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2005年)

——2005年1月2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自治政府主席:陸兵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見。

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一年來,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一道,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洪澇災害、50多年罕見的乾旱和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等困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就,較好地完成了自治區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三突破”目標全面實現,全區生産總值和財政收入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目標。

初步統計,全年全區生産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到3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8%;財政收入突破400億元,達到403.68億元,增長18.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突破100億元,達到121.84億元,增長83.6%,創歷史最好水準。

———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舉辦,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我區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確立,在國內外的知名度明顯提高。初步統計,全年合同引進區外境內資金超過1100億元,增長36%;實際到位資金250億元,增長1.3倍;外貿進出口總額42.9億美元,增長34.3%,其中出口24億美元,增長21.6%,超過預期目標。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三次産業全面增長。

初步統計,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045億元,增長17%,增幅創1995年以來新高,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第一産業增加值811億元,增長5.4%;第二産業增加值1288億元,增長17.1%;第三産業增加值1221億元,增長10.6%。

———就業超過預期目標,人民生活水準有新提高。

初步統計,全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控制在預期目標內;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690元,增長11.6%,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300元,增長9.5%,均超過預期目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3.4億元,增長13.5%,超過預期目標;人口自然增長率7.2‰,控制在預期目標內。

———社會和諧穩定,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全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廣大幹部群眾精神振奮,呈現出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可喜局面。

這些成就,標誌著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經濟運作正處在近10年來最好時期,進一步增強了全區各族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2004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農業和農村經濟較快增長。

把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制定、落實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和扶持,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年89個縣域單位生産總值增長12.5%左右。

突出抓好糧食生産,落實扶持糧食生産的各項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21.9萬畝,儘管遭受嚴重的乾旱和洪澇災害,糧食總産量仍達到295億斤,與上年基本持平。種植業優勢産品區域佈局調整取得新成效,優勢産品規模不斷擴大,生産區域更加集中。水産畜牧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水産畜牧業産值完成597億元,增長7.4%,佔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的比重達46.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農業産業化經營穩步推進,龍頭企業逐步壯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産業化經濟組織帶動農戶增收的能力明顯提高。及時開通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促進農民增收約16億元。加大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成水庫除險加固74座、渠道防滲825公里,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76萬畝,修建和改造農村道路3500公里,新建沼氣池35萬座,沼氣入戶率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努力把水旱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阻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重大勝利。

第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突出抓好優勢産業和強優企業的技術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99億元。優勢産業對工業增長的支撐力增強,制糖、冶金、汽車、電力等優勢産業所創造的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8%,所創造的利潤總額佔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75.1%。

建立培育強優企業激勵機制,推進強優企業發展壯大。柳州鋼鐵(集團)公司、廣西電網公司、玉柴機械集團有限公司3家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或産品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另有3家企業超過50億元,3家企業超過30億元。強化對經濟運作的協調和管理,加強與鐵路、電力等部門的銜接,最大限度地緩解煤電油運對工業生産的制約。鋁工業、林漿紙一體化産業、沿海重化工業等新優勢産業的培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以工業化推進城鎮化,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準,加快市政公用行業的市場化進程,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調整優化發展第三産業。旅遊業加快發展,全年國內旅遊人數增長22.2%,入境旅遊人數增長74.4%,旅遊總收入增長24%。

批發零售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業、倉儲業得到進一步優化和發展。房地産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資訊諮詢業、衛生體育保健業、科技服務和社區服務業等發展勢頭較好。

第三,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切實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堅持有保有壓,在整治土地市場、清理開發區的同時,調整投資結構,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優勢産業和社會事業的投資力度。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254.86億元,增長27.1%。

新開工規模以上項目6628個,其中工業項目2000多個。自治區統籌推進的239項重大項目有216項開工,開工率達90.4%。

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37個項目基本實現開工。鐵路建設所有計劃開始實施。龍灘水電站、百色水利樞紐等在建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水任至南寧、黃沙河至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合山電廠改擴建工程、桂林海螺和平南魚峰新型水泥生産線、玉柴公司3萬台柴油機項目建成投産,平班水電站、樂灘水電站、北海和田東火電廠等項目實現部分投産。

年內新增和擴建城市道路306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45公里、二級公路460公里、萬噸級泊位3個、發電裝機容量168萬千瓦、鋼年生産能力100萬噸、水泥年生産能力316萬噸、城市日供水能力42萬噸。

第四,加快推進各項改革,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一批大中型企業按上市的要求進行公司制改造,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國有中小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完成改制307家,正在改制386家。

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組建自治區和各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部門,初步解決國有資産出資人問題。出臺支援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全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長13.1%,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完成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53%。

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降低農業稅稅率1個百分點,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産稅,全區農民負擔的農業特産稅、農業稅比上年減少10.01億元,減幅為55.7%。

積極穩妥地推進財稅、價格、出口退稅、科技、文化、衛生等其他各項改革。

第五,舉全區之力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對外開放取得重大突破。

加強對博覽會的組織協調,突出抓好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做好招商招展、宣傳推介、安全保衛等工作,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把博覽會辦出了水準、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成效。博覽會商品貿易累計交易總額10.84億美元;簽訂涉外合作項目129個,總投資49.68億美元;簽訂國內合作項目102個,總投資額485.4億元。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推進區域合作。

把加強兩廣合作作為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重點,簽署了全面加強兩省區合作協議,雙方共簽訂105個有代表性的經貿合作項目,總投資額498.6億元。“百企入桂”工作進一步推進,一大批外省市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進入我區投資興業。加快發展對外貿易,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

第六,注重統籌兼顧,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加緊推進第二輪創新計劃,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積極扶持民營科技企業,做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科技與經濟結合更加緊密。實施農村教育“312工程”,“兩基”攻堅開局良好,教育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出臺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啟動人才小高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邁出新步伐。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得到加強,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取得較好效果;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有所改善。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實施,群眾基層文化活動更加活躍,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健康發展。群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水準進一步提高,在奧運會、殘奧會、全國農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取得了好成績。推進廣播電視設施建設,整合廣播電視網路。

加強出版物管理,繁榮新聞出版事業。重視社會科學研究,發揮決策諮詢作用。紮實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形成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加強資源、環境和生態建設工作,全區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

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氣象、測繪、防震減災、檔案、方志、文史等工作得到加強。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繼續發展。

第七,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推動就業再就業政策措施的落實。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全年全區共籌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資金4.93億元。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切實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0%做到按時足額發放。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年共籌集城鎮低保資金4.53億元,做到了應保盡保。

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工資支付預警機制和監測制度,做好農民工工資的清欠工作,到2004年底,已清欠農民工工資5.21億元,佔拖欠總額的96%。

農村五保村建設得到加強,建成3800多個五保村,解決了50000多個五保對象的住房難問題,全區25.8萬五保對象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實施扶殘安居項目,解決了1350戶無房、極度危房殘疾人住房問題。

實施“明天計劃”和“萬人康復計劃”,為1000多名殘疾孤兒和10000多名貧困殘疾人提供康復治療救助。加強城鄉基礎設施、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居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東巴鳳三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項目基本完成,貧困地區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繼續改善。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工作,發放救災款1.44億元、救濟糧3.12萬噸,救濟268萬人。嚴厲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産的各項規章制度,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均有所下降。積極預防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深入開展嚴打鬥爭和治安整治,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第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順利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機構設置和事權劃分更趨合理。積極推進政企分開,自治區直屬企業與原主管行政機關脫鉤工作穩步推進。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組織實施行政許可法,全面清理行政許可項目及其實施主體,提請修改或廢止的地方性法規53件、政府規章62件,取消我區自行設定的行政許可項目197項,精簡幅度達80%。

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完成了3件地方性法規的起草和2件政府規章的起草和審議。強化執法監督,依法行政水準進一步提高。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部門中開展政務環境評議評價活動,政務環境進一步優化。加強勤政、廉政教育,政府公務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一年,在困難超出預料的情況下,我區能夠實現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利潤“三突破”,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舉辦、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三個文明同步推進、軟硬環境同步優化、各項改革同步深化,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正確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向駐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海內外所有關心、支援我區各項建設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有幾點經驗體會: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切實加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發展為主題,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努力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三是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四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拓展發展空間;五是必須堅定不移地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些經驗體會,對做好今年乃至今後的政府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繼續堅持。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農村基礎設施尤其是水利設施建設滯後,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穩固;煤電油運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對經濟發展制約較大;國有企業改革進展不夠快,非公有制經濟佔國民經濟比重較小;糧食和副食品價格、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較快,對低收入居民生活、企業效益和農業生産投入等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部分城鄉居民生活困難;重大安全生産事故時有發生,群體性事件還較多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對於少數政府機關及工作人員作風不實、效率不高的問題,我們也要高度重視,努力加以改進。

2005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也是為“十一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自治區黨委八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認真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生産總值增長10%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2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7%以內;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5.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76‰以內。

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體現了加快發展、實事求是和積極穩妥的要求,經過努力可以實現。關鍵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宏觀調控中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更加注重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更加注重強化工業主導地位,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更加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夯實發展基礎;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做好關係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著力構建和諧社會。

一、以發展縣域經濟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為重點,強化“三農”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發展縣域經濟與加強“三農”工作相結合,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努力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培育壯大經濟強縣,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全面落實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掛鉤聯繫和對口幫扶工作。

完善縣域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縣(市)找準農業産業化與縣域工業化、農民增收與財政增長的結合點,堅持用工業化的思路發展農業,用産業化的辦法提升農業,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體,著力培育優勢産業和支柱産業,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生産總值超50億元、財政收入超5億元的經濟強縣。

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今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農業投入12.44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各級財政也要增加農業投入。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各項資金,引導社會投資農業,力爭全年完成農林水投資95億元左右,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一是加強土地産出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建設。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加快中低産田改造。加強重大水利設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廣節水灌溉,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加快推進林業生態建設,搞好重點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強農村沼氣建設。二是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建立完善新型農業創新體系。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力度。三是加強農業物質裝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農機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四是加強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建設。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開展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五是加強農産品加工轉化和市場開拓能力建設。加快實施農産品加工規劃,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加快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拓寬農産品流通渠道。六是加強農業綜合支援和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和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加快農産品資訊網路和市場體系建設,健全防災減災體系。

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優勢特色農業。

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著力提高“三個比重”:一是加快培育和壯大優勢經濟作物産業群,著力提高經濟作物在種植業中的比重。鞏固發展甘蔗、蔬菜、水果等傳統優勢産業,大力培育桑蠶、食用菌、煙葉、中藥材、香料、花卉等特色優勢産業,促進優勢産業規模化、區域化、品牌化。二是大力發展水産畜牧業,著力提高水産畜牧業在農林牧漁業中的比重。鞏固提升生豬、家禽等傳統養殖業,加快發展草食動物産業、牛奶産業、優勢水産業,力爭全年水産畜牧業佔農林牧漁業的比重超過47%。

三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著力提高優質農産品的比重。積極推進優質農産品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産和産業化經營,加快無公害優質農産品基地建設。

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

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今年對全區28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部免征農業稅,其他縣農業稅稅率統一降至2%。

組織實施好鄉鎮撤並工作。

依法穩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機制,深化土地徵收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適當擴大儲備糧直補範圍,提高補貼標準。

推進林業改革,加快林地使用權的合理、合法流轉。加快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以縣級聯社為突破口的供銷合作社改革。

繼續落實好農機具補貼政策。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大力發展勞務經濟。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

二、以加快工業化進程為重點,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實施“工業興桂”戰略。同時,把發展工業與發展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等更好地結合起來,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培育壯大優勢産業和強優企業,促進工業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加大鋼鐵、汽車、制糖、水泥、有色金屬、錳加工、化工、制藥、食品等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全年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30億元,比上年增長15%。

抓緊制定和組織實施做大做強制糖、煙草、制藥、農産品加工等現有優勢産業的實施方案及政策措施。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以大企業集團為開發建設主體,有序開發鋁土礦、錳礦、錫礦、速生林、中藥材、蠶繭、香料等優勢資源,全力推進鋁工業、林漿紙、錳系列深加工等新優勢産業發展。支援強優企業發展,在有色金屬、汽車、機械、電力、煙草等行業培育出更多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50億元和30億元的大企業集團。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制定和落實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從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産業發展,鼓勵發展節約型、節能型工業,突出抓好制糖、有色、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迴圈經濟試點工作。加快41個開發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引進帶動能力強、産業關聯度高的工業項目,促進園區經濟加快發展。以體制和機制創新推動桂林、南寧、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北海高科技園區加快建設,推進電子資訊、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抓緊制定和實施海洋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及相關政策,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深化産業分工,加快發展服務業。

引導服務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改造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整合資源,優化佈局,培育品牌,形成網路,做大做強旅遊産業。圍繞把我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商貿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發展會展業和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現代金融、資訊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引導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加快發展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仲介服務業。鼓勵和扶持發展社區服務業。

加強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建設,做好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供需銜接。

加快電源電網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裝機規模540萬千瓦左右,投産規模140萬千瓦左右。加快推進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新開工南寧(壇洛)至百色、全州至興安、興安至桂林、八步至靈峰、岑溪至興業等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建成南寧至友誼關、百色至羅村口等高速公路240公里左右,推進鐵路建設所有計劃的加快實施。繼續實施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絕大部分項目要在年底前建成投産。統籌抓好煤源和煤運工作,重點保證發電企業和大型骨幹企業用煤。努力緩解缺電矛盾,優先保證居民、公共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重點企業、重點工程和重大活動用電,嚴格限制高耗能、低産出企業用電。組織好成品油供應,確保重點行業和重點工程用油。強化運力協調,做好鐵路、公路、水運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確保煤炭、化肥等重要物資運輸。

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做好中心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各專項規劃間的銜接。充分利用納入城市規劃的農林場國有土地促進城市組團發展。積極引導多元投資主體參與城市道路、橋梁、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防洪堤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嚴格拆遷管理,抓好“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準。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經濟,提高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整合力量推進縣城和小康示範鎮建設。堅持走産業興鎮和集約化發展道路,將各類工業區、鄉鎮企業小區作為城鎮新區來規劃和建設。鼓勵和引導農民進城安居置業。

三、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主動適應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新形勢,把多方籌措建設資金、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400億元以上,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

調整投資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

根據國家産業政策和宏觀調控方向選項目、報項目、上項目。多上快上國家重點支援的交通、能源、水利、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生態環保、農村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産業項目,以及重大技改項目和新優勢資源開發項目。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加重視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500億元以上,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35%左右。

完善工作機制,集中力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健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激勵機制。分層次統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新開工,全年規模以上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500億元左右。自治區重點抓好一批跨地區和關係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新開工,各市主要負責推進對本地區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項目新開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全年規模以上在建項目完成投資850億元左右。創新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須由國家核準的事關全局重大項目的規劃和前期工作,力爭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中長期規劃。強化項目管理,確保工程品質。

培育壯大多元投資主體,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

運用市場機制籌措建設資金,加快引進和培育壯大多元投資主體,形成促進民間投資的激勵機制、基礎設施建設的良性迴圈機制和靈活高效的資本運作機制。引進更多的國內外資金。爭取更多的銀行貸款。推動企業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融資能力,引導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積極爭取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資金、財政專項資金和政策性貸款。有計劃地把政府投資建成的部分基礎設施項目向社會轉讓經營權或股權,將收回的資金進行再投資,增強政府擴大投資能力。統籌安排使用好各類政府性建設資金,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

四、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抓住有利時機,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力爭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深化國有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力爭年底前完成全區規模以上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

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推進企業經營機制轉換。推進國有企業並購、重組,積極培育富有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和強優企業。採取多種形式推進國有中小企業産權制度改革,規範中小企業管理層收購。繼續推進政企分開,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對所監管的國有企業實行嚴格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

著手研究國有資本預算制度實施辦法。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維護出資人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支援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沒有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和重組。運用擔保、貼息等手段扶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拓寬非公有制企業融資渠道。加強和改進政府服務、監督和管理,維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誠實守信。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體制、機制、技術和管理創新。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做大做強。

深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

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抓緊制定相關實施辦法和配套措施,及時廢止或修改不符合新要求的投資管理規章、産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制度。做好項目核準制執行中新老辦法的銜接,加強對項目備案工作的指導。研究制定自治區本級預算內投資管理辦法,推進代建制試點工作,建立投資決策責任制,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資項目後評估制度。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繼續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及政府採購制度等各項改革。改革和完善自治區對下財政體制,從今年起對部分稅種實行自治區與各市縣分享,實行比較規範化的分稅制;增強自治區對地方財力不平衡問題的調節能力,繼續幫助基層緩解財政困難;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行獎補結合的辦法,調動地方加快經濟發展和增收節支的積極性。

統籌推進其他各項改革。

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抓緊建立自治區級産權交易市場,進一步規範土地市場,加快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加大專項整治工作力度,深入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農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各種形式的商業欺詐行為,打擊偷逃騙稅和非法傳銷。加大保護智慧財産權力度,嚴厲打擊盜版、侵權違法行為。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公用事業改革步伐。推進水價、電價、教材價格、旅遊價格改革,完善涉農價格政策,理順交通運輸、藥品、醫療服務價格。支援和配合國家推進壟斷行業改革。穩步推進其他各項改革。

五、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和“東靠西聯、南向發展”區域合作戰略,充分運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對外開放上新水準。

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大力引進國內外資金。

統籌抓好利用內資和外資工作,全年實際引進區外境內資金300億元以上。突出抓好博覽會簽約項目、兩廣合作項目、桂港澳合作項目和桂浙合作項目的落實。健全招商機制,創新招商方式,促進招商引資企業化、專業化、社會化。

積極推行項目融資、股權投資、經營權轉讓、企業並購、境外上市等利用外資方式。突出抓好重點園區、重點産業、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面向日本、南韓、東盟和粵港澳臺及長三角等地區開展重點專題招商。深入推進“百企入桂”工作。鼓勵國外大公司到我區設立生産製造基地。積極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

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著力解決外來投資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對招商引資項目的協調和服務,建立項目引進一條龍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體系和項目開工投産後的經常性服務體系。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改進招商引資考核辦法。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擴大外貿出口。

深入實施內外貿一體化、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加快進出口促進體系建設,落實好國家有關貿易便利化措施和出口退稅政策,實現外貿出口增長11%。

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促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擴大機電、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推動具有競爭優勢的傳統産品創品牌,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優化外貿經營主體結構,增強出口經營主體活力。鞏固傳統出口市場,全力開拓東盟市場,擴大優勢産品對東盟國家的出口。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扶持和推動制糖、機械、水電等優勢行業企業到境外,尤其是到東盟各國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加快推進利用國外煤炭、礦産等資源性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好入世後過渡期各項應對工作,提高運用世貿組織規則的能力。

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積極參與區域合作。

精心做好第二屆博覽會的各項籌備工作。突出抓好招商招展、落實簽約項目和宣傳推介等工作。加快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辦展模式,形成博覽會良性發展機制。把辦好博覽會與加強區域合作更好地結合起來,形成辦好博覽會與推進區域合作的良性互動。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充分發揮我區橋梁、樞紐和重要平臺作用。積極參與泛珠三角經濟區建設,深化與粵港澳的全面經濟合作,促進基礎設施、産業與市場的對接。拓展與長三角等區域的經貿合作,擴大合作規模,提升合作水準。鞏固發展與大西南的經濟協作,積極推進南貴昆經濟區建設。

六、以增收節支和增進金融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為重點,做好財稅金融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強財稅金融工作,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財力和金融支援。

開展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

結合發展特色經濟、優勢産業和強優企業,培植新財源,做大做強支柱財源。依法強化稅收徵管,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嚴格規範和執行國家稅收減免政策,堅決制止違反規定的減稅、免稅和各種變相“先徵後返”行為。加大非稅收入監繳和稽查力度,嚴格按規定納入預算實行規範管理。

合理安排財政支出。保證農業、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保證國家政權機關正常運轉,保證工資發放、扶貧、救災救濟、疾病防治等政策性支出和重點支出,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大力壓縮會議費、招待費等一般性支出,嚴禁超預算、超財力辦事。加強審計工作,嚴肅財經紀律。全面清理各級政府負債,努力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

推進銀企合作,發展地方金融。

把符合國家産業政策與信貸政策的優勢産業、重點項目和強優企業積極推薦給銀行,充分挖掘銀行信貸潛力,用足用好信貸資金,促進銀行擴大貸款規模。積極穩妥地搞好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做好信託機構處置與重組。推進城市商業銀行改革和發展。積極培育證券仲介機構。促進保險市場發展。積極吸引國內股份制商業銀行到我區設立分支機構。

七、以實施科教興桂和人才強桂戰略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增加各級財政投入,積極爭取國家各類資金,引導社會投資,不斷完善社會事業投入機制,力爭社會事業完成規模以上投資48億元左右,推動科教興桂戰略、人才強桂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啟動實施第三輪科技創新計劃。

組織實施星火富民等重大科技工程,組織實施服務縣域經濟等重大科技行動,建設“三農”科技服務網、中小企業創新科技服務網、引進創新科技服務網等網路平臺,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專利戰略,整合科技資源,促進科技與經濟更緊密地結合。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繼續實施農村教育“312工程”,重點推進“兩基”攻堅。

積極發展幼兒教育,擴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加快高等學校佈局結構調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加強民族教育工作。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辦學。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以建設人才小高地為重點,帶動全區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引進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型人才和緊缺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加強中高級技能人才培養。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落實促進人才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人才市場體系,推動人才合理流動。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

建設和改造一批市、縣、鄉(鎮)文化設施。

抓好重大和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實施藝術精品工程。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文物、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和管理。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促進經營性文化産業健康發展。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

加強城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推進公立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改革。維護公民合法健康權益。堅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

推進其他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深入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建立和完善親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準,積極發展體育産業。大力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社會科學等事業。關心和支援老齡、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繼續做好外事、僑務、對臺事務、統計、氣象、測繪、防震減災、檔案、方志、文史等工作。

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

穩定現行計劃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準,採取綜合措施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的問題,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制度。綜合調控資源供應總量、結構和佈局,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資源,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和公益林建設等工程,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加快實施左江、右江、邕江、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強對酸雨控制區二氧化硫排放大戶的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和各類園區的環保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八、以擴大就業和推進扶貧開發為重點,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堅持以人為本,關心群眾生活,做好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工作,讓人民群眾從改革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實惠。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困難群眾生活問題。

重點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形成更多的就業增長點。認真落實財政、信貸支援和稅費減免等各項扶持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政府出資購買或創造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給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復退軍人、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加強失業調控,控制失業率。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基本完成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與失業保險並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障體系。完善養老保險市級統籌,啟動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解決好關閉破産企業和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問題,做好國有改制重組企業勞動關係處理工作。

規範和完善城市低保工作,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子女上學、看病就醫、住房等問題。進一步規範農村五保供養, 新建2000個五保村, 解決30000個五保戶的住房難問題。加大實施“明天計劃”力度,繼續為殘疾孤兒手術矯治康復提供救助。做好救災救濟工作。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通過發展農業生産、增加非農收入、減輕農民負擔、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措施,使農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收入增長機制。依法執行最低工資制度,積極清理拖欠職工工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落實鼓勵消費的各項政策,改善消費環境,培育和擴大消費熱點。鼓勵和促進城市居民增加住房、汽車、通信、旅遊、體育和文化等消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及商貿設施建設,拓寬消費品進入農村市場的渠道,促進農村居民消費。

推進新階段扶貧開發,為民辦好十件實事。

統籌各項扶貧資金,分批整村推進4060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抓好東巴鳳三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收尾工作。積極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分期分批妥善解決庫區移民問題。今年,要集中力量為民辦好十件實事:一是實施農村基礎教育工程。年內改造中小學危房90萬平方米,建設4000個教學光碟播放點、2800個教學收視點和300間電腦教室,建設10所優質普通高中擴招項目,新建寄宿制學校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新增12個縣“兩基”達標,建設100所左右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二是實施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完成16014個5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工作,解決157萬戶、706萬人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問題。三是實施基層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工程。改擴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和艾滋病綜合治理示範區的68個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新建和改造業務用房4.5萬平方米。四是實施民族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從今年起,自治區制定規劃,分三年安排資金,統一實施全區61個民族鄉政府所在地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五是實施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在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及其他貧困地區推進易地搬遷工作,安置移民3.5萬人。六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解困工程。解決1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和困難問題。七是實施農村沼氣池建設工程。新建農村沼氣池25萬座。八是實施城鄉基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建設工程。建設基層派出所項目205個、基層司法所項目207個。九是實施農民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建立1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範縣,全年完成培訓農民工100萬人、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56萬人。十是實施城鎮居民安居工程。新建經濟適用房200萬平方米,緩解3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完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九、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重點,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

堅持依法治桂,統籌抓好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及時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主動加強同人民政協的聯繫,積極支援政協委員發揮參政議政作用。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切實辦好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政協委員的提案。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和完善基層政權、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等公開辦事制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精心做好全區村委會、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強社區建設。抓好普法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法律素質。積極支援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深入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全面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做好民族工作。認真解決少數民族自治縣和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面貫徹國家《宗教事務條例》,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政府公務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準。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強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建設,深入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服務博覽會、樹文明新風”系列活動。深入實施“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和“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精神,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以建設平安鄉鎮(街道)、平安社區(村)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努力建設平安廣西。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滲透、分裂和破壞活動。始終保持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有組織犯罪、毒品犯罪及拐賣婦女兒童等嚴重刑事犯罪,深入開展打擊賭博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依法嚴厲打擊經濟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努力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健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認真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工作。完善安全生産管理體制和機制,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增加對安全設施的投入,努力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消防火災、煤礦、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支援和加強國防建設。加大對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投入。完善國防動員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加強民兵和預備役部隊建設。抓好人防工程建設。支援駐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認真落實優撫政策,做好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和隨軍家屬安置工作。廣泛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十、以行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切實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提高行政效能。

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高經濟社會管理能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政企分開,堅決把政府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給企業、市場和仲介機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推行政務公開,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改進經濟管理方式方法,加大規範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著力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依法管理和規範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協調各種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組織實施好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各專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提高科學民主決策能力。完善群眾參與、專家諮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廣泛徵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諮詢和決策評估;對涉及公共利益或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

凡有條件的,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優化決策環境,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渠道。強化決策責任,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健全糾正改正機制。認真組織好“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的制定工作,使“十一五”規劃的編制過程成為科學民主決策的過程,提高規劃的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諮詢和決策評估;對涉及公共利益或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凡有條件的,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優化決策環境,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渠道。強化決策責任,建立決預見性、科學性和指導性。

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實施依法行政綱要,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制定和完善政府有關規章,提高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規的品質,用制度規範和制約政府及政府部門的行政行為。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切實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大力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公和多頭執法、執法擾民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格實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違法要追究。

加強政風建設,保障行政能力建設有效推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和形式主義。健全工作報告和工作督查制度,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已作出的決策和部署落到實處。廣泛開展政務環境評議評價工作。探索試行政府績效考核。進一步改進會風、文風,切實精簡會議和文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了解民情, 把握民意, 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做到勤政、廉政、高效,堅持原則,從嚴治政,反對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旗幟鮮明地反對、懲治和預防腐敗,堅決反對和制止奢侈浪費。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政府工作任務相當繁重,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自治區黨委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區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廣西日報》2005年2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