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十一五”:如何填補1000億斤糧食缺口?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8 日 | 文章來源:半月談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定要抓好春耕生産,為夏糧豐收打下好的基礎。"兩會才結束,溫家寶總理就來到山西運城農村調研,殷殷囑託當地的幹部群眾。就在剛剛閉幕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難度加大"放在了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的第一位:"耕地不斷減少,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不強,糧食安全存在隱患。"

青海從國內外調入糧食的比例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25%左右擴大到現在的56%;廣西的糧食産銷缺口從2001年的36億斤擴大到2005年的60多億斤;其他一些省、自治區開始從産銷平衡區向糧食銷區轉化……"據預測,'十一五'末期我國糧食總需求將達到10600億斤,而2005年我國糧食總供給為9680億斤,相差約1000億斤。"全國人大代表、超級水稻制種專家黃培勁分析説,"一般按照總需求的5%進口糧食不會影響安全,那麼到2010年我國糧食總産量應達到10000億斤。"

這一推斷與"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5億噸左右"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然而,1990~2000年,我國糧食單産年均增長只有0.7%,"十五"期間增長率提高至0.9%,距離安全線尚有差距。在下一個5年中,隨著增産難度的加大,糧食安全將警鐘長鳴。

四海無閒田,增産何其難

從1999年開始,中國的糧食生産連續滑坡,到2003年跌至8614億斤的谷底,相比高峰期1998年下降幅度達15.9%。"十一五"能否重現10多年前産量過萬億斤大關的輝煌?

"近兩年産量都在回升,特別是2004年比上年增長了9.0%。這主要是由農民返鄉種田促進播種面積增加所帶來的恢復性增産。"黃培勁分析説,政府的投入、資金及政策方面鼓勵力度加大,糧食效益有了保障,産量就上升。兩年來,中央財政不斷向"三農"傾斜,減免農業稅、種糧直補等政策直接激發了農民糧食生産的積極性,一度撂荒的田野如今又是鬱鬱蔥蔥。

為了更好地呵護農民的生産熱情,3月初,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通知,今年繼續在主産區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價格和去年持平。這意味著糧食增産一旦導致糧價大幅下跌,國家將按照最低收購價"托底",以免谷賤傷農。

即便如此,形勢依然嚴峻。糧食增産,一靠提高播種面積,二靠提高單産。"關鍵是現在能種的田地基本上都種上了,今後類似近兩年的恢復性增長空間已經不大。"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也表示,2006年糧食進一步增産的難度和壓力將增加,今後要穩定增加糧食供給會面臨相當的壓力。

數量品質雙雙下降,拯救耕地刻不容緩

事實上,僅僅保持現有播種面積都非易事。由於工業化與城市化用地規模不斷擴張,"九五"和"十五"期間,全國耕地被佔用的速度非常快。從1996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減少耕地1425萬畝。嚴峻的形勢迫使國務院竭力拉緊耕地保護的韁繩,中國自1996年以來耕地面積銳減的趨勢才在2005年得到扭轉。以現有耕地面積保證糧食安全並不輕鬆,預計到2020年中國耕地缺口在1億畝以上。

與數量剛性減少並行的是,耕地"佔優補劣"現象嚴重。我國從1999年實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後,許多地方出現了只重視耕地數量平衡,忽視耕地品質平衡的傾向。各地佔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區的良田沃土,而開墾整理的耕地則大多選擇山區、丘陵或灘塗。顯然,統計數據不可能真實反映出這種"地力的隱形流失"。

耕地品質下降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新熱點。出身農家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海藩在兩會上大聲疾呼,"我國耕地品質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嚴重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耕地污染十分嚴重。根據統計,我國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面積達3億畝,佔總耕地面積的1/6,其中因工業"三廢"污染的農田1.05億畝,使糧食每年減産100億公斤。

中低産田比例逐年加大。我國無明顯障礙因素、品質相對較高、有灌溉設施的高産田只佔耕地的35%,中低産田佔到65%。在糧食主産區和商品糧基地湖南省,高産田比例由1997年的34.4%下降到目前的26.7%,減少了7.7個百分點,中低産田由1997年的65.6%增加到現在的73.3%。農業大省四川省2004年調查發現,中低産耕地已發展到4134萬畝,佔耕地面積的70.6%。

耕地土壤退化不斷加劇。我國耕地資源中,因水土流失、貧瘠化、次生鹽漬化等原因導致的退化耕地面積佔總耕地的40%以上。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並以平均每年1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大,沙漠化面積267.4萬平方公里,且擴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酸雨發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0%以上,比上世紀80年代增加了1倍以上,有些地區幾乎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導致土壤酸化趨勢明顯。

耕地品質下降的每一個方面都嚴重影響到糧食産量。羅海藩表示,制訂《耕地品質法》已經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當務之急。

農業科技為13億中國人扛起維護糧食安全的大旗

在播種面積難以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産,成為我國實現糧食持續增産的主要途徑。溫家寶總理在2005年考察湖南農業時明確提出:"發展農業要靠政策,靠投入,歸根結底要靠科學技術。"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發明瞭雜交水稻,使水稻産量翻了一番。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水準在不斷進步的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於落後狀態。200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48%,比"九五"末期提高11個百分點,但發達國家在80%左右。

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環節。綱要明確要求在發展農業科技過程中,"創新"和"轉化"兩種能力應當並重。然而,超級稻在2000年就選育成功,這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世界領先技術至今推廣遲緩,歷時5年種植面積僅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1/10。"我國的農技推廣體系出了問題,"黃培勁認為,"過去政府為主的推廣體系已經基本癱瘓,以企業為主體的體系尚未健全。目前,農民獲取技術的渠道不暢,甚至可以説基本沒有。"這次參加人大會議,黃培勁隨身攜帶著一本記載著超級雜交水稻的技術和應用知識的"紅寶書"。他在長期與農民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不少農民還珍藏著當年的"紅寶書",因而希望以這種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技術的普及。

2005年國家設立超級稻推廣項目,提出到2010年培育並形成20個超級稻主導品種,每畝增産60公斤。中國有4.4億畝稻田,超級稻的增産潛力是不可低估的。大力支援超級稻的選育、加工、推廣,特別是完善農村超級稻技術推廣體系,已經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記者 賀大為)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