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首都經濟圈與京津冀大城市群的思考

(節選)

一、首都經濟圈與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現狀、趨勢與問題

1、京津冀大城市群是我國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① 已具雛形。1957年,法國學者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帶”的概念和形成的基本條件.他認為:一是區域內有比較密集的城市;二是區域內有相當多的大城市形成了自己的都市區,而且核心城市與都市區週邊地區有密切的社會聯繫;三是有便利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連接起來,各城市間沒有間隔,聯繫緊密;四是必須有相當大的總規模,人口在2500萬人以上;五是屬於國家的核心區域,具有國際交往樞紐的作用。

如果按照這一標準衡量的話,我國目前只有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具備形成這種大都市群的初步條件3。

實際上,大都市群的形成有著漫長的歷史過程。我國古代的人口和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晉、宋、唐時期出現多次人口、經濟和文化的南移高潮。雖然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城市群是在近現代才形成的,但是,形成這樣一種格局的深厚的歷史積澱是無法改變的,也是歷史賦于我們的一筆財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從國際競爭的角度看,一個國家真正能夠參與到國際競爭中的實際上是大城市、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就是説,21世紀國際競爭的真正主體應該是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機遇在呼喚,我們不能再等待。

首都經濟圈也應該在京津唐大城市群的這樣一種迎接全球競爭挑戰的理念下去考慮。

②三大城市群發展的內在驅動因素。迎接全球競爭的挑戰是三大城市群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外在驅動因素。在強調其重要性的同時,還必須看到我國發展中內在的驅動因素。

第一,區域發展板塊和城市群形成的大背景,是我國的工業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最終消費的升級與結構調整,使工業化的驅動力大大加速,這是形成新階段的一個主要內因。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大幅提升。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情況下,收入較高的地區和群體已經從萬元級消費開始進入以住房和汽車為代表的十幾萬、幾十萬的大額消費階段。汽車和住房都是以重工業為支撐的耐用消費品,在強有力的最終消費支援下,我國的工業化進入了錢納裏模型概括的工業化的第三階段,即以資本品工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從發達國家的發展進程來看,一旦工業化進入重工業大發展的第三階段,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將會出現一個相對較長的快速發展時期。

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這些建設一方面對重工業提出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在重工業對基礎設施依賴性較大的情況下,也為重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國也在以網路化和資訊化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中,下力氣抓機遇,為現代製造業在我國的興起,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應該説,我國在進入工業化化新階段的過程中,比較穩步地增強了我國的工業競爭力,同時,製造業的定位,已經站到了全球化這個平臺上,瞄準的是世界製造業中心。這種戰略定位是迎挑戰、抓住國際産業向我國轉移的歷史性機遇的結果。

世界製造業中心要求有一批世界性的行業頂級企業。他們必須具有可以在世界競爭中立足的核心競爭力。而産業的區域集聚則是現代製造業形成這種頂級企業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第二,我國城市群形成的另一大背景是我國城市化過程的加速。

1978年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速度明顯出現逐步加快的趨勢,特別是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的規模大步進行。預計在今後的20~30年內,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將會轉移到城鎮。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人口大遷移,其規模是世界史上經歷過這一過程的所有國家都望塵莫及的。有的學者預測,到2030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都將形成一個人口總數為3億的高密度空間4。預計華北與環黃渤海大城市群的人口規模也不會少於這個數字。

發達國家的人口遷移不僅沒有如此規模,在時間跨度上也較長。我國是工業化的後發國家,趕超型工業化的進程不可能給我們那麼多的時間去從容地應對這種前所未有的人口大遷移。我們不僅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走過工業化先發國幾百年走過的道路,還要應對勞動力從農業幾乎同時向所有現代産業進行轉移。就是説,區域經濟和三大城市群必須具有相應的城市功能和産業集聚的支撐,才能承載大規模轉移的人口。也可以説,我國加速的城市化進程,要求新階段的工業化為其提供産業支撐,而城市化形成的大規模人口的空間集聚,也為新一階段的工業化準備了産業集聚的條件和空間。

總之,農村人口對現代生活模式和水準的渴望,將和城市人口對更高收入水準的追求匯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流,形成現有城市群和新城市群發展的無法抗拒的力量。總之,我國的城市化加速形成的激流和巨流,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城市群快速成長的重要內在推動力。

2、京津冀大城市群與首都經濟圈形成中存在的的最根本問題

京津冀大城市群主要指的是以京津唐為骨幹的城市群或城市圈。應該説,這一大城市群目前已經具有北京大城市圈和天津大城市圈,和唐山城市圈。但是,大城市圈之間的緊密關係並沒有建立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北京雖然已經形成了第三産業為主導的格局,但是第三産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尚未完成,新興第三産業的主導地位還未完全確立,其與第一、二産業的高效連結與融合還有待進一步培育。所以首都經濟與京津冀其他城市的差異性尚未展開,其獨特的輻射力還沒能充分發揮作用。

②除北京外,其他各地産業結構雷同,形不成具有層次結構的産業集聚。

③計劃經濟下的行政區劃意識還比較強,跨行政區進行産業結構大調整的機制目前尚沒有形成。

④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國有經濟比重比較大,私營和民營經濟的成長較長三角、珠三角弱得多。目前國有經濟改革還處於攻堅階段,最活躍的私營和民營經濟還沒有足夠的力量由下向上打破行政區劃的空間限制,進行跨行政區域的行業集聚和整合。

在以上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目前的情況仍然是各城市單打獨鬥,形不成互聯互動的城市群。2003年9月17日的經濟日報第四版上,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餓著肚子”忙擴建》,説得是在環黃渤海的64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從南到北密集的四大港口(天津、秦皇島、京唐和黃驊港)的擴建問題。這四大港口目前都吃不飽,但仍在進行“大躍進”式的擴資和重復建設。這不僅造成了吞吐能力的閒置和浪費,還必將形成區域內的惡性競爭。

為了適應加入WTO以後的競爭格局,不少地區的高層決策者已經意識到,以行政區劃為界的國內競爭過時了,以産業集聚為支撐的區域聯動和大城市群正在成為世界競爭舞臺的主體。長三角和珠三角中的各大城市都在找準各自模式的基礎上努力尋找區域合作的路徑和空間,用合作博奕替代惡性競爭,加速區域經濟的優化和提升,正在成為一種識時務的戰略。京津冀的區域整合戰略也應當抓住機遇,儘快出臺。

二、促進首都圈與京津冀大城市群加速形成的政策建議

1、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圈的規劃與建設,都應當放在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基點上與以考慮。這是一種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加劇形勢下審時度勢,在發展理念的重要變化

如果把北京放在這一角度來看的話,應該説首都圈要因“勢”而動,而這一“勢”就是:

①首都的發展正在形成了強大的聚集、輻射功能;

② 首都的發展需要産業的梯度轉移;

③ 首都的發展需要産業集聚;

④ 首都的發展需要區域聯動;

⑤首都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的優化。

首都圈的規劃與建設要全面考慮以京津冀大城市群為龍頭的産業集聚和産業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這不僅有利於北京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避免大都市發展中出現的城市病,更重要的是還將奠定北京在經濟全球化中的競爭地位。

2、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從我國目前正在崛起的三大産業帶的情況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正在以蓬勃之勢打造“中國製造”的東南板塊,華東南四省一市(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上海市)製造業的産值2002年已經佔到全國製造業産值的49.4%,拿下了中國製造的半壁江山。

在世界經濟的大調整中,抓住製造業正在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梯度轉移的機遇,發展現代製造業,構造世界性的製造業中心,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如何抓住這個機遇期,構造區域經濟的制高點,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已經迫在眉睫。

在與世界經濟大調整的互動中,我國經濟結構與空間佈局也在進行調整。在這種迅速發展的動態中,三大經濟帶都有一個功能性戰略定位問題。但是,我們認為,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發展有著與長三角和珠三角非常不同的特點;區域性合作和協同發展,從觀念到實際操作,都比長三角和珠三角要慢一些,也和對這種特點的認識有關。下面的思索雖然還是理論層面的問題,但是基本問題不説清楚,是難以形成戰略性政策的支撐體系的。

①北京作為首都,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産業結構大調整,已經從一個典型的重化工業城市,變為全國唯一一個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在2002年超過60%的城市。在全國領先團隊步入工業發展的第三階段,即重化工業為主導的新階段之時,北京不可能再重走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回頭路,那麼戰略性步代該如何邁出,又如何在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中發揮龍頭作用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北京為了支撐首都的功能,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第三産業,開始顯露出某些後工業化時期的特徵。但是,即使如此,它也是先頭兵,不可能完全脫離進入重工業化過程的主力部隊。它的第三産業將以為後續大部隊服務的新型第三産業為主導。

②如何審視新興第三産業在未來經濟中的作用:

一是科技革命推動生産力進步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是促進社會分工的擴大和深化。隨著分工的細化,各經濟部門間的相互聯繫和依賴性的強度也加大了。體現各部門內部相互聯繫的一個個專業性很強的服務部門逐步從生産各階段自然分離出來,形成新的服務行業。生産的全過程都有這種專門服務的分離。比如生産的“上游”階段,分離出來的專業化服務有:投資和新産品生産的可行性研究;風險資本;産品概念、品牌設計;市場接受程度與容量的研究、諮詢服務等等。在生産的“中游”階段,與生産本身結合在一起的有:品質控制;設備租賃;後勤供應;保存和維修服務等等。與生産並行的有:會計、人事管理、電信、法律、保險、金融、安全服務等等。在生産的“下游”階段,有廣告。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等等。5可以看出,這其中已經包括了眾多的生産性服務。與生産現代化並行而興起的這些服務業稱為新興服務業,以和僅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傳統服務業相區別。總之新興第三産業的崛起是科技革命促進社會分工逐步細化的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在以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化第三階段,這種分工細化過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的程度,同時是一個國家科技現代化的標誌。

二是如果僅僅看到諸多生産性服務從生産性企業分離出來,融入了第三産業的服務行業流,認識到此還是不夠的。從近年來的趨勢看,第三産業所複蓋的領域,有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知識流、技術流、人力資本流等等,這些社會資源在新興第三産業的運作中已經逐步流動化,這些活化的資源在新機制驅動下的聚集和流動,不僅囊括了生産領域各部門內在聯繫的方方面面,而且通過高效的資源配置,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第三産業在資源配置上的主導作用,已經徹底改變了第三産業在三次産業中的地位。區域經濟的迅速突起,也將得益於資源的活化和配置上的高效。

三是“知識經濟”或稱為以資訊技術革命為主的“新經濟”的興起,對第三産業的作用更要拭目以待。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經濟增長的主導要素在進化中不斷地演變:從自然資源、勞動,到資本,而在近半個世紀的工業化進程中,則逐漸轉向科學技術。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在世界各國取得重大進展,引發了工業發達國家産業結構的深刻變化,技術進步的主導作用在明顯提高,並以強勁的態勢推動著經濟的增長。隨著資本、勞動與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角色的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的集約化也將向更高層次演進。在這一過程中,知識密集型服務日益起著把技術進步轉化為生産能力,強化國際競爭力的作用。這些頂尖服務的人才的流動和聚集則直接關係著高科技中的核心技術掌握在那些國家的手裏,哪些國家可以控制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四是新興第三産業中的一些行業,特別是資訊和金融,涉及國家的主權、機密和安全。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新興第三産業的發展提到重要的戰略高度。

總之,第三産業已經不再是僅為居民生活服務的一些傳統行業,其中新興服務業,不僅包括居民由於生活提高而新産生的一些消費的服務需求,還包括生産性服務,而且其已經逐步上升為第三産業的主體。同時第三産業還在活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産效率和國際競爭力上起著獨特的作用。

現代製造業需要新型第三産業服務相匹配。預計新世紀的頭二十年裏,北京第三産業將完成內部結構調整。新興第三産業的佈局也將快速適應現代製造業的佈局。

③隨著傳統産業的世界性梯度轉移,發達國家將在新興的高科技産業展開新一輪的競爭和市場爭奪。權威人士預計:以IT為主導的的資訊産業將從技術創新轉向技術擴散;而下一輪技術革新的制高點將在生物技術産業。到2002年底,全世界生物企業主要分佈于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瑞典和瑞士八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只有印度進入競爭行列。在這一領先行列中,僅美國的生物企業就拿走了全球收益的3/4。

預計首都將以其深厚的研究力量和高科技産業的實力,在新一輪高科技産業的全球競爭中找準目標,奮起直追。

④在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與其他城市將顯示出較強的差異性。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北京將以第三産業的輻射力見長。新興第三産業對跨入工業化新階段的區域經濟協作,特別是現代製造業的集聚的領航以及保駕護航作用,將使首都經濟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以嶄新的面貌和實力,步入世界區域競爭的行列。

3、戰略:整合“雙子星座”,形成京津冀地區區域龍頭

從目前大城市群或區域産業佈局的發展規律來看,以一個大城市為核心,若干個具有專業化産業分工的中小城市或鎮形成週邊狀的幅射區域,從空間上看,宛如一種鳥巢狀的分層結構。區域資源按照産業鏈合理配置。

但是,京津唐地區卻有兩個直轄市,人們稱之為“雙子星座”。吳良鏞教授稱之為“雙核”。權威人士認為,大城市群的活躍與世界級競爭力的形成,關鍵在於是否有世界級的超級城市作為龍頭或內核。北京和天津雖為“雙核”,但是2002年這“雙核”的GDP值(北京的GDP值為此3130億元;天津的GDP值為2000億元)只等於上海一個“核”的GDP 值,更稱不上世界級。所以只有“雙核”共同協手,共籌共建環渤海地區的京津唐大城市群,才能爭取儘早進入世界競爭的行列。

北京以第三産業為主導,天津以第二産業為主導,應該強化這種差異,並在這種不同構的情況下形成優勢互補。

應該看到,我國北方大城市群發展的滯後已經影響到整個經濟的競爭力。迫切需要整合,需要在歷史已經奠定的基礎上,整合我們可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空間,形成有利於大城市群形成的社會協調機制。

4、強化城際間的交通網路

在整合“雙子星座”,形成京津唐、環渤海地區區域龍頭的大戰略已定的情況下,首要的任務是強化京津唐城市之間的交通網路,迅速完善大城市群之間的交通功能。同時,推動要素資源沿這些交通網路便利而有效地流動起來,形成“點線佈局”大中小城鎮相結合的經濟帶。

有一點必須引起注意:從世界大都市群的發展來看,以汽車為主的交通骨骼已經不可能支撐起高密度城市群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應該儘快形成以通勤鐵路和高速鐵路以及地鐵為主的高速軌道交通體系。目前北京與天津之間的火車一天只有十幾個班次,與東京至大阪的新幹線高峰期幾分鐘對開一班不能相比6。

北京市的城市交通也要從北京經濟圈的角度進行重新思索。城市群是以區域內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圈的擴大,經濟的幅射力加強為基礎的。近年來北京的交通網路及其功能有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如果以目前城鐵速度這準的話,一小時的通勤圈僅為32.8公里,不僅低於高速交通網的50~70公里/每小時,更低於目前世界級大城市群的100公里通勤圈。

可靠消息指出,在天津和北京的協同發展上,有關方面已經有了思路。據悉,加強京津合作,改善兩市之間的交通,已成為兩市領導人的共識。兩市已在醞釀策劃京津唐城際鐵路專線,增建2條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輕軌交通等建設方案。

城際間的交通網路是形成大都市圈的基本條件,京津唐城際間的交通網路的完善與強化,將成為京津唐經濟迅速整合的加速點。

5、弱化行政區劃,強化市場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區劃的合作機制

在阻礙大城市群形成的因素中,行政區劃已經成了各界具有廣泛共識的最重要因素。原因在於:

①我國各級行政區劃劃分嚴格,行政管理以行政區劃為限,已經成了一種定式。

②政府對區劃內的經濟活動干預過多、過大。即使在經濟改革已經深入的今天,由於京津唐地區國有經濟份額較多,國有經濟改革難度較大,從而使得行政對經濟的干預程度難以降低。

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了“分灶吃飯”的財稅體制,從利益機制上刺激了地方對經濟的控制管理。從地方的經濟利益考慮,以財權為中心的各自為政自有道理。

在這樣的體制下,我國的地區經濟具有十分強烈的地域屬性也就不奇怪了。大城市群要求各大城市圈的功能有科學地分工,在分工基礎上形成緊密地協作。這些分工與協作並不以地域屬性為界。這就要求打破這種長期形成的以行政區劃為資源配置限界的體制,在大城市群的建設中引入、培育區域合作機制。應該説,這種新的合作機制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必須進行大膽探索。既要考慮市場運作機制,也要考慮非市場運作機制,因為市場也有失效的領域,不是萬能的。可以預料,這對我國的行政體制將是一次巨大的撞擊,同時也是對市場功能的強化。我國的三大城市群都將接受這一洗禮,能夠順勢而動者,將在改革中成為世界級的競爭參與者。

6、促進産業集聚

産業集聚與産業帶的形成是大城市群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目前京津唐地區並沒有形成能夠凝聚本地區大中小各類城市的這種具有競爭力的産業帶。

形成産業帶的基礎是專業化分工。目前這個地區形不成專業化分工的原因主在有兩點:

一是群龍無首。雖然北京和天津都想成為龍頭,但是都不具有龍頭式的企業或行業,經濟幅射力不強。兩個“雙核”又存在著強烈的競爭動機,互補合作的動力不足。這狀況如不徹底改變,就會形不成核心城市,帶不起這一地區的城市群。

二是在核心城市缺失的情況下,雖然環渤海地區圍繞京津唐的諸多城市都處於城市開發的熱潮中,但是都還沒有從區域經濟,從大城市群的角度去審視和規劃,仍盲目地以能源和重化工為主,形成結構雷同,相互之間進行低水準的惡性競爭。這種內耗式的開發,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這兩大問題是京津冀城市群成長不起來的關鍵。而解決這兩大問題的牛鼻子,是京津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變內耗式的競爭為合作式的競爭,把單打獨鬥變為京津唐城市群的真正的“雙核”。

長三角和珠三角已經以積極的姿態,衝破行政區劃,打造跨區域經濟帶,撐起“中國製造”的半壁江山,京津冀也沒有時間再等待了。

7、産業整合與集聚,要同時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的生態産業鏈的形成

華北地區是水資源的匱乏區。水資源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硬板的約束條件。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建議:

①産業集聚的戰略要以生態産業鏈的形成為基本條件。為不僅要求主導産業的上、下游之間,整體與零部件,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之間相互依存、合理銜接,還要求其以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建立符合生態平衡的産業鏈。

②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産業的集聚要考慮相關帶動的人口集聚。因此,空間格局以及空間規模的經濟,首先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性給予充分地計算和考慮,正確處理人地關係和人與生態的關係。

③在充分認識水資源短缺的制約性的同時,要看到華北地區水務市場的重要性。大城市群的建設,可以首先協同培育水務市場。這一領域與區域高速交通網路的形成同等重要,而且商業前景要比前者更為看好。

④以人為本,通過經濟、社會、自然生態環境的合諧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這種發展觀要作為一種根本的理念深入區域經濟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應該説,這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8、以資訊化促進區域規劃和決策的科學化

在城市化激流澎拜的形勢下,以資訊化促進區域的戰略規劃和區域決策實現科學化、使資源配置合理化,是當務之急。以地理資訊為主的大城市群基礎資訊系統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在人的大規模遷移,形成區域聚集,城市的發展快步加速的情況下,城市的、以及城市之間的人口管理、地籍管理、交通管理、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沒有動態的確切資訊,如果資訊系統不能走在前面的話,勢必影響城市群的戰略選擇和正確決策。

由於城市與城市群的有關資訊大都具有明顯的空間定位特徵,所以,以地理資訊系統為主幹的城市與城市群的資訊系統,應該説是城市與城市群社會、經濟活動的神經網路,是現代城市和城市群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説以前只要記住若干組數據就可以大致明確城市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形勢的話,在大規模的人流遷移,城市建設十分快的今天,以往慣性的思維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了。

以地理資訊系統為主幹的城市資訊系統,從80年代初期在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資訊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立項,到首先走向沿海城市;從面向土地資源管理到面向城市規劃,再到面向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已經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磨合,不斷創新,成為不僅具有存儲、查詢、檢索功能的空間資訊載體,還具有了模擬、評估和科學預測的功能7。顯然,這對於現代城市或城市群的建設與管理是一種必要的智慧工具。

從目前多數城市地理資訊系統來看,還局限于土地資源管理。雖然在交通、通訊、火、氣管網等方面,已經從靜態記錄開始走向動態監測與模擬,但是對於動態人流、物流這樣一些城市的最基本經濟、社會元素的空間佈局,還沒有定式。

我們認為,這方面的探索具有廣濶的前景。在大城市幅射力逐漸加強,周圍衛星城市環繞,城市群落由産業帶的聯繫漸漸形成,龍頭城市的建設與管理必將輻射所及腹地。在城市化的推動下,區域經濟走向同步的時候,地理資訊系統為主幹的城市資訊系統,也將通過聯網而形成更大範圍的資訊系統,並逐步具有宏觀調控的支援功能。

建議:北京強化以城市地理資訊系統為主幹的城市資訊系統。這對於北京在華北城市群,即京津唐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是相一致的。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景體華)

  中國網  2004年4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