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中文名稱:龍門石窟

英文名稱:Longmen Grottoes

龍門石窟于2000年11月30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産遴選標準C(I)(II)(III)入選《世界遺産名錄》。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5公里處,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這裡香山(東)與龍門山(西)對峙,伊水于山間北流,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厥,史稱“伊厥”。 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始稱“龍門”。龍門石窟就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兩山崖壁上。據龍門石窟研究院統計:龍門石窟現存2100多個窟中,有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龍門石窟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佛像雕刻群體美輪美奐,巧奪天工,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精湛的技藝。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西元495年),嗣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在這裡形成了南北長達一公里、具有兩千余座窟龕和十萬餘尊造像的石窟遺存。在這歷時500餘年的營造過程中,包含著北魏和盛唐這兩個造像的高潮階段。至今,保存在伊闕兩山的這些數以千計的像龕,絕大多數都是這兩個時期所營造的。其中北魏石窟佔30%,唐代約佔60%,其他時期窟龕約佔10%。北魏時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而唐代的主要洞窟有奉先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潛溪寺、敬善寺、萬佛洞、雙窯、惠簡洞、擂鼓臺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經寺、唐字洞、極南洞、凈土堂和麻崖三佛龕等等。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等最有代表價值。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西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經50多年的營造,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這些石刻作品代表著石窟藝術流入洛陽以後最早出現的一種犍陀羅佛教美術風格,因此,他們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除此以外,這裡還有豐富的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都集中在這裡。賓陽洞于西元500年魏宣武帝時開始開鑿,前後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這些石窟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佞佛的歷史情態。

唐代石窟中,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佔大多數,這與她長期身居洛陽有關。歷時四年時間修建的奉先寺,其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堪稱第一。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盧舍那像龕一組尺度宏偉的藝術群雕最為著名。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龍門石窟中的最大佛像。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頭部稍低,姿態可人,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盧舍那大佛側旁還有其弟子阿難、迦葉、脅侍菩薩和力士、天王的雕像。這樣的一組雕像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藝術整體,完美地烘托了佛教氣氛。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龍門石窟藝術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特別是雕刻、繪畫、書法、建築、服飾、樂舞、圖案紋樣以及時代社會風尚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中國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