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國改革的又一座里程碑

正在北京舉行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一項重要議題討論研究。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緊緊把握當前深化改革的戰略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縱觀改革開放25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每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歷史階段,不失時機、堅決果斷地推出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改革舉措,不斷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推動現代化建設事業登上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地,是我們黨安邦治國一條極為寶貴的經驗,是黨中央總攬全局能力和高超領導藝術的集中體現,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關鍵所在。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從推行農村聯産承包責任制到國有企業經營體制改革,從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到初步建立和邁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一個個歷史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第次推進,日漸深化。隨著改革這個有著特殊分量的詞語一次次響徹神州大地,是一次次思想觀念的大轉變,社會生産力的大解放,經濟社會的大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大提高。

我們收穫著改革的成果,也積累著改革的豐富經驗。“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條穩步前行的漸進式改革之路,已經證明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成功之路。繼往開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深化經濟改革中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改革;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而一以貫之的,是一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黨的思想路線。

在新時期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新一輪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而來的,是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切呼喚。當前,儘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並未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需要儘快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國有企業改革、壟斷行業的改革,及投融資體制、金融體制改革等項改革進程均與改革開放新階段的要求有較大差距。經濟與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地區之間發展的失衡現象,也是改革亟待破解的難題。在此背景下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一項重要議題討論研究,正是要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實現經濟體制改革新的突破和不斷完善,消除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為中國在新世紀經濟社會新一輪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十六屆三中全會將成為中國改革進程中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有著諸多有利條件。連續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廣泛利益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改革提供了一個更加有利的國際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有著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未來20年是我們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深化改革和不斷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記者 趙鵬)

新華網 2003年10月14日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究報告
十六屆三中全會聚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