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專家訪談:行政區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26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行政區發展是經濟區域發展的基礎,經濟區域發展是行政區高水準、快速度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應當著力解決行政區和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問題,其關鍵在於打破行政區的壟斷和封鎖。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加強各行政區的協調互動機制,尤其是推動建立發達地區
對欠發達地區的幫助機制,並把幫助的重點建立在利益互補的市場運作基礎之上。

    一般來説,一個經濟區域往往包含著若干個不同層次的行政區。行政區作為依法確立、由國家授權的一定級別政府進行管理的區域,其發展模式和政府管理的方式,直接制約著經濟區域的發展。因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正確處理行政區建設與經濟區域發展的關係。

    通過改革促進行政區和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

    行政區發展是經濟區域發展的基礎,經濟區域發展是行政區高水準、快速度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各個行政區的資源和要素數量是有限的,品質也有很大差別。超越行政區以拓展經濟區域,推進區域發展,有利於資源和要素在更大範圍流動和重組,實現各行政區的優勢互補,促進資源和要素的優化配置,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提高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致力於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的根本原因。如果各個行政區政府能夠站在全局的高度,用開放的思維和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式管理經濟活動,則行政區的發展和經濟區域的發展就會融為一體、相互促進。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但一些行政區從局部利益出發,運用各種手段實施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其結果不僅妨礙了區域發展,也直接影響了自身發展,導致産業結構老化、低水準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

    有鋻於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著力解決行政區和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問題,其關鍵在於打破行政區的壟斷和封鎖。這就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使各行政區的政府不再直接干預企事業單位的生産經營和具體事務,不再把企業分為本地的、外地的而區別對待,不再搞行政壟斷和地區封鎖。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部門與企事業單位的生産經營和具體業務脫離,把工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進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實施政府調節和改善管理手段應立足於為企事業單位服務、為其能動性運作創造良好環境。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強和完善從事經濟調節和社會管理的機構,撤銷那些直接從事或干預微觀經濟活動和社會事務的機構。建立健全科學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完善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制度。二是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並依此調整和規範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各級政府間的收支關係,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和政府正確與公正履行各項職能的需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科學界定轉移支付的因素,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或主要由自然性原因造成貧困的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快市場制度建設。完善市場法律法規,依法打擊妨礙市場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産品和服務等分割市場的行為。強化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健全市場組織體系,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仲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規範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同時,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

  加強行政區間的協調互動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除了需要國家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産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落後地區的扶持,從行政區和經濟區域的關係看,加強同一經濟區域內各行政區間的協調互動機制,尤其是推動建立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幫助機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幫助可以是純支援性的,但僅僅靠支援往往不夠穩定,也難以持續;而且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説,這種數量有限的支援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應把幫助的重點建立在利益互補的市場運作基礎之上。從發達地區的角度看,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做出努力:其一,把握世界科技進步、産業轉移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機遇,推動産業結構升級和自主創新。大力發展資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産業,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形成更多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知名品牌。同時,推動適合欠發達地區需要或主要依靠欠發達地區供給資源的産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其二,充分利用欠發達地區資源豐富、投資成本低等特點,積極到那裏辦企業、興産業,“借地生財”。從欠發達地區的角度看,也應利用發達地區的結構調整、産業轉移,“借勢開發”。一般來説,欠發達地區容易搞封閉,既擔心“肥水流了外人田”,又擔心“一放不可收拾”,於是就關起門來搞建設。其實,越封閉越落後。好的要素進不來,市場打不開,最後必然是複製落後,難以為繼。開放實際上是一種借勢開發,借發達地區的技術、管理、人才、資本來發展自己。欠發達地區應積極實施“引進來”戰略,用較低的生産要素價格、投資成本和良好的環境與服務吸引各方投資,實現互利共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 范恒山0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