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教育改革

一、科學發展觀與教育的關係

中國共産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與科學發展觀的關係非常密切。第一,一個國家的教育發展狀況,如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經費投入的比率、區域教育的發展狀況等最能體現一個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程度。第二,科學發展觀的重點、難點都在教育上。有資料表明,我國人力資本(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佔35%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75%的水準。2003年,我們消耗了全世界鋼鐵的26%、石油的30%、水泥的60%,才創造了全世界GDP的4%。這與我們教育發展尤其是職業教育的落後是有密切的關係的。我們的教育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考為本”,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還是片面、失調、不可持續地發展,是統籌兼顧還是顧此失彼?這是科學發展觀在教育上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三,中國教育存在的許多問題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不僅要解決中國教育的非科學發展的許多問題,同時更要通過教育促進科學發展觀的實現。作為全社會的一個先導性、基礎性部門,教育為社會各行業各系統提供智力支援、培養專業人才、傳播先進的社會理念,要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説,科學發展觀的實現首先依賴於教育。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認為,發展不能單純理解為工業化或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應當是一個拓展自由的過程。……而教育對於拓展人類自由、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重大意義。教育狀況將影響個人賴以享受的更好的生活的實質自由。教育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消除貧困和貧富差距。[1]教育樹立和實現科學發展觀是整個社會實現科學發展的前提,沒有教育的科學發展,就沒有人的科學發展,也就沒有科學發展的社會,也不能體現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發展終極目標。科學發展觀不僅僅在於糾偏經濟社會發展中唯GDP增長的傾向,而且,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對於未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中國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00年如期實現“兩基”目標,高等教育超常規迅猛發展;教育為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為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但是,“近年來我國教育的大發展、大改革,使新舊矛盾相對集中,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成績背後存在著一些隱患。”[2]與科學發展觀相比較,非科學發展的教育現象或傾向還很突出,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層面上都可以看到這種跡象。

具體來説,中國教育的非科學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以考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喪失了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本性,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難以真正落實到教育上來。

現在的教育是以考試為中心的,目中無人、不把人當人,已經成為現代考試製度的重要特點。考試的選拔功能,使中國的教育不斷增加難度,學習的內容越來越艱深,大多數學生感覺學習困難,許多農村學生和他們的父母認為學習內容對於今後的生活根本沒有用處,許多城市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也認為自己孩子學習的東西是一輩子派不上用場。一考定終身,一俊遮百醜,為了好的分數可以不擇手段地競爭,學校的高低貴賤也是在考試分數面前排隊。

2.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的指標遠遠大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説,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外部與內部兩個方面。從外部來看,一是教育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教育落後於東部教育。袁振國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東、西部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一項的差距,小學教育從1996年的3.5倍擴大到2002年的3.85倍,普通初中教育從1996年的3倍擴大到2002年的3.39倍,高中教育從1996年的2.8倍擴大到2002年的2.92倍。[3]由於投入不足,中、西部教育在教育發展水準、“兩基”普及、師資力量、校舍建設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後於東部。2003年,上海小學生的生均教育經費是3715元,為貴州418元的8。89倍。

二是教育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從城鄉對比來看,近年來全國預算教育經費約60%用於義務教育,其中投入農村義務教育的只有35%左右。[4]教育存在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有的城市學校,寬頻插口裝到了每張課桌,有的農村學校,孩子還得沙地當紙樹枝為筆;有的城市學校,鋪著塑膠跑道的運動場不止一個,有的農村學校,連一個可供學生玩的籃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學校,投資動輒數億元,有的農村學校,連粉筆也得一根根地數著用;有的城市學校,擱到歐美也堪稱一流;有的農村學校,拿到非洲,恐怕也算差。[5]

三是教育的群體發展不平衡。社會的不同群體在教育上擁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説,弱勢群體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比較少,尤其是農村的女童、城市的外來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統的殘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從教育的內部來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的內部機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公立教育和民辦教育,正規教育和非正規非學歷教育的發展不夠協調,各類教育間比例不合理。比如截止2001年底,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已達56274所,在校生923余萬人,教師達42萬,但相對於全國教育總規模來講,所佔比例還很小,如民辦小學4846所,只佔全國小學總數的1%;民辦中學4571所,佔全國中學總數的5.7%;具有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高校只有89所.[6]

而且,真正的民間資本並沒有進入教育領域,假民辦已經成為民間教育資本進入的一個重要障礙。此外,我國高等教育都力求向學術一條線上靠,研究型、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型、教學型大學以及培訓型學院之間也缺乏合理層次結構。同時,我國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重正規學歷教育輕非正規非學歷教育的情況比較突出。

二是在教育目標上發展不平衡,重成才輕成人。即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學生成名成家、成為某領域的專門之材,而忽視如何做人;關注考試分數,忽視品德、心理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在科學與人文、知識與道德、智慧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協調發展;營利成了辦學的重要目的,使培養人的教育活動被異化成為一種簡單的經濟行為。在教育的途徑上,課堂教學成為唯一的教育教學途徑,學生被嚴密的課堂時間隔離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之外.在教育對象上,有望升學的“好學生”倍受關注,考試分數平平的成為“陪讀生”,分數差的遭受歧視。因此,如何使我們的教育面向所有的人、所有不同資質的學生,使人的理性與非理性、科學與人文、知識和品德、智力與人格、個性和潛能、精神與文化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是落實和樹立教育科學發展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是文科與理科發展不平衡,重視理科輕視甚至歧視文科已經成為影響人文精神的發展的直接原因。中學過早地文理分開,使大部分優秀的學生選擇理科,選擇文科往往是學不好理科的學生的無奈行為。因此,從高中開始,理科學生基本上不再學習歷史、地理,不再閱讀經典的文學名著,直接影響到他們人文素質的提高。同時,文科學生也從此告別自然科學,不再學習物理、化學、生物,他們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的形成,當然也會有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對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三、用科學發展觀引領中國教育

以上問題是我們的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也是科學發展觀在教育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我認為,應該充分認識這些問題,儘快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目前,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全社會開展“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教育”的大討論

教育是一項關係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重要工作。幾乎所有的人對中國教育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都可以對教育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長期以來,大部分老百姓沒有教育的話語權,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平臺和機會。教育理論工作者也缺乏討論與爭鳴的勇氣與習慣,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批評的氣氛不夠濃厚。教育決策也缺少科學是程式,領導的個人意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場教育思想的大討論,在比較重要的媒體上開展“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教育”的思想大討論,全面檢討中國教育發展的經驗教訓,系統分析中國教育的有關政策,認真研究中國教育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健康快速地發展。建議由《文匯報》發起,全國的重要報刊參加,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深入、廣泛地展開。通過這樣的討論,許多問題的思路會更加清楚,決策會更加科學,老百姓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

2.堅持教育以人為本,使教育服務於一切人的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必須進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溫家寶總理在省部級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上的講話指出,“加快社會發展,就是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製,特別是發展義務教育、農村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近年來,我們對教育的投入總體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大部分是用於人頭費、用於城市、用於高等教育。而且教育經費從過去佔財政支出的21%下降到現在的15%左右,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也一直沒有達到規定的4%。許多地方,包括比較發達的地區,教育經費還不到GDP的2%。實事求是地説,教育的非科學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級財政對於教育的投入還沒有真正到位。

所以,加大教育的投入,建立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尤其是農村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議儘快建立分類指導的義務教育國家基準,保證所有地區所有學校的水準有一個最起碼的標準,為保證這個標準的實施,必須實事求是地確定財政教育經費的分級保證與轉移支付的比例。

對於教育來講,以人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過程中要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務於人。教育是人的事業,是培育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沒有哪一個領域像教育這樣與人緊密的直接關聯。從教育對象來講,教育中的人不僅包括學生、還包括教師;不僅指青少年學生,而且指向所有的人:不同地區的人、城市人、鄉村人,成年人、老年人,總之,一切有教育需求的人,從而滿足一切人的終身發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需要開放辦學、多元化辦學,建立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會,統籌正規教與非正規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使教育真正服務人的全程生涯。這是未來教育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

教育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走向 “學生本位”的教育實踐。從教育的內容、目標到教育方法的選擇,都應當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改變以成人、以城市為取向的教育價值觀,使不同地區的人,不同個性、興趣和資質的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從實際的教育活動過程中得到益處,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內容、教育模式和教育評價標準。

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教育還要關心教師的發展,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只有教師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會有學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所以,以人為本還要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提供教師進修發展的機會。如果説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和條件的話,那麼,教育就是促進人的發展的直接手段、直接目標。

3.樹立全面發展觀,使教育服務於人的和諧發展。

教育全面、和諧發展,一是指教育系統自身的全面發展,即各類型教育的全面發展。二是指教育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現實中的人是全面的、豐富的、完整的人,無論處於哪一種社會分工中的人都是以綜合的素質和全面的社會身份出現,沒有純粹的經濟人、政治人、文化人或生物人,而是一個現實的完整的社會人。功利化教育把受教育者分離成一個個單面人、一張張教育目標的碎片或實現某個特殊目的的種種工具。

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將現在的以考為本改變為真正的以人為本。考試製度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就顯得非常迫切。我們建議高考制度應該有一個深刻的變革。

第一,應該將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市立大學和民辦大學進行分類的獨立考試。建議國家集中力量辦好10所一流國立高校,每省辦好1—2所省屬高校,有條件的地市辦好1所市屬大學;國立大學要面向全國公平招生,必須是全國統一的試卷或者的國立大學聯考的試卷,嚴格按照分數錄取,不允許有地區的分數差異。可以定向為邊遠地區培養人才,但是也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而且大學畢業後必鬚根據合同去邊遠地區工作一定時間。省屬和市屬大學可對本地區學生實行適度優惠入學政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採取國外社區大學憑高中畢業證書免試入學。民辦學校則完全自主錄取。所有學校必須把錄取的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第二,把考核學生和錄取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大學。讓大學依據自身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而擇優選才,有人認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大學的權力太大,甚至會産生腐敗,其實不必擔心。大學總是需要自己的聲譽和品質的,同時有監督的機制,我相信大學會比以前更加珍視品質。同時,我們不贊成各省和直轄市自己舉行考試,因為各省市的分數缺乏可比性,也為錄取的二重標準創造了條件。如果各省市一定要進行自己的高考,那麼其分數應該只對自己所管理的學校有用,而不是全國通用。

第三,改變單一的分數決定方法,建立綜合的招生評價體系。在高校招生選拔上,考試分數不應該是高考錄取的惟一標準,應該探索在考試的基礎上,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科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從事公益活動與社會服務的記錄。只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招生錄取,逐步把大學錄取標準多元化,才能推進中學素質教育的進行。同時,應該儘快制訂實施方案,規範操作程式,為那些在科學研究、創造發明、文學藝術、體育技能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公認的特殊才能的學生,開通免試升入高校深造的直通車。目前這種只為數理化奧賽開綠燈的做法應該儘快糾正。

第四,要建立各種學校之間的立交橋。應該儘快加強學校之間的學分互相承認和交換,不同等級、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通過一定的鑒定程式,為優秀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條件。這樣,如果省屬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國家重點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市立大學的優秀學生可以到省屬大學直接插班學習,參加高考的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一旦考進大學,也會奮發努力,不會象目前進大學就萬事大吉混文憑了。

第五,增加考試的次數,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試,將考試中心變成真正的管理機構。

4.樹立教育協調發展觀,統籌兼顧各級各類各地區教育的發展。

教育協調發展,就是要求在發展中實現速度與效益、數量與品質、規模與結構、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統一,促進發展的良性迴圈,實現最大教育效益。

從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首先要解決以下教育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1)加大對於基礎教育的投入。重視高等教育而相對忽視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入遠遠大於初、中等教育,是若干年來我國教育的不平衡的最主要的表現。1996年我國學前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均日常教育經費佔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的百分比,分別是6%,12%,67%;而同年,南韓這一數據分別是17%、13%、6%,日本為17%,19%,14%。[7]這種重心倒置的投入偏向與教育投入的實際效益形成反差,因為事實上基礎教育投入效益最大。高等教育大專、本科和研究生之間也沒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比例結構,如我國2003年本科與專科錄取比例是1:0.93,本科與研究生招生比是1:0.15,致使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專科生的事,專科生幹中專生的活,而中級技工卻緊缺,造成教育浪費。我們建議,要加快大學轉制的力度,把相當一批公辦大學轉為民辦,原來大學的經費在轉制以後主要給基礎教育的學校。

(2)加大對於農村教育的投入。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總體水準比較落後,農民的子女不能接受優質教育,學習的內容嚴重與社會實際脫離,教師的水準比較低,教育的基本實施也不能得到保證。我們認為應該由中央財政與省級財政為主保障農村教育的基本經費,尤其是在財政非常困難的地區,縣級財政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當地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費用的。

(3)取消文理分科,重視人文社會科學。我國大文科比例偏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大文科比例達60%以上,我國僅在33%左右[9],而現代社會第三産業(對應于大文科)發展迅速並成為國家産業結構由低向高轉變的重要標誌。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準。在全國使用的中學,幾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學不下去的人在學習文科,學習文科不是出於興趣、熱愛,而是無奈的選擇。一個不重視社會科學的國家,一個文科學生沒有地位的國家,是不可能在科學決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其實,兒童的許多才能是在大學以後才開始表現出來的,如錢偉長是大學二年級開始從文科轉向理科發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讓我們損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學家和真正的人文、社會學科的大師。文理分科,還加劇了應試教育的效果。由於文理分科,理科知識開始越來越難,考試的難度開始越來越大,因為這樣才能區分學生的學習水準。所有的理科學生都要開始學習那些他們一輩子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少數學生就成為絕大多數學生陪同學習的對象。

有人可能會説,如果沒有文理分科,我們的自然科學發展就會落後,美國的中小學理科知識比我們簡單得多,為什麼他們的自然科學反而比我們發展得快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讓那些真正有理科才華的學生通過學習選修大學暑期課程等方法,讓他們學得更多、更快、更好。

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在總體上,還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僅人才數量不夠,教育品質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2001年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年左右(1990年是6年左右),而世界一些國家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則約為:美國13.4年、愛爾蘭11.7年、南韓12.3年、菲律賓9.4年。2000年我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1990年為1422人)。為建設小康社會,2010年我國每十萬人口中專科及以上學歷者要求達到7000人以上,到2020年,達到13500人左右;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2003年我國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17%,剛接近1997年世界平均水準17.8%,而發達國家平均水準已達61.1%。2000年我國從業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18%,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5%,而1998年OECD國家對應指標的平均值分別為80%和26%。1998年,我國從事科研的人數,每萬名勞動力中僅為8.4人,而同期日本為80人,美國為74人。[8]這就要求我們跳出教育看教育,從宏觀上統籌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5.改變教育增長方式,樹立可持續的教育發展觀。

近年來我國教育發展主要是以規模擴張、粗放式發展為主,以品質為代價換取教育超常規發展。主要表現在,教育發展速度和規模超過實際承受能力,教育投入跟不上發展要求,2000年我國教育經費總量達到3849億元,但是相對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超常規發展的需要,缺口仍然巨大。在 “普九” 中,有些地方急於求成,為達標而達標,弄虛作假,教育嚴重負債。以湖南為例,2002年教育負債達31.75億元,其中農村中小學負債25.3億元。安徽農村教育目前負債約20億元,這部分債務絕大部分是在前幾年實施“兩基達標”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9] 即使在經濟發的達溫州蒼南縣,至2002年4月,全縣教育負債總額近2億元,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負債1.25億元,36個鄉鎮中有32個鄉鎮的中小學均係負債運作,“纍纍負債幾乎使不少中小學瀕臨關門”。[10] 高等教育擴招5年之後,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迅速達到17%(1995年只有7. 2%, 1993年之前則一直在4%以下),各類高等教育學生人數1900萬。[11]但是由於相應投入不夠,正在給高等教育品質帶來嚴重挑戰。

在教育改革方向上,我們提倡與國際接軌,但相對忽視了本土的教育優勢和教育特色。作為一個“後發外生型”的現代化國家,我們處在工業化與資訊化、現代與後現代的夾縫之中,教育發展應當是在追趕和超越之間選擇平衡。但我們大多以模倣為主、以西方教育為尺規,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話語表現出明顯的“西方中心論”傾向,企圖採取一種批判、“革命”、“中斷”的模式短時間內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卻丟棄自己既有的教育“個性”。相反,西方卻在學習中國,而我們的所學,人家正在拋棄。一位美國教育專家説,“不要盲目地相信美國的教育制度,我們的教育制度某些方面親不令人滿意。……有的高中畢業生,閱讀能力卻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水準。……美國孩子從小崇尚個性,追求自由,沒有“師道尊嚴”這一類觀念,教師在課堂秩序上花的時間遠遠多於中國教師,班上學生多一點,老師就力不從心。” [12]

建國以來,在我國教育歧視已基本不復存在,但是,除歷史原因形成的發展差距之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還顯著存在,並呈日益嚴重的趨勢。如教育公共政策採取“城市中心”的價值取向,以城市學生的學力為依據制定全國統一的大綱、教材和考試標準;資源配置失衡,缺乏完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同一地區內又層層設置重點學校制度,人為地造成一大批薄弱學校,而重點學校絕大多數設在城市城鎮,這些都只有利於發達地區和城鎮學生的升學。另外,由於社會貧富差距加大,各階層家庭的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不同,再加上教育腐敗如“條子生”、“繳費生”的存在,導致弱勢群體的教育權利得不到保障,加劇了教育不公平。

因此,未來教育發展要把加快發展與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緊密結合起來,與調整學科結構、鞏固和提高品質緊密結合起來;把國內的教育改革與國外教育發展的趨勢合理的結合起來。把教育發展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少數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結合起來;這樣,教育自身才會有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局面,並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6.確立正確的教育評價標準,建立科學的教育評估機制。

教育評價觀是教育改革、教育發展的“指揮棒”,有什麼樣的教育評價觀和評估標準,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改革行動和教育發展局面。近年來我國教育快速發展,但對於什麼是最優的教育、什麼是最好的教育發展狀態,似乎思考得太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的問題是教育缺乏合理的評價標準體系和評估機制。一些地區教育形象工程建設不斷,區域教育協調較差;有的學校只顧“硬體”忽視“軟體”,學校建設富麗堂皇,教育教學卻依舊如故,只管“高收費”不管高品質;有的高校忙於上專業、上學位點,卻虛于相應的建設和投入,或者濫發文憑、學位;教學考核上,只重及格率、升學率,輕視育人;學生評價上,只重分數,忽于品行。我們認為評價教育發展最高的標準,就是看教育能否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政治民主;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評價標準體系和評估制度,如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標準(包括師資、校舍、儀器、設施、設備、生均經費、師生比例等),高等學校教學品質評估標準和制度,義務教育發展國家基準,基礎教育教學品質評價標準,教師教學品質評價標準,學校辦學效益評估標準,學生發展評價標準等等。現有的評價,一是價值取向單一,評價標準缺乏多元;二是評價由行政部門主持,自上而下進行,教育行政機構集“唱戲”、“評戲”于一身。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方面要建立與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評價標準、加強教育行政督導之外;另一方面,要跳出教育評教育,就是要建立民間的教育評價仲介組織,由教育界外人士評價教育、評估學校的辦學品質水準。尤其要鼓勵大眾媒體、網路、社區的民間評價。

註釋:

[1] 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2

[2] 陳至立.教育也要可持續發展,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http://www.edu.cn/2002-01-08/3016699.shtml

[3] 劉好光.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經濟與教育差距在進一步加大(N),中國教育報,2004-3-6(04)。

[4]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2001年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21.

[5] 慕毅飛.教育公平呼籲限定最高辦學標準,中國青年報,2004-02-25(04)

[6] 周滿生.中國百姓藍皮書:教育發展最快的十年(EB/OL),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http://www.edu.cn/20020716/3061661.shtml

[7] 高如峰.義務教育公共投資水準和效益的國際比較(J),教育研究,2002,(6):9-10.

[8] 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N),中國教育報2002-11-29(01).

[9]胡一帆.農村義務教育償債難題(J),財經,2003-8;南方都市報,2003-07-11; 新華網http://news3.xinhuanet.com/focus/2002-08/07/content_514006.htm;

[10]朱永新.蒼南教育行,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http://www.edu.cn/20020808/3063728.shtml

[11]周濟.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回顧及展望(2003-2004)[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http://www.moe.edu.cn/news/2004_01/03.htm

[12]樊美筠.美國學校教育的兩極分化現象(N),世界文化論,2002-10(04) (蘇州大學 朱永新 何小忠)

中國網 2004年09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