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 六大矛盾待解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2 月3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充分肯定“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在工業化進程方面,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4年,我國工業增長率年均為10.7%,工業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43.6%提高到2004年的45.9%。

專家們對此給出的結論是,“十五”時期我國工業化的發展態勢良好,工業的快速增長一直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且今後一段時期仍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來看,中國總體上正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離完成工業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專家們認為,研究我國工業化的發展,首先必須對工業化的進程做出評價,只有準確判斷我國工業化目前所處的階段,才能據此制定相應的工業化政策,從而加快工業化步伐。

中國正處於高加工度重化工業比重不斷提高的時期

工業化無疑是一個歷史範疇,它是指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是推進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的過程。在工業化進程中,主要表現為工業生産量的快速增長,新興部門大量出現,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勞動生産率大幅提高,城鎮化水準和國民消費層次全面提升。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徐康寧研究員認為,無論是從中國工業結構變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看,還是從國際經驗的比較看,我國實質上已經進入重化工業化階段,並且重化工業還有逐漸增強的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剛剛完成了“十五時期中國工業化發展問題報告”,該報告對中國目前的工業化進程作出了明確判斷,那就是:“十五”期間,由中國工業結構變動所反映的工業化進程仍然處於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的階段,並處於高加工度重化工業比重不斷提高的時期。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採訪時,用每人平均GDP、非農産業産值比重、非農産業就業比重和工業結構水準4項指標來衡量中國工業化的水準。

呂政和他的助手們仔細測算了這四個指標,從每人平均GDP指標看,到2005年末,我國每人平均GDP將達到11400元,按現行匯率換算,為1400美元,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第二階段;從非農産業産值比重指標看,2005年非農産業增加值比重為85.1%,農業增加值比重為14.9%,按這個指標來衡量,中國工業化的程度已越過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從非農産業就業的比重考察,2005年非農産業就業比重為53.9%,如果按工業化中期第二階段非農産業就業比重達到71%的一般模式標準衡量,當前我國非農産業的就業比重還處於較低的水準。

綜合來看,在以上四個指標中,由每人平均GDP水準、非農産業産值比重和工業結構水準三個指標所反映的工業化進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工業化處於中期第二階段或重化工業化階段中的高加工度化時期;而由非農産業就業比重指標所反映的工業化進程則處於初期階段,這也説明我國仍然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工業化的任務沒有完成。

從“十五”看“十一五”:六個問題待解

呂政説,必須認識到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研究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特殊性,從而解決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主要矛盾。

那麼,中國工業化在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時,到底還存在那些主要的矛盾?呂政和他的助手們把這些問題歸結為六個方面。

第一,在産業技術方面,對國外技術資源的大量利用正在構成我國産業技術進步的主要來源。這無疑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受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轉軌滯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效果較差,特別是沒有把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不斷重復引進導致對國外技術資源的過分依賴,産業技術創新能力並沒有相應增強,從長期看必然影響到我國産業的升級和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地位的提升。要保持經濟的不斷發展並提升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轉向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技術供給模式。但是,根據目前國內企業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學習能力,要順利地實現技術供給模式的轉換還面臨較大的困難和障礙。如何把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結合起來,更多地以自主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已經成為未來工業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二,在資源環境方面,近年來,在經濟的持續發展中,由於需求量的高速增長,我國的資源供應形勢全面偏緊。在未來較長時期,我國仍將處於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的階段,工業化高速成長必然對資源供給造成更大的壓力。如果説資源的約束還有可能通過從國外進口得到緩解,那麼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代價則使我們更難承受。因此,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努力應對環境的挑戰,對我們來説特別緊迫和重要。

第三,在勞動就業形勢方面,我國的國情和工業化道路的特殊性,決定了勞動就業問題在未來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隨著工業化的推進,無論從行業看還是從所有制看,我國工業的資本勞動比率均呈現出持續而顯著的上升趨勢。各個行業、各類企業的資本勞動比率迅速上升,表明我國的工業化正在走向資本密集也即資本對勞動的吸納能力越來越弱的新階段。這就使我國未來的工業化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是不斷增長的勞動力需要就業;另一方面是工業的資本密集度越來越高,單位資本所能吸納的勞動就業量日趨減少。如何解決這個兩難問題無疑是我國工業化面臨的嚴峻挑戰。

第四,在産業結構方面,從促進經濟增長的角度看,我國産業結構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GDP結構中,工業的比重過高而服務業的比重偏低。2004年,我國工業佔GDP的比重為46%,服務業的比重僅為32%。不論與一般模式還是相近發展階段的國家相比,工業比重顯著偏高,而服務業的比重明顯過低。GDP結構的偏差表明我國的生産結構不適應由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決定的一般需求結構,從而使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另一方面,作為能夠較多吸納就業的行業,服務業發展較慢也不利於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二是在工業內部,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業供給緊張,多數消費品等下游行業相對過剩。儘管過去幾年來上游行業呈快速增長態勢,但仍落後於需求的增長,這些行業的生産和消費彈性系數均處於較低水準,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制約因素。三是從服務業內部構成看,傳統的生活服務業所佔比重過大,更具有現代意義的作為中間投入品的生産服務業,如産品設計、市場諮詢、金融、保險和技術服務等行業所佔比重較小。有研究指出,發達國家的生産服務業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通常達到30%以上,而目前我國只有20%左右。由於生産服務業主要是為整個經濟擴大生産規模和提高生産效率服務的,因此我國經濟增長品質的提高一直未能取得較大的進展,應該説與生産服務業的不發達狀況有直接關係。

第五,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主要表現為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內地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即全國的生産力和經濟活動不斷向經濟繁榮的東部沿海地區集中,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不斷下降。因此,在未來的工業化過程中,我國必須把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差距的任務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國工業的總體規模已經相當龐大,生態環境保護又使工業發展的成本不斷上升的新形勢下,工業化處於較低發展水準的中西部地區怎樣才能走出一條加快工業發展的新途徑,這是一個新的矛盾。

第六,與發達國家比較,經濟增長的集約化程度還很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努力收到明顯成效,無論從能源消耗強度指標還是勞動生産率指標的變化看,這一時期都有較大改善,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集約化程度與處於相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平均水準大致相當,從未來我國工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和國際背景看,我國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的客觀要求十分迫切。(記者 劉樹鐸)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