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與社會穩定
李強

    2001年的一些民意測驗顯示,貧富差距問題仍然是多數群眾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於貧富差距問題,筆者做過比較多的量化分析,設計、組織過多次調研,也經常收集這方面的數據。如果非常概括地評價一下我國的貧富差距狀況,那就是,我國經濟差距上升的速度過快了一些。二十年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貧富差距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特別是90年代以來,貧富差距有加速拉大的趨勢。用國際上通用的基尼系數的測量方法,全國城鄉居民家庭每人平均收入的基尼系數大約在0.46至0.47之間,不同的調研數據測算略有一些差異,高的有超過0.5的,低的為0.43左右,總之,這些數據都超過了國際上通常認為的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的中等貧富差距程度。這樣,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裏,我國已經從一個經濟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轉變為超過了國際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國家, 貧富差距在這樣短的時期內迅速拉開,這樣巨大的變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

    我們知道,財富分配的不平等歷來是社會不穩定的潛在根源。尤其是中國社會,歷史上就有“均貧富”的傳統,所以,財富分配的不均等與社會不穩定是一對孿生姐妹。在這裡,應著重考慮居民對於收入差距的承受力問題。雖然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在國際上還不算是過高的,例如非洲、南美洲的某些國家基尼系數高達0.5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0.6,但是要注意到,不同的民族對於貧富差距的承受力是不一樣的。像上述的這些高基尼系數國家,由於歷史傳統、文化模式等原因,居民可以承受巨大的貧富差距的壓力。然而就中國的狀況而言,老百姓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目前還難以判斷。一方面,長期以來人們已習慣於平均主義的分配製度,歷史上中華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就一直很強。因此,目前的狀況對於中國人來説已是很大的壓力了。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看到,與改革前相比,老百姓承受壓力的能力大大增強,對於貧富差距顯示出了相當高的容忍度。

    當然,今後十幾年,如果我國的收入差距仍然以上述的高速度發展下去的話,筆者以為,那將會超過我國居民對於貧富差距的承受力、將會引發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

    總之,上述的事實證明,在現階段,我們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完全消除財富分配的不均等現象的。那麼,怎麼樣才能實現社會穩定呢?

    社會學認為,上升流動是社會穩定的“安全閥”。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推進社會中的上升流動。改革20年來,我國民眾的生活水準有了較大的上升,這就是最好的上升流動。所以,一方面,雖然人們的經濟差距拉大了,但是,另一方面,多數人的生活都有了改善,這就會抵消因差距拉大而造成的不滿。筆者曾經與美國UCLA的D. Treiman 教授進行數據上的對比,我們在中國大陸和東歐地區詢問了同樣的問題,即問與十年前的生活相比,您認為您的生活水準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結果,中國的數據顯示,86.1%的城鄉居民認為,生活水準上升了。然而,對於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的調研證明,平均59.0%的居民認為生活水準下降了。經濟生活水準的上升,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當然,這也對我國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嚴峻的任務,即我們一定要保持住相當水準的經濟增長率。這也就是説,只要“蛋糕”做得足夠大,使得多數人都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社會也就會相對穩定。

    除了經濟水準的上升以外,上升流動也還有多種途徑。比如,因産業升級而實現的上升流動,在這方面,中國目前有很好的契機。我們知道,世界各國的産業演進的基本規律是從初級産業向高級産業演進。從第一産業向第二産業、第三産業、第四産業演進。産業演進的結果使得職業結構變遷。農業勞動者轉變為工業勞動者,藍領勞動者轉變為白領勞動者。我國目前正處在上述産業結構和職業結構演進的關鍵時刻,城鄉居民會因為産業結構與職業結構的升級而實現地位的上升,而且,此種變遷會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職業地位的上升,會增加該上升群體的社會認同感。所以,職業地位的上升流動是一種社會穩定的良藥,是社會穩定的政治安全閥(political safety-valve)之一。

    當然,社會地位的上升可以體現為諸多方面,決不僅僅是只有經濟一個方面。例如,政治地位的上升也是一種有利於穩定的渠道。比如,我們常常進行的評選“五好積極分子”、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以及先進黨員、團員等等。社會學研究證明,政治地位的上升會伴隨著人們對於主導意識形態的認同。(參見下文關於政治分層問題的討論)

    與之相對應,社會學的研究也證明,社會地位的下降往往造成該群體對社會主導制度的疏離和不滿。所以,在社會保障體制的建設上,我們應多多關注地位下降的群體。比如,下崗職工、因天災人禍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居民、生活水準下降的農民等等。通過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的措施,儘量緩衝地位下降的不利後果。

     中國網2003年4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