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圈區域協調發展研究

(節選)

 一、北京與首都經濟圈地區合作的主要途徑

以北京舉辦奧運會為大背景,形成北京與首都圈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格局,應當是合作的基本原則。具體的合作途徑,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1.産業合作

産業合作的主要領域有:

(1)周邊地區為北京市場提供農副産品生産的合作

目前北京的綠化美化工程,對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北京龐大的消費人口,對鮮活農副産品的需求也很大。首都圈地區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優勢在這方面將有比較大的作為:大力發展花木種植業,發展無公害蔬菜、瓜果的種植,發展現代養殖業,為北京提供優質的肉禽蛋奶等農副産品。

(2)首都圈地域間旅遊業的合作

北京是國內旅遊熱點城市之一,去年僅接待國際遊客就達310萬人次。延伸旅遊、構築首都圈旅遊的大市場,是首都圈區域合作的當務之急。天津、承德、秦皇島和遷安、涿州、易縣等地,原來就是旅遊勝地,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本著“開放大市場,發展大旅遊,構建大産業”的原則,整合旅遊資源,把發展“奧運”旅遊作為未來5年的大目標,使首都圈能夠擴大旅遊經濟的受惠面。

(3)首都圈內部産業結構調整的合作

利用北京工業結構調整帶來的企業外遷的機遇,促進首都圈內落後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北京現有一些與首都功能不相符、特別是與首都嚴格的環保要求不適應的工業企業,退出北京是歷史的必然。例如,首鋼公司將一部分鋼鐵的生産轉移到河北遷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而北京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首都圈的一些有條件的地區,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有選擇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業,建立與京津等發達地區互補的産業結構,大力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筆者曾建議在秦皇島建立隸屬北京市的濱海特區,其中的工業區可以專門用來吸引北京的轉移企業。[i]

2.市場合作

首都圈的核心區域京津唐地區,在經濟上的互補性很強,但經濟協作水準不高,這是事實,也是首都圈發展的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加強首都圈區域經濟合作的中心點,應當是進行相互之間的市場合作。

都市經濟圈的形成,是市場化和城市化的結果。對北京而言,開放市場以吸引各類資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夠持續發展的保證。北京作為中心城市,同時作為一個巨大的市場,有著極強的消費能力,而這個市場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滿足的。為了北京本身的發展,也為了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北京必須更加開放市場,給予周邊地區平等的競爭機會,以市場來帶動周邊地區的産業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對首都圈的周邊地區而言,充分利用與首都空間聯繫的優勢,抓住市場機遇,選擇合適的産業、企業和産品,佔領首都市場。其中,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吸引大企業來此建立以北京為市場的産品生産基地,是更加實際的選擇。例如,在牛奶生産領域,上海的光明、內蒙古的伊利、蒙牛等企業,為在北京市場站穩腳跟,都在京郊的順義、密雲、延慶等地建立生産基地,客觀上帶動了這些地區的發展。

3.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目前首都圈區域合作的薄弱環節,應當下大力氣加強。北京、天津是有全國意義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人力資源開發的能力很強,開發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全國。但是,近在咫尺的首都圈地區,卻是人力資源開發十分不均衡的地區:中心城市的發達與周邊地區的落後同時存在。

從北京與首都圈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來看,關鍵是要開發什麼樣的人力資源的問題。其中三個方面應當引起重視:

(1)重視培養企業家。

首都圈地區的發展,最缺少的是企業家這類人才。但是企業家的成長,需要特定的環境,要積累經驗和資本。對企業家的成長來説,地方政府的政策十分關鍵,到大城市開闊眼界同樣重要。對北京來講,應當鼓勵和歡迎首都圈地區的農民來京打工;對地方政府來講,應當制定政策吸引在京的各類人員回鄉創業。

(2)重視培養地方官員的行政能力

北京應當為首都圈地區政府機構人員的行政能力提高提供幫助。北京的高等學校林立,各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管理學院比比皆是。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與周邊地區的市、縣、鄉鎮建立固定的聯繫,長期或短期幫助培訓各類人員,也可以用互相交流挂職等方式進行培訓。一批高素質的首都圈地區政府機構人員的出現,是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3)重視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的大部分工作,應當是提高首都圈地區的全民文化素質。在這方面北京可以做的工作很多:鼓勵北京的中小學校與周邊地區的學校建立固定聯繫,鼓勵為周邊地區的學校進行教師培訓,鼓勵北京的企業家為周邊地區建立希望中學和希望小學等。

總之,只要我們把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提到區域合作的層面上來認真對待,北京與首都圈地區的合作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4、生態環境保護合作

北京的城市環境改善,離不開首都圈地區的合作,特別是河北省的北部山區。這些地區在首都圈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定位是:(1)生態、環境功能,為首都圈內的中心城市提供生態保護。(2)休閒功能,為中心城市的市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3)開發後備基地功能,為北京等大都市發展提供後備生存空間。

目前,這些地區存在問題有:(1)以農林為主的産業結構,生産粗放,水準較低;(2)生産佔用山地面積大,造成環境的破壞;(3)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弱,缺少新的發展途徑和致富手段。如果生態環境功能是這些地區的主要功能,那麼在區域經濟協調方面的經濟補償,就應當加大力度,以提高每人平均收入為目標,實現這些地區的現代化。

空間結構調整必然要求産業結構進行調整。産業結構調整應集中在三個方面:(1)農業、林果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限制數量,向集約要效益,並適量發展鮮活養殖業。(2)工業化是山區發展的根本出路,集約發展山區生態型小型工業是提高山區人民收入水準的根本途徑。(3)結合生態屏障建設,大力發展休閒旅遊業。

二、關於首都圈區域經濟合作的幾點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關於首都圈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筆者建議:

1、淡化行政區域經濟的影響

整個首都圈,甚至其核心的京津唐地區,分別隸屬於北京、天津、河北三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歷史上,行政上的分割和控制,使首都圈內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及河北的各地市各自發展。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阻礙了經濟資源的自由流動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行政力量的干擾制約了區內企業之間的市場運作。

雖然從遠期看,行政區劃的改革是最根本的解決途徑,但近期這種改革的時機尚未成熟,如果把首都圈經濟發展的前途完全寄託在行政區劃的改革上,那麼我們在近期將無所作為。因此,要使首都經濟圈有大的發展,就必須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淡化行政區域經濟的影響,強化區域經濟觀念,以利益主體自願結合為基礎,開展區域之間的全方位、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

衝破行政區域對經濟發展束縛的具體建議是:第一,協調區域利益關係。同級區域政府間的協調機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須是高一級政府的協調,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對首都圈來説,中央政府的協調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提高資源共用性。鋻於首都圈內主要經濟中心不同的行政隸屬關係,各區域可在共贏的條件下提高資源的共用性,包括積極推進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共建和共用,促進跨區域性産業部門的共同發展等。第三,鼓勵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首都圈受區內中心城市分工與合作問題的困擾已久,集中表現為兩大城市北京和天津的關係上。如果相距120 公里的京津兩大直轄市,對於區域經濟的帶動功能在競爭與較量中日漸抵消,將無法以整體觀念解決首都圈發展的問題。所以,京津間的分工與合作是首都圈分工與合作的重點。加快京津兩市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結構升級,促進京津部分産業向周邊地區擴散,是首都圈各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共同的努力來實現。

2、重構首都圈內的區域經濟關係

具體的構想是:以北京舉辦“奧運”為主線,提綱挈領,在鼓勵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的前提下,以各地區現有的經濟結構為基礎,從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出發,以區域為單位建立自己的優勢主導産業群。北京以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新興第三産業為中心,帶動現代製造業、都市農業的發展;天津以現代製造業和物流業為主導,促進商業和城市服務業的振興;河北省的唐山大力發展新材料産業、秦皇島鞏固和提高交通運輸業和旅遊業等,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關係的首都圈的核心地域,共同帶動外圈的發展。當然,建立優勢主導産業群不等於其他産業不發展,而是採取由優勢主導産業群帶動其他産業發展的更合理的發展路徑。

3、進行統一的區域空間規劃,建立北京的“經濟郊區”

北京周邊地區現實的選擇,應把北京看作是一個市場,通過市場的手段來加強與北京的聯繫,而不一定非要通過行政或政府的手段來聯繫,也不一定非要通過行政區域的調整來聯繫。過去我們曾經搞過京津冀的汽車生産協作和環渤海經濟圈協作,形式有了,但並沒有起到多少實質的作用。

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我們看到:現在北京市的中心區域已經發展比較成熟,如三、四環以內、中關村、經濟技術開發區、CBD等,下一步的任務是使經濟增長的圈子能從地域範圍上向外更快一些擴散,使經濟總量上一個新的臺階。

經濟總量是不是可以靠區域經濟創新來實現呢?以上海為例,上海周邊有一些很有實力的城市,包括昆山、蘇州、無錫、嘉興、湖州等,與上海相輔相成。北京和首都圈的空間結構調整,也可以借鑒這種模式。北京的市域面積是上海的三倍,在北京市域內如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等,可以建設一些經濟副中心,使這些衛星城擴大到中等城市的規模,這樣對北京未來的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北京郊區的空間畢竟有限,山區又佔了60%以上,所以,建議把臨近北京的一些地區,擴大為北京的“經濟郊區”,即在行政上沒有隸屬關係,但經濟上聯繫緊密的地區,有些城市甚至可以發展成為北京的衛星城。可以作為北京“經濟郊區”的地區有:河北的廊坊地區、保定地區北部各縣和張家口地區南部各縣等,應當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制定一個統一的發展規劃。[ii]

[i]孫久文:“關於調整北京區域經濟佈局、建設秦皇島濱海特區的建議”,《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簡報》2001年12期。

[ii]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摘要》(2003),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年版。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 孫久文)

中國網  2004年4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