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中職教育回歸就業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6 日 | 文章來源:現代教育報

不久前,溫家寶總理曾提出,除農村教育和高水準大學建設兩大戰略重點外,教育工作還有一個戰略重點,這就是職業教育。就在本週,國務院主持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職業教育將面臨新的機遇。

曾幾何時,由於受到高中、大學擴招等因素的影響,中等職業教育在辦學方向上發生了改變,中職升高職、

高職升本科,中職教育變成了一種升學教育。升學率成為了評價中職學校的關鍵因素,引起了職教辦學的波動甚至混亂。

北京市一所職業學校的校長曾言,一些中職學校不把目標放在如何讓學生學好技能適應社會需求,而是放任學生向高一級學校深造,一方面加大對學生文化課的補習,一方面取消實踐環節,這種“學歷化”辦學傾向致使很多畢業生因缺乏實踐經歷和過硬的技能而無法就業,職業人才培養上做了許多“無用功”。

那麼,中職教育的發展方向究竟應是什麼?正如教育部周濟部長指出: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顯然,中職教育的方向應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其目標鎖定於培養高素質勞動者。

現今,我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設想。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應該既擁有高學歷的科研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又擁有大量高技能勞動者。而值得重視的是,據統計,在七千多萬中國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工不足5%,成為制約當地企業競爭力的瓶頸。同時,當前對於學歷的盲目追求引發出大量社會心理失衡現象,更是傳出不和諧的聲音。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57.4%的中小學生希望讀到博士,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能獲得博士學位。正是這種過高的與社會實際不想符合的期望,帶給孩子的卻是巨大的心理壓力,有專家稱其為“童年恐慌”現象。

回歸和諧,首先要認清社會發展的方向。而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和諧社會的發展方向是相吻合的,回歸就業本位的中職教育,正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當然,這種回歸併不否認對一部分中職生而言,中職教育已經由終結性教育過渡到向高等職業教育輸送生源的過渡性、基礎性教育。但是,對於中職教育的根本職能,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為己任的辦學方向不能動搖。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