項目和工業企業的環境管理,嚴格控制新的污染。做好放射性和危險化學品的環境監管工作。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堅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化能源結構,改善人居環境。

(五)貫徹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努力做好財稅金融工作。

認真組織財政收入。建立健全各級財政收入目標責任制和增長激勵機制,調動各地組織財政收入的積極性。加強稅收徵管,嚴格依法治稅,加大對重點稅源的培植涵養和稅收稽查監管力度。進一步挖掘增收潛力,堵塞各種漏洞,做到應收盡收,切實加強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依法清理和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減免稅,加大自治區對減免稅審核監管力度,堅決制止各地各部門越權減免稅行為。做好對國家新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使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集中財力保重點。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控制一般性財政支出,在優先確保工資、基層政權運轉、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重點支出的基礎上,保證對“三農”、重點項目、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支出需要。整合各項財政資金,繼續加大對財源建設的重點區域、重點産業、重點企業和項目的資金支援力度,對符合産業結構調整方向、又能帶動財政收入增長的項目,通過財政貼息、前期費投入等予以大力支援。

提升財政管理水準。改進預算管理辦法,加強對預算支出進度的監督,嚴格按預算辦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進依法理財進程,推動財政管理制度創新。嚴格控制財政赤字,逐步化解各級政府歷史遺留的財政欠賬。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尤其要控制一般性人員的增加。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採取有力措施制止各種鋪張浪費,嚴禁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堅決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確保財政資金規範、安全、有效使用。

確保信貸規模適度增長。改善金融調控方式,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繼續增加信貸投放。做好農産品收購貸款資金供應,增加畜牧業、特色林果業、特色農産品開發的信貸投入,推進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發放工作。加大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貸款投放力度,保證自治區重點企業流動資金和技術改造資金的合理需求,支援外貿企業擴大出口。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貸款擔保管理辦法,對信譽度較好、産品有銷路、有發展前景的給予信貸支援,逐步解決其貸款難的問題。積極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為就業再就業工作提供信貸支援。加快保險業發展,發揮保險業在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等方面的作用。

(六)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努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堅持穩定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引導農村土地自願、依法、有償流轉,保證土地流轉收益歸農戶所有。嚴格保護耕地,完善農村土地徵用程式、補償標準和補償金分配辦法。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完善改革試點的各項政策,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公共財政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改革農村金融體制,切實解決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開展農村水利改革,理順水利管理體制,探索新的水利運作機制,推進供水到戶。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企業主輔分離,做大做強主業。加快推進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繼續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産關閉工作。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調整,培育一批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大企業大集團,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扶持一批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援建立管理諮詢、培訓服務、技術諮詢、資訊服務和創業服務等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繼續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進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産監管體系,對監管的國有企業實行嚴格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培育一批流通現代化示範企業,大力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行銷方式的發展,促進商品流通。推進流通企業的兼併和聯合重組,建設一批物流中心,從整體上提高流通企業的競爭力和服務水準。

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牢固樹立“兩個毫不動搖”的思想,積極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清理、修訂不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使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和支援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的直接融資渠道,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管理和服務。切實保護私有財産權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深化財政金融和投資體制改革。加快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建立規範的財政運作機制,完善自治區以下財政體制,加大自治區財政對縣鄉基層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繼續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工資統發、非稅收入等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制度。研究推行“鄉財縣管”改革試點工作。繼續深化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推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健全金融監管體制,切實強化金融監管,積極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大投資體制改革力度,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實行投資決策責任制。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建立擴大投資自主增長的內在機制。積極引導和鼓勵民間投資,擴大融資渠道,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穩步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分房,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進一步放開搞活住房二級市場,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進一步落實各項扶持出口的政策,研究制定我區促進外貿發展的相關政策,努力改善外經貿發展環境,逐步形成對外貿易良性增長的新機制。繼續加強對出口重點地區、重點産業和重點企業的扶持,堅持以質取勝,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大特色地産品出口。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東聯西出、西來東去,大力開拓中亞及周邊國家市場,積極參與中亞區域的經濟合作。加快口岸建設,儘快啟動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其他工業園區的作用,繼續高水準地辦好烏洽會,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準。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通過對外承包、勞務合作、境外加工貿易和境外資源開發等多種方式,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規模。抓緊做好入世後過渡期各項工作,對過渡期後一些敏感行業可能受到的衝擊和面臨的風險,做好應對準備。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各項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金融和服務環境,擴大準入領域,把招商引資工作貫穿于産業結構調整、企業改革、技術進步、發展現代流通等各項工作的全過程。以國外和內地發達省區為重點,做好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民營企業的招商引資和跟進服務工作,拿出最好的項目、最強的企業、最優的資源,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企業來疆參與礦産資源開發、特色資源深加工和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發揮商會、協會等仲介組織的作用,形成“以商引商”的新型投資機制。圍繞建設石油天然氣、重化工、綠色食品加工、輕工紡織和高新技術等工業基地,根據各自優勢和特點,建設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和加工服務區,為促進招商引資構築新的平臺。加強園區企業間的經濟連結,提高工業集中度和産業關聯度,構建良性的生態園區迴圈體系。

(七)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的作用。加強農業關鍵技術開發,實施“星火富民”工程。提升高新技術産業化水準,用資訊技術帶動改造傳統産業。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鼓勵發明創造和自主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擴大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大力開展科學普及和科技培訓工作。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落實《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兩基”攻堅,鞏固“普九”成果。加快二期義務教育工程、寄宿制學校工程和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建設,改善農牧區辦學條件。穩定高等教育規模,加大學科建設和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等教育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整合教育資源,新建或改擴建50所民漢合校完全中學。積極開展“雙語”教學。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擴大遠端教育網路。嚴格規範各類學校招生和收費制度,認真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和監督。依法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教師“雙語”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品質。

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抓住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三個環節,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努力改善各類人才的工作生活條件,激勵各類人才發揮創造性和積極性。通過多種形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來疆工作和創業,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援。

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認真籌劃自治區成立50週年慶祝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實踐,宣傳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實施精品戰略,搞好文學藝術創作。加快縣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繼續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産業政策,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共同發展。做好文物、文化遺産和優秀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堅持不懈地“掃黃打非”,加大對音像製品、娛樂場所、圖書出版的監管力度,加強對網站網吧的管理。抓緊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建設和少數民族語言廣播影視譯製工作,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和網路化進程,加快實施廣播電視“走出去工程”。

做好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逐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控制醫藥價格和醫療服務收費,堅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技術服務和群眾工作相結合的計劃生育管理體系,落實對實行計劃生育農牧民的獎勵優惠政策。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進“體育進社區”工作。全面備戰全國十運會,力爭取得好成績。保護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繼續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重點抓好窗口單位的行風建設,促進社會文明程度提高。搞好城市綠化,創造優美 環境。加強國防教育,深入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八)堅持以人為本,做好關係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

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各級政府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注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第三産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努力增加就業崗位,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支援國有大中型企業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積極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兵團和基層工作。全面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增加資金投入,特別要把財政資金、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努力改善城鄉就業和創業環境,加強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實行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形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進一步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穩妥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業保險制度並軌。不斷完善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將機關事業單位納入養老保險範圍,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積極推行企業年金制度。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補助辦法,落實公務員醫療補助,有條件的企業要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制定實施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的辦法。全面啟動工傷、生育保險,逐步將進城務工人員納入工傷、生育保險。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徵繳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積極探索和推行“分類施保”,規範“低保”工作程式,實現應保盡保。多渠道籌集並管好各類社會保障資金。大力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切實幫助特殊困難家庭解決就醫、子女上學、冬季取暖等實際困難。完善農村“五保戶”、孤殘兒童生活保障制度,確保供養資金。

提高居民收入水準。健全企業收入分配激勵與約束機制,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分配製度,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努力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支援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增加職工工資,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督促企業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工資。按照國家三年基本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要求,繼續健全和完善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的機制,從源頭上防止新的拖欠。

努力辦好涉及群眾利益的實事,不斷改善各族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一是從今年起,在全疆免征農牧業稅;二是力爭完成30萬戶以上農村居民抗震安居房建設任務,重點解決好3萬特困戶和 7 萬貧困戶的住房問題;三是新增40個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縣,並積極爭取全部列入國家試點縣範圍;四是對全區鄉鎮衛生院進行全面規劃建設,用五年時間改善鄉鎮衛生院條件;五是繼續推進農村防病改水工程,重點解決農村牧區一些地方人畜飲水條件差的問題;六是加大對農村縣鄉道路建設的投入,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七是在繼續對56個縣205萬貧困中小學生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免收課本費和學雜費的基礎上,對全疆困難家庭中小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免收課本費和學雜費,進一步擴大內地新疆高中班和區內初中班招生規模;八是繼續實施“村村通工程”,加大“西新工程”建設力度,完成1951個廣播電視盲點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廣播電視的任務;九是增加財政對村級組織的轉移支付,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十是進一步提高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的生活補貼標準。

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堅持“劃區分域,分類扶持,整村推進,鞏固提高,完善機制”的工作方針,重點加強南疆三地州和北疆高寒貧困鄉村的扶貧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變貧困農牧民的生産生活條件。認真實施扶貧工作進村到戶,做到項目到村,覆蓋到戶,受益到人,抓好500個以上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工作,力爭使40萬以上低收入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對自然條件特別差、生産生活條件確實難以改變的地方,逐步實行易地搬遷,從根本上解決這部分群眾的貧困問題。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提高扶貧資金效益。

做好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産工作。制定和完善自治區、地、縣三級救災應急預案,建立各級救災資金投入機制,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及時安排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高度重視安全生産,落實各級安全生産責任制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産專項整治。切實增加安全生産投入,改善安全生産條件,加強安全生産基礎工作,治理事故隱患。提高應對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我區安全生産形勢穩定。

(九)加大反分裂鬥爭力度,維護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切實做好維護穩定的各項工作。充分認識反分裂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落實中央關於維護新疆穩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始終對“三股勢力”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堅持對重點地區進行集中整治,充分發揮各族群眾作為反分裂鬥爭主體力量的作用,牢牢把握鬥爭的主動權。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抵禦滲透,打擊犯罪,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高舉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為主線的思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各族幹部群眾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自覺性,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鞏固和擴大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再教育的勝利成果,用正確輿論和先進文化佔領思想文化陣地。

完善信訪工作機制,重視研究解決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人民內部矛盾,認真做好對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特別要處理好因土地徵用、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涉法涉訴等造成的群體陳情問題,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堅決打擊刑事犯罪,剷除“黃賭毒”等各種社會醜惡現象,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確保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

(十)進一步發展壯大生産建設兵團。

兵團要按照自治區黨委六屆八次和兵團黨委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調高調優農業,做大做強工業,拓寬搞活服務業”的思路,努力實現兵團經濟由一産為主向二、三産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躍。繼續推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形成種植業、畜牧業、果蔬園藝業“三足鼎立”和“糧經草”三元結構的格局。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在繼續做強紡織、食品、建材和農用節水器材四大行業的同時,積極參與油氣、煤炭、礦産等優勢資源的開發,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大型骨幹項目。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重點建設一批農産品批發市場及物流配送項目,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旅遊、房地産、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繼續深化農牧團場和工交建商企業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招商引資,促進兵地融合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繼續抓好農牧團場危舊住房改造、職工飲用清潔水、連連通道路硬質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廣播電視網路覆蓋等六項工程。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職工隊伍。履行好屯墾戍邊的政治使命,為穩疆興疆、富民固邊做出新貢獻。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將編制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辦法編制規劃,切實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高預見性、科學性和指導性。

三、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政府要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改進政府工作,努力建立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

(一)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

各級政府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調整和完善機構設置,科學規範部門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正確履行政府經濟調節職能,加快政企分開,把不該由政府管的事交給企業、社會組織和仲介機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政府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高統籌兼顧和協調發展能力,重點做好綜合協調、編制規劃、制定政策、監管服務,切實解決好“缺位”、“越位”問題。加快建立健全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準。

(二)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堅持依法行政。

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堅持與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協商制度,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提案。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民主決策機制,完善人民建議徵集制度、社會公示制度、聽證制度和決策責任制度,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確保各項決策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依法行政。重視社會管理、維護市場秩序、規範政府自身行為和公共服務方面的行政立法,提高政府立法品質。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準。抓好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堅決制止和糾正損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實施“四五”普法規劃,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在全社會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環境。

加強民主監督,儘快建立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外部監督機制,保證民情民意反映渠道暢通,把政府工作中與人民群眾相關的決策、執法、管理、服務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進一步增強工作透明度,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繼續開展基層、企業、群眾評議政府部門工作的活動,認真對待、妥善處理人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廠務公開。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行政監督體系,防止和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的現象。

(三)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強化執政為民意識,切實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進一步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繫。牢記“兩個務必”,樹立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勤儉樸素的作風,堅持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禁止巧立名目的公款出國出境和遊山玩水,堅決剎住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重實際,説實話,幹實事,求實效。精簡會議和文件,改進會風和文風,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漂浮、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等現象。各級政府要真抓實幹,狠抓落實,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四)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切實抓緊抓好公務員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公務員隊伍。提高公務員的政治素質,真正做到有理想、守紀律、政治上合格,尤其是在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等大是大非問題上,要態度鮮明,立場堅定,自覺站在反分裂鬥爭第一線,起到先鋒帶頭作用。強化學習培訓,加強實踐鍛鍊,不斷提高公務員的開拓能力和業務素質,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做到有本事、能幹事、能幹成事。加強作風建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自覺為人民群眾謀好事,服好務。牢記權為民所用,做廉潔奉公的公務員;牢記利為民所謀,做對人民負責的公務員;牢記情為民所繫,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五)抓好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堅持從嚴治政,堅定不移地推進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各部門主要領導要切實當好“第一責任人”,不僅要嚴以律己,率先垂范,還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建立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強化廉政警示教育,在關係人財物的工作環節和運作程式上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進一步加大查處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工作力度。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時時處處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定,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不為名利所惑,不為物欲所誘,不為人情所擾,堂堂正正做人,扎紮實實幹事,清清白白從政。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我們面臨的任務光榮而艱巨。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六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為圓滿完成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目標而努力奮鬥,以優異成績向自治區成立50週年獻禮!

天山網 2005年1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