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後農稅時代”建設新農村重在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2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專家警告:指望基建提高農民消費能力以拉動內需,猶如抱薪救火

■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如果不能儘快建設良性的基層組織,黑社會、非法宗教勢力就可能迅速崛起,進而控制農村。”今天,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在此間表示,從今年起我國徹底取消了已有2600年曆史的農業稅,進入了“城市反哺農村”的時代,但在“後稅費改革時期”,中國最基層的農村地區依然面臨嚴峻的問題。

他認為,取消農業稅雖然緩解了農民負擔,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村“治理成本過高”的局面。尤其在中西部地區,農業稅取消了,農村基層的鄉鎮政府不再亂收費了,但同時為村民提供基本的公共産品方面,也陷入“組織功能弱化、制度執行能力麻痹”的境況。

溫鐵軍是在由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舉辦的“鄉村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研討會”上做如上表述的。他的發言引起來自各地的三農問題研究者的共鳴。

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賀雪峰認為,從前政府不為農民提供生産生活方面的服務時,農民就可以拒絕繳納稅費來制約鄉村幹部。而現在,農民不用納稅了,但也沒什麼能夠制約基層幹部的理由。缺少了農民不納稅的壓力,鄉村幹部也就失去了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

這位長年在湖北農村做調研的研究者介紹,農村稅費改革後,各地普遍出現了千家萬戶齊上陣,為自家一畝三分地興修小型水利設施的高潮,就是因為離開了鄉村基層組織,農村的大中型水利設施已經難以發揮作用。

更嚴重的情況是,為了解決農業稅取消後基層的財政困難,不少地區還採取了精簡鄉鎮機構、減少鄉村幹部、撤鄉並鎮和合村並組等措施,還有激進的聲音認為應該撤銷鄉鎮一級建制。賀雪峰表示:“以前在調查中就聽到有農民擔心,今後國家不再管農民的事了。”

一位與會研究者在提交的論文《鄉村混混與農村社會灰色化》中甚至認為,在有些地方原來的鄉村基層組織“退化”過程中,充滿各種社會惡習的鄉村混混和惡霸成為了鄉村的實際統治者。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潘維博士在批評了“無政府”派、“弱政府”派、“轉變職能”派、“合鄉並鎮”派等各種聲音後提出,只有一個健全的、先進的、堅強的鄉鎮政府,才能真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他説:“政府必須積極作為,幫助農民進行自我組織。”

然而到底需要多少資金才能承擔起管理9億農民的任務?這些資金如何使用才能起到“低投入、大産出”的效果?有專家測算,事實上這個投入資金規模約佔我國財政收入11%~21%,相比發達國家40%~60%的三農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而我國又是一個典型的農業人口大國,每人平均資金佔有率就更少了。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董磊明提出,新農村建設必須清醒地認識“硬約束”的存在:中國農村的人、地資源矛盾,三農本身在國內、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弱勢地位。在如此大背景下,短期內快速推動農村城市化和工業化,大大增加農民收入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當下的新農村建設絕不能簡單在農村“克隆”城市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不能將財政轉移支付直接補貼給農民,因為這只是杯水車薪,不起作用;更不能指望通過盲目的基礎建設來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以圖拉動內需,因為農民收入不能提高的情況下,這種思路猶如抱薪救火。

董磊明認為,後稅費改革時期的新農村建設應圍繞“低消費、高福利”的思路,著眼于降低農民的生産與生活成本,減少支出。這樣,有限的財政資金才能起到杠桿和啟動器的作用,發掘農村社會蘊藏的巨大潛能。

不過,對基層鄉鎮組織到底能發揮多大正面作用,也有很多疑問。多年來進行扶貧研究的人民大學康曉光博士舉例説,在專項扶貧資金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最基層窮人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瞄準率”(資金最終到達扶貧人群的比例)通常不超過30%,很多時候只能達到15%。而且,即便資金分到了村裏,也往往被村委會用作村裏的發展建設資金,而很難落實到貧困戶身上。

他由此提出,在一個完全由利益原則支配的環境中,無論是既有的鄉政府基層組織還是農民自發的組織,都難以真正改變目前鄉村的困境。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設,一個有道德的社會應該與好的制度並行不悖。

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宋亞平,介紹了湖北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撤銷“七站八所”的情況。精簡後的鄉鎮政府採取“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的原則。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不是完全抓在政府手裏直接操辦,而是採取“購買”的辦法交給社會力量去做,比如企業、社會仲介服務性組織等。

宋亞平承認,這樣的改變過程是艱難的,尤其在人們的思想層面。因為以前的政府承擔著無限責任,也同時擁有無限權力;相應的,農民自己對於管理社會、管理自己、服務自己所應有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政府的大包大攬方式嚴重壓抑,由此使鄉村社會嚴重缺乏活力。

賀雪峰也闡述了他和他的同事提出的治理方案,讓人直觀地感受到新農村應有的內涵。所謂“高福利”,就是讓農民有體面和尊嚴的生活方式,比如擴大村莊內的公共交往,讓村莊成為村民自己生活的舞臺,並因此體味人生的價值;讓村民生活在村莊的歷史之中,有根;讓村民對未來充滿信心,有預期;讓村莊有文化,有輿論,有道德壓力,有生活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就是將村莊建設成為一個文化生産場所,從而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記者王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