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開發總公司:三峽電力不會出現“賣難”窘況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三峽水電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市場消納空間潛力巨大,不會出現海外一些專家預測的三峽電力無處賣的窘況。

    據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郭濤介紹,三峽電站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居世界首位。隨著三峽水庫蓄水至135米水位,三峽工程首批發電機組投入試運作,年內將有四台機組投産發電,計劃發電55億千瓦時,此後每年將有四台左右機組投産運作。26臺機組全部投産發電後,年均發電量將達846.8億千瓦時。

    目前,三峽輸變電工程已經建成3500公里500千伏輸電線路,完全能夠保證三峽首批機組發電可靠送出,其中每台機組所發電量可以滿足一座百萬人口城市的用電需求,4臺機組發電量相當於整個葛洲壩工程。郭濤介紹説,在1997年三峽大江截流時,已先後發生了天生橋一級電站和二灘電站電賣不出去的情況,加上當時全國有許多在建、擬建的火電、小水電項目,海內外不少業內人士曾擔心,類似的情況會不會出現在三峽電身上。 

    據記者調查,由於國家加強了對各省市火電項目的宏觀調控,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電力供應緊張局面進一步加劇,西北電網以及南方多數省區已開始拉閘限電;川渝、華東、華北、西北、南方以及河南電網的16個省、市、自治區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電情況。

    “十五”期間,廣東省計劃新增裝機(包括“西電東送”)約1000萬千瓦,省內嶺澳核電站等在建項目投産約300萬千瓦,但電力缺口仍高達400萬千瓦;上海電力缺口達100萬千瓦。華中電網所覆蓋的多個省份從去年11月開始就已缺電。以湖北為例,今夏全省高峰負荷將突破1000萬千瓦,缺口在300萬千瓦左右。重慶過去曾主動提出不用三峽水電,結果去年開始拉閘限電,不得不四處尋求補充電力。

    目前,我國每人平均用電量只有1000千瓦時左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用電水準的一半,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每人平均用電2萬千瓦時的水準。郭濤説,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國每人平均用電翻一番,三峽水電不存在無處消納的問題。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協調意見,三峽工程首期發電的市場將主要為華中、華東和廣東省。按計劃,今年55億千瓦時電中,有28.8億千瓦時送往華中,26.2億千瓦時送往華東。華中具體分配比例為湖北35%、河南25%、湖南22%、江西18%;華東為上海40%、江蘇28%、浙江23%、安徽9%。 

    郭濤介紹説,國家核定的三峽電廠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25元,輸到華東電網的成本為每千瓦時0.07元,其落地電價為0.32元,仍低於目前全國0.35元的平均電價,比上海市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低0.06元。同時,三峽水電環保優勢明顯。三峽電站全部投産發電後,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可少燒5000萬噸原煤或2500萬噸原油,有效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可少排100多萬噸二氧化碳、1萬噸一氧化碳、近40萬噸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廢水、廢渣,減緩因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三峽水電競爭力優勢極為明顯。(熊金超 廖君 朱彬)

    

    新華網 2003年6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