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有制經濟的定位,學會用市場經濟的通行手段實現傳統公有制發揮的經濟社會功能

  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定位也應該不斷改善。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或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國有經濟在公有制經濟中佔有最大比重,所以國有經濟的地位備受關注。但總的來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下降。改革開放前國有經濟佔工業總産值近80%,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報,2002年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産出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36.1%。國有經濟在GDP中的比重沒有確切的數據,一般估計為1/3左右。

  從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經歷來看,國有經濟比重的降低是一個必然趨勢,這個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直至這個比重降到一個合適的水準。

  為什麼國有經濟比重繼續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呢?首先,是過去國有經濟比重過高,而現在還在向正常回歸。過去對社會主義有不正確的理解,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有不切實際的認識,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其次,十五大所確定的國有經濟佈局調整的進程將繼續進行下去,國有經濟勢必會從一些企業和行業有序退出。第三,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比改革開放前要高得多,居民財富越來越多,民間資金越來越豐富。豐富的民間資金會不斷形成資本,源源不斷地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去。第四,十六大確定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將會有力促進“政資分開”、有力促進公共財政體制的形成,國有企業投資中,一般財政資金所佔比重會越來越小。第五,中國將會更多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經濟開放度將越來越高,更多的外資將進入中國。浙江、江蘇等東部地區的實踐也表明,經濟越發展,國有經濟的比重就越低。

  認清這種趨勢的必然性,我們就要順應這種必然趨勢。改革開放二十幾年的經歷雄辯地告訴我們,國有經濟比重的適當降低,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當然,我們要看到,以國有制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發揮了一些至關重要的經濟社會功能。計劃經濟下的公有制是一種有效的資本動員方式,是在特定階段一種有效的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和産業佈局安排方式,是一種對特殊資源和對特殊技術的控制方式,是企業直接兼顧就業、收入分配、普遍性服務等社會公益目標和直接滿足政府特殊需要的經濟發展方式。因此,有些同志擔憂,公有制比重的降低可能會削弱這些曾有的經濟社會功能,從而導致經濟社會秩序的混亂,甚至導致社會主義性質的改變。

  問題的關鍵是,在以國有制為代表的公有制比重下降的同時,我們要學會用市場經濟中的通行手段來基本實現傳統公有制發揮的經濟社會功能。其他國家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長期實踐中,已經掌握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則的方法和手段,能基本實現我國過去計劃經濟下公有制發揮的上述經濟社會功能。這些方法和手段包括:調節宏觀經濟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與現代金融工具,産業政策(産業振興政策、産業退出政策、産業佈局政策、産業技術政策等),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價格規制,行為規制(包括與環境和技術轉讓有關的行為等),緊急狀態下的政府徵用政策,等等。這些手段實際上就是市場經濟國家現在較廣泛使用的政府宏觀調節、微觀規制和一些市場經濟國家使用的産業政策。宏觀調節、微觀規制和産業政策既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上述經濟社會功能,同時又能避免計劃經濟的弊端和公有制的産權缺陷。我們應該加快熟悉和運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節、微觀規制和一些産業政策手段。

  當然,我們只是説宏觀調節、微觀規制和産業政策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上述經濟社會功能,但並不是全部。對於一些特定的經濟社會功能,仍然需要公有制經濟來承擔。未來仍然需要一定比重的純粹公有制經濟,但只限于少數特殊行業和領域,並可以採取特殊法人等企業形態來規範運營,以實現特定目的。

  因此,在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公有制經濟的定位不應該是追求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應該是追求計劃經濟下曾發揮的經濟社會功能,而應該是在少數特殊行業和領域實現特定目的。

(本報告執筆:張文魁)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7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