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的現狀

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將更加重要,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融合的成分,並將在以後相當長時期內發揮一些特殊作用。

目前,針對政策環境不平等,缺乏法制化的財産保護體系,融資困難,“官商勾結”與“尋租”等問題,應不失時機地制定政策措施,促進非公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要進一步強調對私人財産的保護。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財産保護體系、稅收體系和其他經濟活動規範體系。要大刀闊斧地改革複雜繁瑣的審批制度。

黨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因此,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題中之義;非公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有利於基本經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同時,在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過程中,要繼續探索公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促進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用市場經濟的通行手段實現傳統公有制發揮的經濟社會功能。

 非公有制經濟的現狀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私營經濟、境外資本所形成的經濟成分等。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最受關注的還是個體私營經濟,儘管我們並不完全認同個體私營經濟這個概念而只是繼續沿用這個概念。所以,在這裡基本上只對個體私營經濟進行分析。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2002年底,我國有個體工商戶2377萬戶,從業人員4742萬人;私營企業243萬戶,從業人員3409萬人(含私營企業投資者)。但上述的私營企業只是按工商部門頒布的私營企業登記條例註冊的狹義的私營企業,而不包括按公司法註冊的由私人投資的公司以及帶“紅帽子”的企業。所以,廣義的私營企業的戶數和從業人員要顯著超過狹義的私營企業。

  由於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産出難於統計,所以個體私營經濟在工業産出和GDP中的比重並沒有準確的數字,但一般估計個體私營經濟佔GDP的比重約為1/3。

  個體私營經濟對於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個體私營經濟産出的平均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國有經濟,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個體私營經濟在增加就業方面更是功不可沒,目前狹義的個體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就超過了8000萬人,而國有企業的在崗職工人數只有5000多萬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報,1997年城鎮個體私營經濟就業人員增加340萬,1998年增加563萬,1999年增加708萬(1999年後沒有公佈該類數據),而國有企業的在崗職工人數在這些年裏每年都大幅減少,國有企業的下崗分流人員許多被個體私營部門所吸收。

  近年來,個體私營經濟出現了與公有制經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促進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根據全國工商聯2002年對全國私營企業的調查,分別有8.0%和13.9%的私營企業已經和準備兼併收購國有企業,有25.7%的私營企業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而成為私營企業的。十六大確定了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以後,私營企業在這方面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另外,一些私營企業參股國有企業,包括民航、金融領域的國有企業。從這種趨勢來看,未來的混合經濟成分將大大上升。

(本報告執筆:張文魁)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7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