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2005長三角區域發展:增速回落中的艱難調整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9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節選)

一、2005年長三角經濟整體滑坡

2005年前三個季度,在全國GDP增長速度同比回落0.1%的同時,長三角區域GDP增幅同比回落卻達到了2.6個百分點,長三角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回落趨勢。其中:蘇州和寧波同比回落了2.5個百分點,南京同比回落3.1個百分點,而杭州和上海同比大幅回落3.6個百分點。從數據上看,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是,長三角區域越是大城市或主要城市,其經濟增長速度的回落越是巨大。

從長三角經濟增長減速的具體指標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製造業生産及其效益陷入“瓶頸”狀態、吸收外資增勢明顯減弱、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放慢。

2005年前三個季度,長三角16城市規模以上實現工業總産值446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1%,增幅同比回落7.7個百分點。反映微觀經濟運作趨勢的企業景氣指數也普遍走低。第三季度,長三角在主要的八大行業中,房地産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社會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和工業等七大行業景氣指數比第一季度下降,特別是房地産業劇降76.5點,降幅最小的製造業也下降了7.3點。

2005年上半年,上海實現生産總值3930.64億元,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3%。浙江省2005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也基本延續了上半年的頹勢。前三個季度實現生産總值9016億元,同比增長12.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6個百分點,與上半年相差無幾。江蘇在整體上其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算是最高了,但江蘇的經濟重要地區──蘇南,在吸引外資、投資增長等經濟指標上,與2004年相比也有明顯的下降。

2005年前三個季度,長三角實現利潤總額2073億元,同比僅增長了3%,蘇州地區工業利潤增長22.8%,增幅回落達到20.6個百分點;無錫工業利潤增長23.6%,增幅回落7.1個百分點;杭州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略有下降;寧波工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5%,上海工業利潤總額則同比下降14.6%。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實到金額20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7%,增幅同比回落12.2個百分點。其中,南京下降了9.2%,杭州下降了3.4%,紹興下降了13.9%,台州下降6.5%,上海吸收合同外資增長16.4%,增幅同比提高了13.3個百分點,但實到外資投入僅增長4.9%,增幅同比回落14.1個百分點。

長三角地區外資流入的減緩趨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長三角經濟增長的動力,特別是對長三角製造業及出口將産生直接的影響。例如對長三角區域固定資産投資的影響,由於外資進入減緩,長三角一改多年來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的局面,2005年前三個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9.5%,這個指標不僅同比回落了8%,並且低於全國平均水準6.6個百分點。2005年前三個季度,長三角區域過熱的房地産業投資增速也由去年同期的35.3%下降到了20.8%,同樣低於全國房地産業投資水準1.4個百分點。

二、對長三角發展減速原因解釋的綜述

在宏觀調控背景下,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回落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對長三角經濟增長減緩的原因及趨勢眾説紛紜。下面,我們把各種分析觀點主要歸納綜述如下。

1.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是一種理性回歸

大部分觀點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長三角經過十多年的連續高速增長,對各方面因素條件産生了強烈的調整適應的內在要求。或者説,當前長三角區域的發展觀念、發展框架和發展基礎已無法容納更高水準、更好效益和更持續的增長,必須進行深層次的調整完善,而目前的增長回落則是長三角區域全面調整的一種體現。江蘇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研究所所長顧為東博士是這樣認為的:“經濟增長一定會遵循波浪式前進的規則,高速增長中往往積累著巨大的風險,只有通過減速、調整,才能將風險充分釋放,從而再進入下一個加速週期。”

大部分專家學者都認同的是,目前長三角正處在經濟結構提升、經濟發展方式轉軌的關鍵時期,較為粗放的低端生産力逐漸調整轉移,新的高端生産力正在集聚,但還未真正釋放出其巨大的能量。因此,眼下的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是一種“蟬蛻”中的“過程現象”。

從比較積極的方面來看待長三角經濟增長回落的觀點,更關注長三角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從指標上看,儘管長三角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它並沒有讓出全國“領跑者”的位置,長三角的發展仍跑在中國最前沿。2005年前三個季度,長三角區域主要經濟指標佔全國的比重仍然在進一步上升。其中,GDP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2.7%,同比提升了0.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比重達到35.8%,同比上升了0.8%;到位外資佔全國的比重達到41%,同比提高了5.9%。只有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貢獻度的絕對值下降,佔全國的比重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而這,恰恰證明長三角經濟增長品質有所提高。並且,長三角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的結構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調整。與投資放緩相對照的是,2005年前三個季度,長三角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14.5%,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提升了0.2個百分點。而且,零售額增速還高於GDP增速,這表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明顯增強。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近1500元,增速達到14.1%,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投資與消費“一降一升”,意味著長三角曾經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迎來轉變的契機。這一格局的悄然變化,使得人們相信長三角目前的“減速”並非是經濟運作的“滑坡”,而是正在步入一個“率先轉軌”的過程,既是對以往的糾偏,也是意在未來的長遠發展。

支援長三角經濟增長品質上升的具體數據還有:2005年長三角地區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市場物價逐步回落,城鄉居民收入顯著增加,經濟運作品質進一步好轉。

財政收入。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長江三角洲地區財政收入快速增長,收支增長基本協調。16個城市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37億元,同比增長23.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10.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市場物價。由於食品類價格漲幅逐步回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逐月下降,物價形勢趨於穩定。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居民的消費價格總指數均值為101.6,物價上漲1.6%,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6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2005年以來,長三角地區居民收入呈現穩步增加態勢,16個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均值達到116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500元,增速均值達到14.1%。16個城市中除嘉興外,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時,居民消費支出也在快速增加,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長三角地區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均值達到8225元,平均增長13.0%。

在長三角中心區域,一些地區已經開始醞釀不再把招商引資、GDP增長、財政收入水準等作為考核地方幹部的最重要指標,取代它們的是社會和諧度、人民滿意度、環境清潔度以及地方發展競爭力等指標。通過這樣的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才能真正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向“以經濟環境建設為中心”。

更為重要的是,長三角作為一個區域經濟體,開始真正從務實的角度進行區域經濟的整合。作為我國首批國家級區域規劃,長三角區域規劃即將於2006年3月問世。同時,長三角16個城市之間已經開始對彼此間的競爭、合作與發展進行新的策略思考及整合。在2005年10月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峰會上傳出資訊顯示,行政區劃分割、城市間惡性競爭、産業同構、重復建設及區域污染等五大難題一直是困擾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的最大障礙,但隨著“長三角區域合作”概念和實踐進程越來越深入,這些問題已經開始變得不是那麼“不可調和”了,長三角正在醞釀共同的應對之道。正因為有了區域合作背景下的共識,長三角的各種資源開始得到有效整合。目前,長三角區域在交通連接、旅遊聯動、生態環境治理協調、資訊資源共用、人力資源流動等領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向縱深拓展,有些已見明顯成果。同時,長三角區域的統一産權市場已經形成,長三角科技創新的科研設備儀器共用平臺已經開始運作,《長三角綜合交通規劃方案》也即將出臺。

因此,長三角16個城市在區域合作背景下進行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區域經濟協作,將為長三角未來的長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一個新的、更為堅實的基礎。

2.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是宏觀調控和結構轉型雙重壓力的結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長三角經濟放緩有其內在的客觀原因,但如果沒有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的嚴厲實施,長三角經濟增長將不大可能出現目前的回落態勢。如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長放緩“既是宏觀調控預期目標的必然反映,也是多年來結構性、素質性矛盾的必然顯現”。他認為,當前的發展狀況是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的內部因素,是長三角的工業製成品主要以中下游為主,在目前買方市場環境下,銷售價格上升不易,而原材料價格迅速抬高之後,長三角大量的企業只好犧牲利潤,但這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再生産和投資信心;所謂的外部因素,則與宏觀調控、國際市場情況變化有關,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煤電油運緊張和資源的短缺。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區域經濟專家、環境資源學院院長曾剛認為:現在上海經濟增長的下滑,是在宏觀調控與結構轉型的雙重壓力下出現的。這幾年上海經濟的拉動主要靠投資,而投資的方向則主要是以房地産業、製造業為主的“土木鋼鐵經濟”,事實證明這條路到了該‘轉彎’的時候了,要轉向現代服務業。曾剛分析指出:上海“三二一”的産業發展順序戰略曾一度動搖,2003年後經濟增長又過於依賴房地産。所以宏觀調控政策一齣臺,上海的發展就面臨比較大的困難。同時,上海房地産業的過快發展,房價的飆升,導致商務成本大幅度上升,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對上海製造業的“擠出”效應。

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也認為:實際上,整個長三角GDP中附加值較低的製造業仍佔了“半壁江山”以上,而金融、航運物流等附加值較高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則不盡如人意。從經濟轉型和長遠發展看,現代服務業應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與上海所面臨的産業轉換和産業替代要求不同,江蘇、浙江所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製造業如何加快産業升級。江蘇省省長梁保華就這一問題日前明確提出:江蘇工業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2005年底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比重要超過25%。要運用資訊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大力提高産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長三角區域各城市面對當前的態勢,也有清醒的頭腦和自己的策略。上海市強調:要在不十分有利的經濟形勢下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就必須學會“在游泳中換氣”,即既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又要保持較大的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的調整轉型力度。

3.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是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結果

這種觀點認為,從表面上看,長三角區域經濟增幅回落是宏觀調控的必然反應和産業結構調整的代價。但在實質上,表明原先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模式——拼土地、拼勞力、靠投資拉動的外延式增長方式,已難以支撐經濟持續高速前行。這次長三角經濟發展速度大幅回落與長三角經濟發展屬於典型的“東亞式的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模式密切有關。著名的華裔經濟學家劉遵義認為,經濟增長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投入增加,另外一個來源是效率提高。根據劉遵義的研究,東亞的經濟發展,效率提高的部分基本上是零,幾乎全都靠資源投入。但資源是有限的,高投入維持不了很長時間。從這些年的情況和數據來看,長三角的經濟發展,也是屬於典型的“東亞式的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模式。當前長三角經濟運作中的問題和態勢,從根本上説,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技術、低效率的增長方式在新形勢下的反映。如果繼續沿襲這樣的增長方式,在目前和今後受到資源和環境的很大制約,不僅影響長三角製造業持續較快增長,而且制約了長三角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提高。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研究員、上海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鬱鴻勝也認為:對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現狀評價,及與國際其他大都市城市群相比,基本上仍然是粗放型增長模式。長三角區域粗放型經濟有三個特徵:一是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二是能源消耗量大、三是勞動生産率低,追加土地用量成為部分地區彌補土地産出效率不足的簡單擴張方式。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劍峰指出,以往外企在浙江省大量圈地建廠,只是將當地作為進口組裝再出口的“轉机站”,並未與當地産業鏈有效銜接。這樣的引資方式無益於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且從長遠看此類性質的引資並未給浙江經濟帶來太多好處,而且如果地區經濟發展把重心放在這一基礎上,那麼會帶來比較大的發展波動風險。從一些數據分析,在2004~2005年,整個長三角16個城市中原先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增幅回落速度也較快,原因之一在於土地資源短缺或受到嚴格控制,造成一些地區出現有項目沒土地的狀況,影響了當地的經濟增長。2005年來,長三角經濟增長重點地區有往西擴往北移的趨勢,同時江蘇蘇北地區增長速度大幅提高,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作為後發地區還擁有比較充裕的土地資源,大量項目開始向這些地區轉移,導致其增長速度明顯高於長三角區域其他的先發地區。

一些專家學者直言,即使中央不採取宏觀調控措施,按照上海和長三角區域這十幾年的發展模式走到今天,也亟須進行根本性的經濟發展模式調整。“事實上,長三角經濟發展中的根本性矛盾在於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擺脫粗放的格局”,江蘇省統計局的一位分析師認為這是根本的原因。專家們分析指出,所謂的“粗放經濟增長方式”,對長三角來説,其具體表現為:一是産業結構總體層次不夠高,城市之間製造業結構接近,主導産業雷同,造成部分行業重復投資、過度競爭局面,而大城市及長三角整個區域的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水準普遍很低。二是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很不充分,缺乏核心技術、自主智慧財産權及其市場性應用能力,國際製造業基地建設還處在初期的組裝、裝配階段,尚未成為以研究與開發為支援的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引進多而消化更新少,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強勢産業和企業很少,高新技術産品多處於“三來一補”型的低級階段,附加值較低,出口效益不高。三是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不夠協調,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産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偏高,造成整個區域資源供給緊張,環境污染加重,直接影響到整個長三角區域的投資環境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正在建設的項目沒有錢,正在投資的項目沒有地,正在生産的項目沒有電。”這句話在浙江企業中廣為流傳。據調查,浙江現在可用於工業用地的耕地面積不足400萬畝,按一年使用50萬畝的速度計算,8年後浙江的工業用地將告罄。同時,浙江還面臨水資源短缺、礦産資源短缺、勞動力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增長瓶頸。浙江目前已是中國缺電最嚴重的地區,據估計,全國電力缺口一半在浙江。浙江從2003年起開始大規模對企業拉閘限電,此後兩年拉閘限電的被限制用電總量佔全國這一指標份額高達54%和49.7%。大規模停電使得浙江企業單位的産品固定成本提高了15%~20%。同時,粗放經濟增長模式對地區經濟長期發展的影響已經嚴峻地表現出來,浙江土地利用對經濟發展的制約進一步加大,可用耕地最多只能再支撐10年,不少工業投資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因沒有土地指標和土地資源而無法實施。同時,浙江的環境污染嚴重,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生態環境承載力已基本達到飽和。2005年初,國家統計局企調總隊和浙江企調隊對浙江596家企業的遷移問題做了調查。根據調查,這次被調查的浙江省596家企業中,已遷往省外的企業有196家,有意向遷往省外的企業74家,省內遷移的企業128家,省內意向性遷移的企業48家,外省遷入浙江的企業150家。總體趨勢是企業向浙江省外遷移。浙江外遷企業最為關注的前三位引致遷移的因素是:土地資源,認同率為55.6%;電力供應,認同率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應,認同率為42.9%。一部分企業離開長三角的理由都很簡單:土地、勞動力成本高,電力、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緊張。中小企業是浙江製造業的命脈,2004年浙江實現工業總産值24461億元,其中中小企業實現總産值21601億元,佔整個工業總産值的88%。中小企業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臨土地緊缺、電力短缺、水資源短缺、資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難時,中小企業的處境則比較艱難。

在嚴峻的形勢下,長三角16個城市認識到經濟轉型的重要性,都開始實實在在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從經濟指標的縱向比較來看,近年來上海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全員勞動生産率、單位生産總值的能耗水準、單位産值的污染排放量、第三産業的比重、研究開發費用的投入比例、萬人大學生數量等方面指標綜合來看,上海正在逐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但是,經濟指標的國際比較表明,上海與國際化大都市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特徵還有很大的差距,上海的經濟增長方式本質上仍屬於粗放模式,上海的經濟增長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推動,依靠製造業支撐,依靠外來人口的增加,依靠經濟總量的擴張。舉例來説,儘管上海的全員勞動生産率已經從1990年的9620元/人提高到了2003年的70654元/人,上海第二産業勞動生産率已從1990年的10370元/人提高到2003年的79206元/人,但是與國際化大都市比較,差距依然很大,例如上海2002年第二産業的勞動生産率僅為東京的6.4%。目前,上海的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已經達到5000美元以上,上海的經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發展階段中,傳統的那種粗放增長模式已經難以支撐上海經濟繼續高速健康發展。從商務成本來看,上海的房地産價格在過去幾年中上升了2倍多,加上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不斷提升,這使得上海的商務成本大大增加。顯然,只有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只有效益型的經濟發展道路才能消化如此高的商務成本。而且,從能源條件來看,上海本身能源很少,主要是從兄弟省市購進和從國外進口,能源運輸目前已經佔了上海運輸能力的1/5左右。2003年上海能源終端消費總量為6698萬噸標準煤,如果經濟增長方式不轉變的話,那麼到2010年,依據上海經濟增長總量目標,上海將消耗1億多噸標準煤。那時,煤炭和原油的供應、運輸,以及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都將嚴重制約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由於基礎原材料、能源價格將大幅持續上漲,上海經濟發展的成本將更加巨大。因此,上海如果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轉變産業結構,上海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

4.認為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都是房地産業惹的禍

從與長三角經濟增速回落最有緊密現實聯繫的角度分析,部分學者把原因歸咎於房地産業的大起大落。特別是對於上海與浙江而言,房地産業在最近幾年成了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不僅是經濟總量增長的有力引擎,還是地方稅收大幅增加的重要來源。但隨著宏觀調控效應的顯現,城市房地産業迅速走低,當然也拖累了整體經濟的下滑。

從2003年開始,長三角區域各城市的樓市開始踏入飆升的通道。房價的高企和飆升刺激房地産投資的迅猛增加,拉動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地方財稅的迅速增加。房地産業已經成為推動長三角區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長三角各地的房地産業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例都佔到20%以上。2004年,全國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13158億元,而江浙滬三地就佔到了28%,其中長三角15個城市在房地産業中的投資額是珠三角的3倍多。從房地産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來看,據統計,在2003年中國GDP增長的9.3個百分點中,有1.8個百分點是房地産業直接貢獻的。而在長三角區域,有關專家認為,房地産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肯定超過1.8個百分點,在上海的一些中心城區,房地産業對區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從財稅角度來説,有關統計表明,正是樓市的飆升,才使得長三角區域各地政府地方財稅收入中的40%以上來源於房地産業、建築業以及出讓土地的收益。2003年,上海的賣地收入為216億元,相當於上海市地方財政總收入的24%,上海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36%,可以説上海龐大的基建開支靠房地産支撐著。上海市賣地收入佔GDP的比率低於香港1998年的水準,但高於香港其他任何一年(包括1997年)。從這可知房地産業對上海、對長三角區域各城市經濟發展與財政收入的重要性。

然而,房地産業的迅猛發展是一柄雙刃劍。以上海為例,房地産業一方面支援著上海的經濟和財政增長,另一方面又在削弱上海的競爭能力:高房價嚇跑外來人才,高房價使商務成本急漲,一些企業開始紛紛遷離。在2001年時,上海僅有4%的住宅成交價格超過每平方米8000元,到了2003年就達到16%,而2005年第一季度已超過60%,在上海中心城區已經難覓10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導致生活和租金成本大升。上海甲級寫字樓每年租金已飆升到286美元/平方米,超出新加坡的244美元。上海商務成本的急漲,導致一些企業從2003年起成批遷離中心城區和上海地區。

房地産業的明顯降溫被認為是長三角經濟減速的重要影響因素。上海經濟出現的下滑形勢,除土地、信貸收縮導致的投資下降之外,與上海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産業發展有著緊密聯繫,因此,房地産業市場的波動及其房地産業投資的放緩,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由於房地産業成為主導産業和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因此當中國進行以抑制房地産投資過熱為核心的宏觀調控時,上海的經濟增長就會面臨較大的困難:一方面是經濟增速下滑,一方面是財政收入開始吃緊,從而形成發展的窘境。

2005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産業實現增加值265億元,同比增長4.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5個百分點。浙江2005年前7個月房地産開發投資累計完成708億元,增速同比回落20個百分點以上,商品房空置面積同比增長53%,其中住宅空置面積增長幾近一倍。江蘇在2005年前三個季度,房地産投資也比上年同期回落逾10個百分點,商品房空置面積大幅上升,同比增長35%,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房地産業的産業鏈很長,它的上游是建築材料、鋼鐵、煤電和運輸等産業,都是資金密集型産業。如果房地産泡沫破滅,將導致整個産業鏈的生産過剩,産業發展進入低潮,經濟將趨於蕭條。因此,房地産泡沫帶來的危害不僅僅限于行業本身,而且會嚴重影響到其他許多行業。一旦房地産崩盤,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可能發生嚴重危機。而以房地産業作為城市的核心産業的危險也在於此。

三、長三角經濟發展走出窘境的根本出路

在於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長三角需要經歷一場經濟增長方式的革命,這是長三角區域真正奠定可持續健康高效快速增長的基礎,也是長三角區域真正發展成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正確路徑。在科學發展觀和經濟全球化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更加嚴厲的約束面前,長三角區域的經濟增長模式確實需要深刻的轉變。

這種轉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從長三角區域各城市的全面協調發展來考慮調整時期的增長空間

長三角區域各城市目前已認識到調整的必要性,但是憂慮在調整過程中因喪失市場和出口而造成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滑坡。然而,增長空間還是巨大的,而且是內在的。從長三角區域的各城市發展狀況分析,目前的城市繁榮僅僅是局限于中心城區,各城市的龐大郊區和農村地區仍處於發展水準非常低下的狀況,如上海的廣大郊區農村、江蘇的蘇北地區、浙江的南部山區。當我們把目標從GDP總量及速度轉移到對城鄉全面協調發展的追求時,增長空間將被大大拓展:農村的城市化發展、農村的工業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及城鄉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商業、醫療等公共設施和産業的發展,都是長三角區域各城市、也是我國城市所面對的巨大的發展空間。對這一發展空間的開拓利用,一方面將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實踐,同時也為調整時期的經濟增長尋找增長空間和增長內容,以利於在保持一定增長狀態下加速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同時,發展目標的這種轉變及其實踐,本身就成為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重要內容。

2.把經濟增長從資源消耗模式轉變為人力資本利用模式,從本質上實施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長三角區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其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不僅僅滿足於從消耗資源到少消耗資源、從低效率到較高效率、從高污染到較少污染的轉變,而是要著眼於時代特徵——知識經濟時代的思維競爭,著眼于中國特點——充裕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著眼于發展環境——全球化的開放競爭,把長三角區域的經濟增長基礎從消耗資源轉移到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對人力資本的充分利用上,即把經濟增長基礎主要放在對智力因素和資源的開發利用上。這一方面是真正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産業結構調整向著輕型化、高品質方向演變,同時也是上海及其長三角區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必要基礎。

3.把創新作為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手段與標誌

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一方面是對增長所依賴的資源要素的變化,同時也是增長手段的變化。當增長依賴於物質資源要素的投入時,高投入就成為主要的增長手段。而當把人力資本、智力要素作為增長所依賴的資源要素時,創新就成為主要的增長手段。創新是全面的,除了依賴於人力資本而強調科技創新、産品創新、工藝創新、自主智慧財産權創新外,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還需要更多的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服務創新、體制創新、政策創新等,重要的還包括政府創新。只有依靠這種社會性的全面創新,各種創新的互動促進,才能真正營造創新環境,才能真正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並且為重要的科技創新創造基礎和氛圍。

4.進一步加強區域協作,從經濟一體化角度打造長三角整體的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形成有機的經濟體系

長三角區域的製造業發展規模和總量在全國領先,但是,長三角區域的製造業效率和競爭力與全國水準相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長三角區域地區間的産業類同發展,地區間産業和産品惡性競爭,地區間産業發展缺乏分工協作,因此,長三角龐大的製造業總量是由相互分割的地區總量、甚至是由缺乏聯繫的眾多企業生産量拼湊而成。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長三角地區也缺乏大企業,除了原先國家投資、計劃擴張的大企業外,長三角缺少通過市場化運作及其分工協作配套而形成的大企業。因此,在長三角區域協作的大背景下,各城市應該從區域角度考慮産業發展和結構調整,關鍵在於要形成各城市的産業特色和優勢,通過優勢互補的分工協作體系來顯示這種優勢,從而通過産業集聚進一步擴張産業規模和能量,並進一步突出産業優勢。以産業優勢為特徵的資源配置是有效率和效益的,也是有競爭力的。通過以這種內涵為核心長三角區域整體産業結構的打造,將有效提升長三角區域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並且內在地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增長互動、共用發展的良好格局。 (陳維:上海市社會科學院;胡琦: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摘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006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