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從突破走向規範:
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13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也是自從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將文化産業正式列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來第五個年頭。

5年來,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承擔了三重歷史使命:作為現代第三産業的主力軍,通過推動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加快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新一輪改革的中心環節,通過推動文化體制的改革,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作為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通過不斷落實人民群眾文化權利,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將政治體制改革引向深入,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産業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正在循著自己特定的邏輯和軌道,穩步而堅定地邁向前進。

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産業政策,作為在“十一五”期間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措施。決議關於“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論斷,是近年來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的重大成果;關於“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的説明,是5年來摸索文化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經驗的清晰概括;關於“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以及“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的新鮮表述,是在文化産業領域落實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思路的高度歸納,這些重要論斷凝縮了5年以來文化産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指明瞭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標誌著中國文化産業從突破走向規範,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2006年經濟工作,再次討論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工作,並引人注目地將其作為2006年改革的重點。會議肯定了兩年多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成效,再次強調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綜合國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會議要求,充分認識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促進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全面協調發展。

毫無疑問,2006年將是文化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的一年,將是中國文化産業走向新階段的開局之年。

一2005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形勢:基本判斷和主要特點

2005年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拐點”,有許多突出的跡象表明瞭“從突破走向規範”這個特點。文化體制改革在兩年“熱運作”後進入整理、總結和反思階段;若干政策性文件的出臺,凸顯了“以管理促發展”的政策思路;技術進步和資本市場轉暖推動文化産業形成新的發展勢頭,並開始重構産業鏈條和發展邏輯;文化産業在十六屆五中全會後,全國各地普遍展開了“十一五”文化産業發展規劃制定工作,盤點文化産業資源,制定新的發展目標,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加快文化産業發展,參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推進城市化健康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切實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等,普遍成為規劃的“著力點”。經過5年的發展,我國文化産業有了一種匯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流的感覺。

(一)宏觀經濟形勢:宏觀調控獲得積極進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報告,2004年我國經濟繼續提速增長,進入高位平穩運作,經濟結構逐漸趨於合理。全年國內生産總值1365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0744億元,增長6.3%;第二産業增加值72387億元,增長11.1%;第三産業增加值43384億元,增長8.3%。第一、第三産業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9.2%和29.0%,分別比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另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的分析與預測,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率將與2004年基本持平,達到9.4%左右。其中,由於加強農業生産的各項政策的落實,第一産業將繼續取得增長5%以上的好成績;第二産業中由於重工業增長較快,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達到11%左右;第三産業則將出現小幅下降,為7.4%左右。

重要的是,針對自從2003年以來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特別是固定資産和出口增長過猛的形勢,國家出臺了以鼓勵內需為主的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使我國經濟運作從2003年四季度的增長高峰回落,進入相對平穩的增長階段。GDP增速已連續5個季度穩定在9.2%~9.6%;第二産業增速在2005年上半年已回穩到11%左右。在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同時,消費需求繼續平穩增長,向宏觀調控的目標靠近。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04年,全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實際增長7.7%,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936元,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前三個季度,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90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達到2450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1.5%,增速高於同期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個百分點。2004和2005將成為我國農民收入自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兩年。

宏觀經濟形勢的積極發展態勢為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良好的環境。

(二)文化産業宏觀形勢:隨著消費增長而平穩上升

文化産業總量年度統計數字始終是文化藍皮書的一個難點。到藍皮書截稿時為止,國家統計局仍未發佈2004年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官方數字。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現有數字,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做如下推算。

首先是供給面。我國于2004年年初已經發佈了《文化及相關産業分類》和《文化及相關産業指標體系框架》兩個文件,將文化産業發展情況統計列入國民經濟的統計框架體系,使我們能夠從供給角度獲知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狀況。但是,目前我們還只看到了2003年的確切數字,2004年到2005年的發展狀況只能根據推算。因此,假定2004年到2005年平均增長率為10%,則2004年為3935億元,2005年為4328億元。

其次是需求面。《文化藍皮書》一直比較關注從需求角度評估文化産業發展形勢,因為宏觀經濟形勢好轉的主要標誌是居民收入上升、消費支出增加以及消費結構提升,這對文化消費支出産生了直接的影響,成為評估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形勢的最主要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2004年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支出增長10.5%,佔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總額14.38%,達到1032.77元。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增長5%,佔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總額11.3%,達到247.63元。城鄉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總量為7481億元。2005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較2004年增長幅度更大,相信將進一步帶動文化消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推算,2005年一~三季度,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收入為7901元,全年預計將達10500元以上,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450元,全年預計將達3300元以上。若以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均比上年增長9%計算,再加上人口增加因素和人口城市化因素,2005年全國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總量將在8300億元以上。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的相關研究,現階段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文化教育娛樂服務消費中,教育支出均佔到50%,因此,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文化消費總量在4150億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文化産品國際貿易、政府公共文化消費支出、企事業單位文化消費支出以及其他非家庭文化消費,我國文化産業從實際消費面看的總量顯然還要遠遠大於這一數字。

根據以上推算,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隨著我國在經濟領域貫徹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經濟結構調整得到積極進展,居民收入有較大提高,文化産業發展也處在平穩上升運作狀態,在國民經濟GDP中所佔比重也穩步上升。

(三)文化體制改革進入試點總結,體制和政策創新進入調整、完善、規範階段,有序推動文化産業發展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繼續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最大變數。自從2003年6月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以來,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浙江、深圳、瀋陽、西安、麗江9個省市和35個文化宣傳單位進入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兩年多來,各試點地區和單位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創新取得了新突破,文化市場體系和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邁出了新步伐,進一步解放了文化生産力,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

2005年是文化體制改革的總結年,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入了一個調整、完善、反思的階段,改革經驗向政策、法規轉化,産業發展也隨之進入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階段。從試點工作以來下發的一系列文件的時間看,除了試點工作會議後中辦、國辦立即下發的《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援文化産業發展和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兩個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3〕105號)以外,其他重要文件均為2005年發佈。其中有《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的若干決定》(國發〔2005〕10號),《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5〕20號)、《關於加強文化産品進口管理的辦法》(中宣發〔2005〕15號)、《關於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若干意見》(文辦發〔2005〕19號)、《關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 1號)、《關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援文化産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2號),文化部、財政部、人事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 (2005年11月7日)等。這些文件將深化改革與調整結構結合起來,將履行入世承諾放開準入和加強規範結合起來,將完善管理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使文化産業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推動了一批重點産業,形成了一批産業基地和大型産業集團,並使一部分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的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如,到2004年,北京市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290億元,佔GDP的6.8%;上海445.7億元,佔6%;浙江669.7億元,佔6%;廣東1123億元,佔7%。

(四)文化産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三網融合將重新打造産業鏈條

2005年文化産業的發展值得關注的重大趨勢是,新技術和資本市場對産業的撬動作用進一步顯現。“三網合一”戰略越來越走向實質性操作,廣電業和電信業分業經營的傳統模式被日益打破,新興媒體不斷涌現,於是文化産業“核心層”與“週邊層”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毫無疑問,這一趨勢將會循著産業發展的固有邏輯繼續前行,對未來幾年文化産業的整體態勢産生重大影響。

從廣電業角度看,我國廣播電視業在實現人口綜合覆蓋率接近發達國家水準(2004年分別達到94.50%和95.59%)後,廣告收入水準開始下降,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新的發展動力。有線電視的發展使“廣播”走向“窄播”,用戶已經達到1.16億戶家庭;啟動數字電視是從“窄播”走向“專播”,已經形成了青島、佛山、杭州、大連等城市發展模式;最後是從有線走向無線,移動電視、手機電視、樓宇電視等均已相繼推出。這一發展態勢將使廣電業越來越深入到電信業的核心業務。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節目,改變了以往電視臺以廣告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營利模式,將電視、電臺、報紙、雜誌等媒體充分融合併充分運用手機、網路等新媒體,創新了傳統電視的營利手段,使節目影響力輻射全國。據初步統計,“超女”節目産業鏈條中各環節的參與者所獲得的直接經濟回報累計已超過7.6億元。按照上、下游産業鏈間倍乘的經濟規律分析,“超女”對社會經濟的總貢獻達幾十億元,其品牌的商業價值也將超過20億元。

從電信業角度看,根據資訊産業部發佈的數據,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國電話用戶突破7億戶,其中,固定電話3.37438億戶,行動電話3.63168億戶。我國的通訊用戶在整個“十五”期間保持了每年1億戶的增長速度。但是正如《文化藍皮書:2004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中曾經指出的,2003年中國電信業就開始出現了增長規模不增加收入的現象,進入了一個必須依靠增值服務實現集約式增長的時期。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通信、電腦、視頻業務,以及固網與移動業務的日漸融合,為這一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2005年7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報告,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達到10300萬人,網際網路接入呈現寬頻化趨勢,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達到5300萬,繼2004年比2003年增長一倍後,又翻了一番。在這一背景下,IPTV成為新的增長亮點,電信業與廣電業的界限將不再清晰。電信業2005年最值得關注的是盛大公司。上市以後,盛大以“整合創新”的思路,展開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資本運作,使“家庭互動娛樂平臺”的戰略浮出水面,內容領域涉及電影、音樂、遊戲,線上廣告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硬體合作與合資企業包括了國際上的英特爾、微軟等産業巨頭,國內包括了長虹、新浪等業界翹楚。盛大狂飆突進式的發展昭示了廣電業和電信業共同的發展方向。

三網融合走向新階段,對於文化産業鏈條的構建影響深遠。渠道整合的結果是對原創內容需求的增加和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引發了文化産業鏈條向上端和下端的不斷延伸。“內容産業”和“創意産業”的熱度不斷升高可以視為文化産業鏈條延伸的趨勢性表現,而影視製作的繁榮則是內容産業興旺的最明顯例證。我國電影産量繼2004年達到212部後,2005年將實現新的跨越,可能突破260部;2004年,我國自行生産的動漫節目和為其他國家代加工的産品總産量在6萬分鐘左右,約佔世界年産量的1/3;2005年,我國有關部門已經批准了20多萬分鐘的動漫節目生産,增長速度甚為驚人。至於三網融合的進展對於相關消費類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的帶動作用就更是極為巨大。

(五)“十一五”規劃全面啟動,文化産業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亮點

2005年還是“十一五”的“規劃年”,目前我國已經有大約2/3以上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提出了要建設“文化大省”和以“文化立市”,發展文化産業已經成為各個地區加快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工作重心。

“十一五”是我國文化産業發展被正式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不平衡,不同地區發展的階段不同,發展的條件和任務也將有所不同,各地在制定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的時候也就有所側重。東部地區超越了每人平均1000美元的階段,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地區已經開始進入3000~5000美元的中等發達國家水準,這些地區文化消費活躍,現代傳媒發展趨於飽和,內容創新成為發展瓶頸,提出創意産業發展規劃,或者將創意産業列為文化産業的升級目標,成為發展規劃的特點。中西部地區大部分在500~1000美元之間,文化資源豐厚,文化消費剛剛起步,現代傳媒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文化産業處於産品開發和要素擴張階段,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理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開發特色文化産業,成為普遍的規劃目標。繼2004年深圳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文化産業國際博覽會之後,2005年我國又先後舉辦了中國東北地區文化産業博覽會和中國西部(昆明)文化産業博覽會。充分利用會展平臺推動區域文化産業的發展,已經成功地調整了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傳統的發展思路,成為超越傳統産業更替邏輯的重要戰略選擇。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思路已經顯現雛形。

(六)“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熱點關注,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競爭與合作的新型戰略思路和戰略機制開始形成“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在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方面有新的突破”,是2000年10月第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就提出來的。2003年12月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力發展涉外文化産業,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競爭”,“走出去”戰略首次出現在文化産業領域。2005年7月14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標誌著我國“走出去”戰略在文化領域已經基本成型。

00加入WTO以來,我國落實相關承諾,逐漸開放了文化服務領域,國際文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文化産品和服務進出口差別高度懸殊,不平衡局面愈演愈烈。這一年多來形勢開始出現轉變。繼2003年“女子12樂坊”在日本走紅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舞臺的步伐明顯加快:2004年“雲南印象”走向全球巡演;2004年底,中國東方歌舞團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演出《華彩唱風流》138場;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與海外簽訂了商業巡演合同,在未來5年內向國際市場推出舞劇《霸王別姬》和雜技劇《天鵝湖》等10余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舞臺劇目;2005年8月,天創國際演藝製作交流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的武術劇《功夫傳奇》赴美國、加拿大巡演,到年底預計將演出210場;2005年9月,歷時兩年、覆蓋兩國全境、先後舉辦700余場活動、被譽為“中歐文化交流史上的創舉”的中法文化年在金秋的北京落下帷幕,標誌著“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種方式運作”這樣一種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機制的形成。2005年10月,“中國文化節”又開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辦,為期1個月,京劇《楊門女將》、話劇《茶館》等約19個項目在美展演,整體展現了我國當前文化藝術的最高水準。此次文化節的所有項目都在美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藝術機構之一的“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進行表演和展示,將是我國文化部採取與對方主流文藝機構合作的方式,按照商業運作規律進行文化交流的嘗試。

10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文化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性國際公約》,公約提出了與世貿組織商品貿易不同的文化産品及服務貿易的原則,確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徵”,“是人類的共同遺産”等概念,強調各國有權利“採取它認為合適的措施”來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産。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組成了由文化部牽頭,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商務部和外交部等部門共同組成的政府代表團,在歷次談判過程中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促進了世界各國的合作與交流,顯示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貿易規則制定的姿態,最大限度爭取了我國的國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

(七)內地和香港、大陸和台灣文化産業發展與互動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在新一輪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産業成為區域經濟和社會一體化的活躍因素。我們看到,近年來,中國大陸文化産業的迅猛發展也使“兩岸四地”出現新一輪互動態勢。2005年11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關於文化領域特殊安排協議的簽訂,標誌著自CEPA後內地與香港在文化産業領域裏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深入發展的新階段。2005年7月29~31日,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廈門舉行,台灣社會科學類圖書首次進入大陸交易會。10月,台灣東森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實況轉播“神舟六號”,成為台灣唯一進入到大陸,而且深入到航太城去採訪的電視新聞媒體,並在台灣創下收視記錄。10月22日,首屆“海峽兩岸文化産業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兩岸及港澳的專家積極探討進一步擴大和發展兩岸文化産業的新途徑,探討建立兩岸及港澳文化産業學術交流互動機制的可行性。專家們還對打造統一的兩岸及港澳文化産業鏈、建立兩岸及港澳共同文化市場,以及推進兩岸及港澳創意産業合作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二目前存在問題與分析

2005年是“十五”最後一年,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已經經過了5年的“熱運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也一再凸顯了各種問題。2005年藍皮書總報告對於文化産業發展存在問題的思考應該更為宏觀和深入。我們認為,文化産業在中國的發展的確是前途遠大,但是問題也非是一般市場經濟國家可以相比。在一年的時間尺度內看是問題,在5年的時間尺度中看就是某種困難的選擇。

(一)宏觀經濟形勢:新的機遇和老的道路

回顧“十五”以來的發展,許多專家都認為,從宏觀經濟環境説,我國經濟在“十五”期間進入了新一輪增長空間,但是依舊繼續了工業超高速增長的邏輯,宏觀經濟矛盾深化。加入WTO後,發達國家製造業加快了向我國轉移的速度,使投資和出口一路走高,傳統工業發展邏輯更加走向極端,宏觀經濟愈加不平衡。儘管實施了宏觀調控措施,但是投資對GDP的貢獻率接近60%,外貿依存度升至70%,而消費則從2000年的73%下降到2001年的48%、2002年的40%和2003年的38%。這種宏觀經濟形勢對於啟動文化消費和加速發展文化産業形成了消極影響。

“十五”期間宏觀經濟中的問題可以這樣表述:新的發展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主管部門對於以發展文化産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以獲得新的發展空間的期望,而宏觀經濟失衡問題的凸顯,又提高了促進文化産業發展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緊迫性。是按照傳統邏輯,發展傳統産業?還是改弦更張,轉向新興發展道路?

“十一五”規劃將提高服務業比重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並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上述問題應該説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我們認識到,産業更替的邏輯並非單線式,發展第三産業,特別是依靠自主創新和加快發展包括文化産業在內的新興服務業,不僅是超越第二産業的需要,也是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需要。如果陷入“重化工業”單向度發展思路,不僅將使目前的發展在環境、資源、能源多重難題的制約下不可持續,還會在新一輪全球化中喪失明天的發展機遇。

(二)文化建設的形勢:發展與改革的“緊平衡”

“十五”期間宏觀經濟中的失衡原因是結構性的。我國第三産業從2001年33.6%、2002年33.7%後開始下降,2003年降至32.2%,2004年進一步降至31.7%,2005年第三産業增速仍然不及第二産業,估計比重還會進一步下降。我國第三産業發展不足是非常規性的,有統計方面的問題,但主要是體制性原因。以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為主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後,總量不足,投入機制不合理,還存在大量不合理的準入限制和壟斷。相比較教育、科學、衛生等領域,文化建設的滯後最為嚴重,公共服務不能有效提供,産業化發展受到抑制,消耗了寶貴的財政資金,卻生産著數量和品質均不夠合意的産品和服務,使需求和供給之間出現了“戰略性短缺”。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增加,國家已經有能力在文化建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但問題是:面對已經變化了的消費環境和消費方式,應該如何加快文化建設?

“十五”期間文化發展的宏觀形勢中的問題也可以這樣表述: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需要日益增長,滿足需求的方式也日益市場化,國家直接興辦文化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能充分滿足需要,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滿足需要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新的産業發展模式也沒有找到。於是改革和發展處在一種“緊平衡”狀態:搞好了是以改革促發展,在發展中進一步完善改革的路徑和方案;搞不好就是改革滯後拖發展的後腿,啟動傳統機制,使今天的發展成為明天改革的對象;或者急於改革,倉促上陣,脫離實際,使今天的改革成為明天發展的障礙。正如2004年《文化藍皮書》總報告中指出過的,以改革促發展費事費力,需要轉變政府職能,花大氣力研究、試點、制訂方案和推動實施,短期不易見效。依靠行政權力和行政命令直接支配産業發展,則熟門熟路,容易得多。在宏觀經濟形勢較好,政府稅收大幅增加,手中頗有餘錢的情況下,發展存在“路徑依賴”的誘惑。

實際上,文化體制改革早已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行而進行,但是由於雙軌制下形成的思維慣性,至今仍顯得思想準備不足。明年將是從試點走向全面改革之年,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晰圖景,看來改革也將克服自身的“路徑依賴”,走向新階段。

(三)文化産業發展戰略:存量與增量的消長態勢

經濟學界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歸結為“增量改革”戰略,這一現象也在文化領域出現。由於新一輪全球化形勢的發展,國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穩步快速提高,消費結構提升趨勢明顯,文化産業發展的衝動很大。相比較而言,體制內文化産業機構改革儘管勉力推進,還是顯得發展較為緩慢和滯後。於是,出現了新興文化産業由於技術進步迅速、新興消費活躍、體制性障礙較少而迅猛發展,以國有文化機構為主體的文化産業核心門類則由於體制改革滯後而發展緩慢的局面。由於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還未能實現,特別是傳媒業準入壁壘使得資源盤活還僅限于體制記憶體量領域,大大限制了我國文化産業核心門類利用現代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增長的能力。

“十五”期間是國際文化産業技術進步迅速,資本市場開始恢復的階段。數字化資訊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國際網際網路産業從1990年代末遭遇資本市場寒冬以來,開始復蘇,現代廣電、通訊和網路三網匯流的趨勢再度活躍,新興文化産業鏈開始鍛造成型,“內容産業”(以網路遊戲為代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相比較而言,我國自“十五”計劃提出“三網合一”這一重大戰略設想以來,消費類資訊技術産品生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電信內容增值服務也突飛猛進,目前收入已經十倍于廣電業,而且事實上已經通過新聞網站、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進入了廣電業的核心服務領域。由於互動和定制式服務更加合乎青年一代的消費習慣,電視機前的消費者已經老化。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本向文化産業的新興增量領域大量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存量領域正在日益被邊緣化。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客觀上已經出現了增量領域發展超過存量,引導創新的形勢,經濟體制改革中“增量改革戰略”開始在文化産業領域出現。

廣電和電信共同構成現代所謂資訊産業,其相互關係的變化無不引發文化産業整體結構和鏈條的創新。有專家甚至認為,傳統平面媒體正在日益成為數字技術所整合的現代傳媒的“分散的低端資源”。本次藍皮書廣告業報告也給出了廣告業收入從傳統媒體向新興媒體轉移的最新數字。産業的發展正在按照自己的邏輯延伸,體制和政策只能加快和延緩它,而不可能阻止。改革不僅有機遇期,而且有時間成本。增量改革並非是改革最低成本的選擇,我們不能到了國有文化資源流失殆盡的時候再來盤活存量。

(四)改革的中心環節:文化企事業單位的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在1980年代經過“宏觀改革”與“微觀改革”的多次徘徊,儘管在1980年代中期已經提出了國有企業是改革的中心環節,但是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明確了改革的目標模式後,才明確了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文化體制改革幾乎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時起步,但是一直在“事業單位企業管理”這一雙軌制模式下運作,企事業單位市場主體的身份一直未能明確。經過兩年的試點,隨著宏觀體制的目標模式逐步明確,企事業單位微觀體制和機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才逐步清晰。

但是文化事業單位改革還有待創新。“分類改革”基本原則已經確定,一大批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已經以不同方式實現了整體轉制,但是作為“新型市場主體”的體制和機制的設計遠未完成,改革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改革難點仍然集中在媒體。出版機構大部分按照“整體轉制”方案改革,但是即使轉制為企業,出版社是否具有完整的市場主體特徵呢?在國家依舊對出版社實行書號管理的形勢下,轉為企業的出版社是不是反而成了“企業單位事業管理”了呢?報業是我國集團化改革最早的行業,目前已經有39家報業集團,形成了“以黨報為龍頭、各類報紙共同繁榮”的格局引自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報業年度發展報告(2005)》。,但是黨報是否是“新型市場主體”?能否實行股份制形式?“以黨報為龍頭、各類報紙共同繁榮”的格局是不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報業領域的具體體現?還未有結論。廣電業實施的是“剝離轉制”式改革,已宣佈不再設立事業性質的集團,《北京青年報》下屬的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香港上市,深圳報業集團、今晚報社、中國證券報社、電腦報社等單位也都制定了上市融資計劃,但是,“剝離轉制”上市的公司是否能按照上市公司規範方式操作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還存在爭論。目前最為徹底的轉制案例應該是在流通領域,2004年11月24日,上海新華書店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開標,通過市場競價轉讓股權進行産權改革,成為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混合所有制的第一家企業。

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實際上,無論是事業還是企業,文化單位都是文化産品和服務的生産和提供機構,發展文化生産力的微觀主體。從公共經濟學的觀點看,文化産品和服務很少有真正的公共産品性質,作為公共産品來監管的原因是在於其內容具有超出一般物質産品的文化價值屬性,由此産生出了一種特殊的監管必要。但是,內容監管的必要性並不是將文化産品和服務從私益性産品轉變為公共産品的充要條件,並不一定只有作為公共産品,由國家直接生産和提供才能保證其價值的實現。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也有將文化産品和服務作為私人産品監管,發揮了良好的價值傳播作用的成功經驗,我們還要進一步吸取。

三預測與建議

兩個五年計劃之交,我國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加速的時代,市場潛力巨大,堅持以擴大內需為主是我們發展經濟的長期指導方針。為了解決當前投資持續高增長、相對偏熱和消費需求相對不足的問題,優化投資消費結構、刺激消費需求成為“十一五”期間保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我國文化産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在走進新一輪高增長空間。

(一)適應宏觀經濟形勢發展的要求,發揮文化産業對於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戰略樞紐作用“十五”期間我國文化産業的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發展速度並沒有提起來。由於投資和出口連年高位運作,消費率連年下降,第二産業發展速度一直高於第三産業,使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甚至有較大幅度下降,連帶影響文化産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地位的下降,戰略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種情況在“十一五”期間有望扭轉。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預測,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可能大大提前。按照GDP年均8.5%左右的增長率,“十一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26萬億元,每人平均GDP近1.9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2000美元;2015年將達到3000美元,提前實現小康;到2020年將達到5000美元,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權威部門提供的數字還顯示,隨著這一輪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我國每人平均消費到2020年將可能實現年均10.8%的增長,新的消費高峰就要來臨,消費結構將不斷升級,文化消費將真正成為拉動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軍。這兩年來已經出現了以住房和汽車消費為代表的消費升級,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已由投資拉動轉變為消費拉動,下一輪消費升級的帶動性項目將是教育、醫療、旅遊、電信、資訊和家庭娛樂商品等等。近年來在我國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居民消費已由實物消費為主走上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的軌道,消費升級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如果再考慮到“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強對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制約居民消費支出的因素將進一步得到解除,消費升級的速度將會更快。

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動向充分説明,以文化産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對於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調整經濟結構、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發展,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樞紐性作用。我們應該加快改革步伐,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的重大舉措儘早地啟動新一輪文化産業發展的高增長週期。建議抓住這一歷史的機遇,制定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為未來5~10年的發展描繪出藍圖。

(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形成新的産業格局和市場格局

“十五”期間,對於文化産業發展來説,是完成了“合法化”的過程,破題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進展;對於文化體制改革來説,試點更是歷史性的開端。2006年是文化體制改革在全國推開的第一年,體制改革的效應將開始全面釋放,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以及“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經過兩年試點,思想觀念這個總開關已經打開。我們深切體會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文化産品和服務必須進入市場,只有佔領市場才能佔領陣地,只有進入市場才能更好地貼近群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統一的。我們也認識到,意識形態是文化産業的特殊價值屬性,如果沒有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機制,産業所負載的文化價值是無法抵達國民的心靈世界的。因此,必須努力革除制約文化産業發展的體制弊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文化産品生産和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早改早主動,晚改就被動,不改沒出路”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2003年以來,試點地區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理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體制改革目標模式已經基本清晰;積極改進審批方式,簡化審批事項和程式,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範;積極探索對文化領域國有資産監管的新途徑、新辦法,探索解決文化領域國有資産産權主體模糊、出資人不到位的問題,使國有文化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的路徑與經濟體制改革並軌。上述措施將理順産業發展的環境,極大地解放文化生産力。可以預見,存量領域國有文化資産之間兼併、重組、整合的速度將加快,迅速産生一批跨行業、跨媒體,具有品牌競爭力和戰略投資力的産業集團,大大提高我國文化市場的集中度,使“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浮出水面。新型的文化産業格局將有利於政府對文化産業實施基於市場的內容監管,推動“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的形成。我國文化管理體制將融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統一框架,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將全面融入國民經濟的統一市場。

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文化生産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諧發展,走向現代國家的一場革命。建議吸取經濟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組成多部門參與的文化體制改革指導機構,開展全面調研,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

(三)統一和規範市場,推動文化産業全面發展

“十五”期間文化産業發展的突破階段,其特點是,以産業發展推動市場體系形成,進一步落實人民群眾文化權利。目前的情況是,文化産品和服務已有較大的豐富,人民群眾自主消費文化産品的權利基本得到落實,但是自主生産文化産品的權利還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具體表現為:産品市場已經形成,要素市場還沒有統一(投融資體制改革還在破題階段);不同所有制之間,增量領域和存量領域之間還存在壁壘。隨著“十一五”規劃對於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的明確,國有文化資産監管體系正在積極推進,國有文化企業中現代企業制度正在逐漸建立,股份化過程將逐步實現,投融資市場將形成,統一規範的文化産業要素市場將真正建立起來。這些發展動向説明,統一、規範的文化市場將推動形成文化産業全面發展態勢,這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國有和民營文化資本在統一市場體系中並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有利於我國文化産業的健康發展,可能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特點。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收入增長、文化消費增加是一個“常量”,如果國有文化機構不能滿足需要,非國有的文化機構一定會來彌補;如果本國文化産業機構不能提供,國外文化資本將以其他産品填補;如果正版産品不能滿足需要,盜版産品也會乘虛而入。在國有文化機構不能迅速鬆綁的情況下,民間資本挾技術與資金雙重優勢異軍突起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非常明確地認識到,市場已經成為基礎性的發展環境,産業的人為分割,體制上不切合實際的人為設計,在市場作用下都將形同虛設。

從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看,“增量改革”在體制轉型的特定階段必不可免,看來文化體制改革也是如此。就目前而言,開放市場、鼓勵非公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在文化領域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産業格局的重點,具有明顯的促進改革的積極作用。活躍民間投資將提高體制內閒置資源要素的價值,並提高延遲改革的“機會成本”,使得國有文化單位改革産生“內生動力”,並使加快改革以“盤活存量資源”更為容易。“十五”以來我們一直實行以文化産業發展推動文化市場開放的戰略,“十一五”期間應該轉變為以全面開放和構建文化市場推動産業發展的新階段。

(四)關注技術進步,在文化産業結構重組中實現體制和機制創新

2006年文化産業的結構變化將可能由技術和資本唱主角。由於技術進步,寬頻和移動通訊技術的歷史性結合已經實現,廣電和電信統一的技術平臺和商業平臺正在出現,商業模式趨於成熟,資本市場再度活躍,新興文化産業將出現爆髮式增長局面,打破廣電和電信分業經營的格局,推動文化産業的産業結構和鏈條發生歷史性的重組,對文化體制改革産生巨大壓力。在這個意義上説,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加強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的建議具有重大意義。

新興文化産業領域歷史包袱較少,將成為新型的傳媒監管體制的試驗場所,從而與體制內文化體制改革遙相呼應。我們應該抓住文化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的歷史性契機,最大限度地放開市場準入,統一體制性環境和政策性環境,將發展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建議有關部門抓住數字電視、網路電視以及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的歷史機遇,革除束縛國有文化資本發展壯大的體制性障礙,主導終端消費市場的整合,抓住這一契機,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五)加強區域協調,尋求産業發展新機遇

我國目前正處在增長方式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地區間經濟關係變化迅速,區域競爭和不協調矛盾突出。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並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國家將區域協調發展列為“十一五”規劃的重點。2005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制訂“十一五”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紛紛將文化産業列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支柱産業。可見,發展文化産業已經成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産業應該成為我國區域競爭與合作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我國的經濟、社會現代化呈現一種從東到西,從城市到農村逐步展開的分梯度非均衡發展態勢,各個地區發展極不平衡,處在經濟、文化發展歷史邏輯的不同階段上,應該在差別競爭的基礎上,加強整合與合作。沿海發達地區,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發展程度較高,已經處在與全球化最前沿領域“接軌”狀態,可以制定“外向型發展戰略”,著眼于儘快成為全球性文化産業競爭的“一極”,並帶動中西部文化産業走向國際市場;中西部地區發展程度較低,應該在政府主導下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市場建設,整理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開發特色文化産業。從全局著眼,我國文化産業東部實力強大而西部資源豐富,因此産業發展的龍頭在東部,但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西部;我國城市文化産業發展充分而農村文化市場尚未形成,因此潛在消費市場在廣大的農村。可以説,我國是國際上少有的國家,發展的階段性和資源分佈的差異性,使得經濟增長和産業結構提升具有巨大的迴旋餘地,區域間優勢互補,存在著巨大的産業發展機遇。

毫無疑問,無論在東部還是中西部,文化産業都將成為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心。東部發達地區已經到了積極發展文化産業以替代傳統産業的階段,中西部地區也應該將文化産業發展納入經濟結構調整的整體戰略,作為“新興工業化道路”的一種重要選擇。中西部地區是我國文化資源的富集地區,文化産業符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特點,如果成功替代傳統産業,將改寫中西部地區現代化的發展邏輯和路徑。

近年來兩岸四地文化産業的發展與互動顯示出我國文化産業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態勢,應該在戰略和政策層面予以關注和鼓勵。香港、澳門、台灣經濟發達、文化創意産業先進,國際化運作水準較高,正在越來越成為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文化産業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戰略支點和跳板。如果兩岸四地不斷擴大和深化文化交流,不斷協調和完善文化産業發展戰略和政策,不斷推進共同文化市場建設,提高區域一體化程度,將有效推動中華文化在東亞以至於全球文化産業競爭中佔領先機。

(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發展新局面

在“十五”期間的後兩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消費提升的趨勢已經顯現,農民收入增加的趨勢尤為明顯。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將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下一階段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進一步培育農村文化消費市場也將成為我國啟動消費、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從而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政策重點。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對加強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十一五”期間將成為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轉折時期,2006年是這個轉折時期的開局之年。我國應該認識到,在現代化建設的現階段,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消費極不平衡,既有所發展又極為不足;廣大農村文化市場的發育極不平衡,既有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費需求不能滿足的問題,又有基本文化權益不能保障的問題。對此,我們既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克服市場失靈,實現和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又需要積極培育市場機制,發展文化産業,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從根本上説,就是要改革體制,轉換機制,將文化建設轉移到新的體制基礎上來。

目前的政策重點是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比較而言,我國城市經濟發達、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利已經得到較好的落實,主要問題將集中在如何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效率,以及逐步地向全社會開放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實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改革。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準差距較大,公共文化設施欠賬很多,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利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加大財政支援力度,令其在短期內有較大改善,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建議從建立覆蓋全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新農村的考慮出發,加大中央本級財政投入佔全國的比重(目前地方財政所佔比重高達93.7%),加大中央財政對農村和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區域教育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補助,以解決西部和農村地區政府財政能力不足的困境。

我國文化産業在“十五”期間經歷了重大的突破,推動了改革的進展,開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承擔起歷史性的責任。即將到來的“十一五”,經濟環境將更為寬鬆,體制和政策環境將更為清晰,發展條件將更為積極。在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中國的文化産業將從局部突破走向全面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迎來新一輪發展的高潮。

(總課題組 張曉明 胡惠林 章建剛 執筆 作者簡介:張曉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章建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研究室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山西大學藝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本文摘自《2006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授權中國網獨家發佈。其他媒體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轉載,否則將負法律責任。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