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十一五”開局 用住房和汽車領域擴大消費破題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2 月29 日 | 文章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擴大消費,拉動內需,是“十一五”開局之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引起的連鎖反應不僅僅表現在增加農民收入和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上,更表現在住房和汽車這兩大熱點領域的突破上。擴大住房和汽車消費,就要大幅度放寬按揭貸款條件,同時加大對廉租屋的投資力度。

“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幾乎所有專家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都將此看作是2006年最重要的任務。

就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有效擴大消費,拉動內需,《國際先驅導報》對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進行了專訪。

新農村運動緩不濟急

《國際先驅導報》問:在提“擴大消費”的同時,您同時提到“生産過剩”,二者是什麼關係?

王建答:這是保證合理供給需求比例的一對概念,擴大消費是調整生産過剩的一個手段。

我認為一場全面的生産過剩危機是難以避免的。從理論上説,生産過剩危機的發生機制是收入分配關係被扭曲,由於收入向少數人集中,導致社會的儲蓄和投資傾向高而消費傾向低,由此放大了生産規模卻縮小了消費,這種生産與消費的不對稱到達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生産過剩危機。從實際情況看,中國今年前9個月固定資産投資相對於GDP的比重已經上升到53.6%,銀行存差已經達到8.9萬億人民幣,其中今年以來新形成的存差就高達2.6萬億元,比年初增長了40%,而2003年存差的增長幅度是22%,2004年是29%,説明收入集中與儲蓄過剩的情況自今年以來更加嚴重。如此,則未來生産與消費不對稱的情況也會更加嚴重。

問:大家也在提各種各樣的建議,諸如增加農民收入等等,來擴大消費。

答:有人寄希望於即將興起的中國“新農村運動”,把拓展農村消費空間作為防止生産過剩的重要手段,也有人把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大多數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比重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應該説這些事情都很重要,都應該做,也早晚得做,但是這些政策措施在對付即將到來的過剩危機中卻可能是無效的。

由於過剩主要發生在與住宅和汽車相關度最高的幾個産業領域,例如從主要的過剩生産能力看,到2007年至2010年間,鋼可能過剩2億~3億噸,汽車可能過剩1000萬台。增加農村居民和城市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可能把如此巨大的過剩能力吸納掉嗎?

現在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消費品(例如家電産品)下鄉的方案,但是每台電冰箱和洗衣機耗用的金屬材料只有幾十公斤,而一台汽車要耗用一噸,一套100平米的住宅要消耗3噸鋼材,即使把農村居民主要家用電器每百戶擁有率提高到目前城市居民的水準(電冰箱從25%提升到95%,洗衣機從目前的7.7%提升到95%),所耗用的金屬材料也只有不到1500萬噸,只相當於500萬套住宅的水準。如此,相對於數億噸的鋼鐵産能過剩,只能是杯水車薪。

此外,調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與搞好新農村運動,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出現顯著生産過剩卻是未來一兩年的事,緩不濟急。

“零”首付值得考慮

問:那具體説來,擴大消費應該從哪方面入手?

答:從目前情況看,要靠擴大按揭貸款規模,增加住宅與汽車消費。

中國目前有超過70%的城市居民擁有獨立住房,但這些住房大部分是“房改房”,在戶型、位置、面積等方面都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因此發展城市住宅建設仍有巨大空間。由於收入差距的影響,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還沒有購買住房的能力,為了對付過剩矛盾,啟動住房需求,就得大幅度放寬按揭貸款條件。

根據2004年的統計數據,目前在中國城市就業人口中,已經大約有20%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的水準,如果把住宅按揭貸款年限從目前的20年延長到30年,並且大幅度降低首付比例,甚至在特定時期內也允許“零”首付,就可能吸引超過2500萬個城市家庭進入購房市場。對汽車消費也應當採取類似政策,這樣就可以保持住汽車和房地産等産業對鋼鐵、水泥等過剩産品的吸納能力。

靠“廉租屋”帶動投資

問:目前中國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已經相對飽和,投資應該偏重於什麼方面?

答:要靠“廉租屋”投資帶動投資的增長。投資佔了近年來需求增長的60%,保持一定的投資增長速度,是保持“十一五”期間經濟增長速度的重要前提條件。但是不能再繼續加大對已經過剩産業領域的投資,否則就是飲鴆止渴,使今後的過剩矛盾更嚴重。

從發達國家看,在城市人口中都是有50%居住政府的廉租屋,如果中國到2030年有12億城市人口,其中一半住廉租屋,按每人平均25平米計算,就需要150億平米,如果每平米投資3000元,未來25年就需要近50萬億元的投資,那麼在“十一五”期間投資5萬億~10萬億元廉租屋,就很正常,更重要的是“該投的投了”,就能在正常條件下保持住投資的增長率。(張皓雯)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