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建立扶貧的長效機制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8 日 | 文章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春節到了。城鄉困難群眾能否過一個歡樂、詳和的春節,牽動著中央領導人和各地黨委政府負責人的心。年前,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倡導,中央領導和各級黨政軍幹部踴躍參加的“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在海內外産生了強烈反響。

新一屆領導集體“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透過這些親民、愛民的行動得到了具體的體現。中央及各地政府在春節前夕作出的一些針對性的、補充性的濟困安排,對暫時解除困難職工的燃眉之急也是有效的。但人們更加期待的,則是如何建立扶貧濟困的長效機制。這也是現實擺在各級為政者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題。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已經獲得了顯著的提升。然而,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仍是基本國情。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仍有一部分群眾沒有解決溫飽,處於貧困狀態。而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對原有的利益格局進行新的調整。在這種調整中,一部分群眾的利益受損,尤其是國有企業改組改制,導致了一批職工下崗失業,一些下崗困難職工及其家庭也進入了貧困之列。另有一些城鄉孤寡老人的生活也有困難。讓這些人過上溫飽生活,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既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社會各界所應共擔的道義責任。

應該看到的是,黨和政府從法律法規建設、政策制定等制度安排上推動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建設,在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經常化方面取得公認的進展:一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面向城市困難的群體,面向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他們的家屬。為了這項制度的實施,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各地實施這項制度給予補助,起了主要的支撐作用。二是農村五保戶的救助工作。全國五保對象有570多萬人,現在已經納入到五保供養的有320多萬人。五保供養制度到今年已經實施50年了。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農村五保條例》,2006年1月份,對這個條例又進行了修訂和新的頒布。修訂後的《農村五保條例》有一個重大的制度性轉變,就是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從農村集體供養轉為財政供養,這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它的主要意義就是把五保供養對象的吃、住、穿、衣、葬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納入到了公共財政支出的範圍。三是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農村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制度安排。全國已經有700多萬農村人口納入到了低保制度,還有1204萬人納入到了經常性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中。四是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儘管開展時間不長,已經有相當數量求醫治病的困難群眾受益。五是民政部門與教育、司法、建設等有關部門通力合作,積極開展教育、醫療、住房和北方地區供暖等多方面的專項救助。納入到經常性的社會救助範圍的對象超過了5000萬。

我國以政府為主體的扶貧濟困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但具體國情決定了現在的社會救助網路只是廣覆蓋、低水準的。而衡諸世界,無論多麼發達的國家,也不可能由國家統攬解決貧困人口的所有問題。而動員社會力量,培育和發展公益性的民間組織,並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來引導社會力量的扶貧濟困,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也是建立社會救助長效機制的重要一環。在這方面,我國近年也開始了一些具體的行動。

為了鼓勵慈善事業和社會捐助活動的更好開展,在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公益事業捐贈法》和國務院頒布的《企業所得稅條例》、《個人所得稅條例》中,都有一些對捐助予以稅收減免和抵扣的優惠政策,鼓勵有愛心的人士和企事業單位,來參與社會救助的公益活動。每年10月開展全國“捐助月”活動,並且在全國城鄉建立的32000多個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4000多個慈善超市和愛心超市,也方便了社會捐助的開展。這類社會互助活動,正在形成較大規模和數額的捐贈效果,也增強了困難群眾受益的效果。為了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引導社會救助活動的有序展開,相關職能部門將依託網際網路搭建社會救助資訊平臺列入工作日程。而在“十一五”期間大力推進農村敬老院的建設,還需要擴大農村敬老院建設的資源和能力,加快改造建設步伐,為五保老人提供更好的集中供養條件。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資助和建設安排,也需要有能力的各界人士給予支援。

建立扶貧濟困的長效機制,需要有規範化的制度,包括操作規程,真正做到公開運作,陽光操作。不可否認,在一些臨時性救災和長期性的社會救助活動中,確也存在少數虛報冒領、搭車收費、優親厚友等現象。對於這類褻瀆社會善意、截留“救命錢”的人,主管部門應予以嚴厲制裁,使為困難群眾造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被玷污、不被侵害。同時,更要通過制度的完善和操作規程的完善,操作程式和環節的進一步嚴密監管來堵塞漏洞。(鄂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