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及服裝業

一、對中國紡織業發展的新要求一加入世貿組織承諾

(一)關稅減讓

自加入世貿組織之日起,紡織品與服裝的進口關稅在大約3年的過渡期內實行不同程度的減讓。紡織品與服裝的關稅做出了較大幅度的下調,過渡期的平均降幅均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60%。而且,紡織品的關稅普遍低於服裝關稅的降幅。這説明對紡織品的關稅保護程度相對於服裝來説比較低。

(二)關稅配額增加、指定經營開放及國營貿易比例限制

應WTO其他成員的要求,我國對晴綸、棉花、羊毛、毛條等紡織品及其原料的經營和貿易做出了承諾。對棉花的國營貿易比例限制在33%以內。對晴綸、羊毛、毛條的指定經營將在3年內放開。同時在過夜期內逐步提高棉花、羊毛和毛條的關稅配額。

(三)取消非關稅措施

羊毛、棉花、化學纖維長絲和化學纖維短纖的有關稅目于加人時取消進口配額及進口許可證。

二、承諾履行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和調整

(一)關稅減讓承諾履行情況

通過《中國海關稅則》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中關稅減讓表對照,我們不難發現中國政府在完全履行關稅減讓承諾。

(二)減少行政審批,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整作用

原經貿委己宣佈取消毛紡、化纖生産能力的宏觀管理。對棉紡細紗機、氣流紡紗機實行自動進口許可管理、並實行集中登記。進口經營者在向海關申報前,需到原國家經貿委核準生産能力,獲准後到原外經貿部辦理登記。辦理登記手續按原外經貿部制定的《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和《機電産品進口許可管理細則》執行。

(三)棉花、羊毛進口由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關稅配額管理

2002年棉花進口關稅配額81·85萬噸,羊毛26·45萬噸,毛條7·25萬噸。國家計委制定了《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計委令第19號)和《2002年重要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數量、申請條件和分配細則》、《2002年羊毛、毛條進口關稅配額管理實施細》(國家計委公告2002年第2號),對關稅配額的分配管理做了明確規定,嚴格按照我國加人世貿組織所做的承諾,將在每年1月1日前將關稅配額分配給最終用戶。棉花進口規定了國營貿易比例(33%),一般貿易進口主要是國營貿易,並下達關稅配額分配計劃;加工貿易進口將按照先來先領的原則,實行自主申領。

(四)聚酷切片、滌綸、晴綸進口由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自動進口許可管理

原國家經貿委、海關總署發佈了《重要工業品自動進施細則》(原國家經貿委第26號),規定進口包括聚醋切片、滌綸、晴綸在內的重要工業品,進口單位應當在簽訂合同後填寫《重要工業品自動進口許可申請表》,向原國家經貿委授權管理機構通知有關進口合同情況和預計入境時間。重要工業品進口管理機構收到按規定填寫的《重要工業品自動進口許可申請表》後,凡內容正確,形式完備的申請,應當批准並最遲在收到申請表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簽發《重要工業品自動進口許可證明》。

(五)修訂《紡織品被動配額分配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出口經營限制

原外經貿部修訂頒布了《紡織品被動配額分配管理辦法》,規定紡織品配額採取招標、自主申領和業績分配三種分配方式。原外經貿部根據2001年度配額使用情況於每年9月10日前公佈下一年度實行招標、主申領和業績分配的配額類別清單,並可根據當年配額使用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業績配額按各地方和中央企業上一配額年度紡織品出口業績進行分配,分為對設限國家配額紡織品的出口業績和對全球非配額紡織品的出口業績兩部分。對設限國家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配額實行三次分配:第一次預分應于配額年度上一年度的10月進行,按照配額年度上一年度1月至8月對設限國家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乘以系數進行分配。第二次預分應在上一年度12月進行,按照配額年度上一年度1月至11月對設限國家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乘以系數進行分配。第三次決定分配應于配額年度當年3月進行,按照配額年度上一年度全年對設限地區出口業績乘以系數進行分配。配額年度上一年度全年對設限國家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以截至配額年度當年2月底的統計數據為準;對全球非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配額實行兩次分配,應分別於配額年度當年的2月份和4月份進行。對全球非配額紡織品的出口業績,按海關統計的一般貿易(含邊境貿易)項下紡織品出口金額的100%與進料加工項下紡織品出口金額的30%相加之和計算。對全球非配額紡織品出口業績配額分配中,原外經貿部可視具體情況,將一些類別配額數量的一定比例用於鼓勵在開拓國産名牌産品出口方面成績突出的企業,或用於其他政策目標。此外,原外經貿部決定自2001年10月1日起,取消對坯綢産品的經營資格管理限制,獲得進出口資格的各類型企業在其經營範圍內可自由經營坯綢出口業務。

(六)按市場需求搞好總量調控,以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結合,防止新的重復建設,保持紡織經濟平穩運作

加大現有生産技術和裝備的更新改造,防止新增棉紡生産能力。國家還加大國債支援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國債技改將重點涉及包括紡織在內10個行業,加快包括新型紡織機械在內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重大裝備國産化水準和研製能力;推進高附加值新興産業和傳統産業中優強企業的技術改造,提升優強企業的競爭力。

(七)中國限制、禁止出口的紡織技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目錄》,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出口以下紡織技術:編號:983302j;技術名稱:紡織天然纖維製品及其加工技術;控制要點:支數為30-80的純紡羊絨高支紗生産技術。編號:983303j;技術名稱:紡織化學纖維及其加工技術;控制要點:芳綸的加工技術。編號:983304j;技術名稱:紡織纖維製品及其加工技術;控制要點:(1)獨特傳統處方的腚藍染色工藝及設備;(2)傳統手工扎染工藝技術;(3)真絲綢製品的蠟染工藝與專用設備;(4)真絲綢防縮抗皺加工技術;(5)各項同性的厚薄型服裝領底呢加工工藝與化學處理技術。編號:983302x;技術名稱:紡織天然纖維及其加工技術;控制要點:芝麻織物後整理術。

(八)中國保留使用《紡織品與服裝協議》“過渡性保障措施”的權利

2002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通報諮詢局向WTO 紡織品監督機構發出通報:中國將保留使用《紡織品與服裝協議》規定的過渡性保障措施”的權利。根據這項規定,在2005年1月1日《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終止以前,如果WTO其他成員的特定紡織品向我國大量出口,而對我國內地企業造成重大損壞或嚴重損壞威脅,我國政府將有權使用過渡性保障措施來保障國內紡織和服裝生産者的利益。後來WTO 完成審議,中國可享有紡織品的過渡性保障措施”這一權利適用於毛、棉、化纖和服裝等類別264個稅號的産品。

三、對中國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情況的評價

(一)承諾的履行推動了世界紡織業的貿易自由化進程

首先,加入世貿組織後關稅下降幅度很大,2002年就有127個稅號的稅率低於或等於10%,佔第50一63章總稅目的1/8,而且有的進口量較大的産品降福也較大,如2002年棉紗線的稅率降到5%的水準,可能對進口産生直接影響。其次,在逐步取消非關稅措施方面也比加人世貿組織前有較大的進步:聚醋切片、滌綸、晴綸進口由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 登記管理;棉花、羊毛進口由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關稅配額管理;第三減少行政審批:對棉紡細紗機、氣流紡紗機實行自動進口許可管理,並實行集中登記。

(二)承諾的履行是積極有效的

中國紡織業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概括起來有九項義務:紡織關稅的減讓,取消棉花、羊毛、化纖進口數量限制;取消長絲、坯綢出口限制;紡織品外觀設計實施法;取消紡織機械進口招標;重新審定棉紡、毛紡、化纖三大能力的審批;開放紡織流通業;擴大企業出口經營權;出口增幅限制等特殊承諾。為認真履行上述承諾,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己出臺不少新政策和新法規。這些新政策和新法規的公佈及實施一方面為履行承諾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提高了履行承諾的透明度。

(三)與其他WTO成員相比,中國在承諾履行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稱讚

在2001年11月舉行的多哈部長級會晤上,世貿組織成員未能就開放紡織品市場達成協定,之後各成員計劃最晚于2002年7月31日達成協定。但成員之間仍未能達成協定,發展中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在開發紡織品市場方面行動遲緩。根據世貿組織成員先前達成的協議,所有成員都應在1995年至2005年間逐漸開放紡織品服裝市場,取消所有進口配額。美國的一體化産品均為本來就不受限制的商品,而對設限産品卻很少觸及。2002年WTO認為歐盟紡織品市場開放不夠,目前僅完成其承諾市場開放的20%。相比之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推動全球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做出了較大的努力。

(四)其他WTO成員的積極評價

由於中國認真履行承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到目前為止WTO其他員很少質疑中國的履行情況,相反中國為積極履行承諾所做的有效努力得到了包括世貿組織總幹事素帕猜在內的各方的肯定。

五、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紡織業進出口的影響

(一)理論分析

1、有利影響:市場短期內對配額、關稅及非關稅措施的變化做出積極反應

第一,從出口市場來看,按照ATC的“一體化比例”和“剩餘配額增長率”的實施方案對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見表9·6)。第二,由於要逐步降低關稅和逐步取消非關稅措施,這為我國紡織工業加速技術進步、調整産品結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第三,加人世貿組織對我國意味著貿易制度的轉軌。對外貿易將從原來的雙邊貿易體系轉向多邊貿易體系,這樣貿易爭端解決方面將會有較大的改善。第四,由於在談判協議中紡織品進口關稅的下調,特別是羊毛和化纖的進口關稅大幅度下調和非關稅措施的取消,降低了紡織品與服裝的生産成本,提高了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即國內紡織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外的紡織原料,通過全球採購降低成本,增加出口。第五,從長期來看,在出口增長、國內投資領域和關稅措施的影響下,我國紡織業特別是服裝業會獲得長足的發展機會。這種發展不僅是指産量和産值的增長,而且將在深層次上促進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組織結構的調整和運作機制的轉換。

2·不利影響

(1)加人世貿組織在短期內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長影響是很有限的這是因為:

首先,無論是ATC的“一體化比率”還是“剩餘配額增長率”的實施情況,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很有限。從實際效果來看,配額限制沒有實質性的減少。例如美國的一體化産品均為本來就不受限制的商品,其一體化産品紗線類多,織物類次之,服裝最少。2002年WTO認為歐盟紡織品開放不夠,目前僅完成其承諾的20%。另外,在“剩餘配額增長率“方面,僅僅是給予增量部分的增長率。美、歐等設限地區承諾在2005年以前對設限配額分三個階段實施增長,但這一增長率是在原增長率為100%的基礎上計算的增長率。按照這個方法計算,我國每年對美出口增長16%,而“剩餘配額增長率”實際上只有0·4%個百分點,可見影響很小。

其次,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主要是對非配額地區的出口,而不是對美、歐等設限地區的出口。加人世貿組織主要影響對配額市場的貿易,而對這一市場的出口僅佔全部出口量的1/5左右。

再次,加人世貿組織後,紡織品出口還要受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的約束。根據中美談判協議,我國承諾在2008年12月31日以W,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服裝的數量的年增長率不得超過7·5%(毛紡産品6%),否則美國可以單方面提高關稅、設置配額等保護性措施。根據WTO規則中的“雙邊談判多邊適用”原則,其他成員也可以適用這一協議中的內容限制中國産品的出口。

(2)我國紡織品與服裝市場受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擠壓。首先,我國作為紡織業大國的比較優勢在於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因而我國向國際市場提供的産品主要是中低檔紡織品服裝,這一層次的競爭對手很多,如印度、東盟、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都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南亞國家的工資成本優勢更突出,給我國的紡織工業出口貿易提出嚴峻挑戰。其次,區域性貿易集團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等將一國的貿易壁壘拓展為區域性貿易壁壘,區域性貿易集團'對我國的紡織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威脅。如我國曾一度為美國的第一大紡織品供應國,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後,我國這一地位被墨西哥所取代。

(3)新保護主義盛行。新保護主義包括利用原産地原則、綠色貿易、反傾銷、技術衛生標準等等實施歧視性限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外國會強力推行新保護主義措施來限制中國的紡織服裝品。例如,美國再次修改原産地規則,歐盟理事會最近通過的一項針對紡織品和皮革製品的共同文件,那些使用了偶氮染料與人體接觸的紡織品服裝在歐盟市場上將被禁止銷售,因而也將被禁止從第三國進口。這些措施對於落後國傢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嚴重阻礙我國紡織服裝産品的出口。

(4)進口關稅的降低、非關稅措施的逐步取消後國內投資領域的開放將導致國外的産品和資本更多地進人中國市場,這將影響國內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WTO的自由貿易取向會強化各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而我國的服裝業具有明顯的低技術、勞動密集型和加工型的特徵加人世貿組織後這一特徵的強化將可能導致我國服裝業國際貿易條件的惡化。

(二)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紡織業進出口新情況

認全國紡織品進出口增勢明顯,加人世貿組織對紡織業的積極影響已開始顯現

2002年紡織行業抓住世界經濟回升,全球紡織産業鏈進一步調整,部分紡織品配額取消設限的有利時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我國紡織産品競爭優勢尤其是比較成本優勢突出造成的使我國紡織出口邁上一個新臺階。2002年1一12月全國紡織品對外貿易總額為760·17億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長13·46%,其中出口618億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長15·80%,創歷史新高。其中紡織品205·8億美元,增長22·2%;服裝411;9億美元,增長12·7%。累計實現順差473·83億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長19·8%,是全國貿易總順差額的1·56倍,繼續拉動全國貿易總順差的增長。我國紡織産品競爭優勢,尤其是比較成本優勢突出造成的。

2·一般貿易旺盛,加工貿易呈現頹勢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出口政策和結構調整促進了一般貿易的持續增長。2002年1一11月,紡織品一般貿易出口356億美元,增長25·1%;進口20·9億美元,增長26·5%。一般貿易額增長迅速,佔總貿易額的52%。2002年1一9月加工貿易出口仍未擺脫下降之勢,出口額為164·2億美元,下降2·7%,其中進料加工出口下降1·6%,來料加工出口下降4·1%。加工貿易進口106·1億美元,佔總進口的83%,與2001年同期基本持平。到了11月加工貿易逐步恢復,出口降幅縮至1·4%,進口己扭降轉升,增幅為1·2%。小額邊境貿易近來出現巨幅增長,出口增長150倍,其中主要是對俄羅斯、哈薩克、緬甸、越南等國家的出口有較快增長。

3·紡織機械進口大幅上升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紡織品出口強勁增長以及紡織結構的調整和技術改造進程的加快,帶動紡織機械進口大幅上升。據海關統計,2002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26,25億美元。其中進口23·79億美元,同比上升29·08%;出口2·46億美元,同比上升兒52%。貿易逆差21·33億美元。按價值看,前三個季度織機進口占26·38%,印染和後整理機械進口占20·89%,針織機械進口占17·68%,紡紗機械進口占15·85%,化纖機械進口占9·67%,其餘9·53%屬於其他設備和器材進口。前三個季度,化纖機械進口額為23002萬美元,同比下降12·04%;進口數量為2182台,同比下降21·85%。紡紗機械進口額為37714萬美元,同比上升11·53%;數量為5656台,同比下降6·64%。

4·主要紡織原料、成品和半成品出口皆有增長

加入世貿組織,隨著關稅的降低和非關稅措施的減少,棉花的進口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棉花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棉價有所回落使棉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前三季度紡織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大類商品的出口分別增長5·7%、17,8%和12·5%,棉花和化學纖維出口增長迅猛,增幅分別達50%和63%,棉花出口超過進口;佔原料出口主要部分的羊毛和蠶絲的出口下降;半成品中紡織紗線出口增長9·4%,織物增長21·3%,增長較快;棉制、化纖制的紗線及織物出口增長,絲紡紗線和織物下降;成品中服裝出口275·9億美元,增長9·4%,其中針織服裝增長16·7%,梭織服裝增長5·2%;成品中服裝出口275·9億美元,增長 9·4%,其中針織服裝增長16·7%,梭織服裝增長5·2%。

5·加入世貿組織後主要紡織原料進口有所增加

(1)棉花、羊毛進口有升有降,進口價格上升

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棉花、羊毛進口由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關稅配額管理,這會增加棉花和羊毛的進口。由於棉花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軋,關稅可以使進口價格上升。2002年1一9月份,棉花進口11·48萬噸,同比增長40·23%;進口金額則增長了76,7%,進口平均單價提點25%,其中從美國進口了5·1萬噸,佔全部進口的44·4%;羊毛進口16·5萬噸,同比下降21·3%,而進口平均單價卻提高了24·1%。澳大利亞仍是我國羊毛進口的最主要國家,2002年1一9月份從澳大利亞進口10·6萬噸,佔全部進口的64·7%。

(2)化纖及化纖原料進口明顯增加

近年來我國化纖工業發展速度較快,對化纖單體的需求逐年增加,但國內配套則相對滯後,導致化纖工業對國際原料市場的依賴度進一步擴大。2002年1一9月份,進口對苯二甲酸(PTA)316·8萬噸,同比增長38·2%;乙二醇(EG)159·8萬噸,增長39·7%,丙烯晴等其他原料的口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由於加入世貿組織後,對聚醋切片、滌綸點綸等紡織重要工業品的進口由“進口計劃”管理轉為“自動登記”管理,導致2002年以來化纖産品進口增加。2002年1一9月,我國進口聚酪%片12·1萬噸,同比增長11·8%;滌綸短纖維進口45·8萬噸,增16·5%;晴綸纖維及絲束進口33·1萬噸,增長15·4%。這些産品的進口主要來自於中國台灣、南韓、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由於其出口價格較低,給國內同類生産企業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

6·布料頂替進口取得了較大進展

2002年機織布料出口83·1億美元,同比增長20%,而進口56·7億美元,同比下降3%,布料進出口順差達到26·4億美元,其中棉機織物出□增福27·8%,化纖布增長16·7%,而同期進口僅增長4·6%和下降8·1%,這一增一減充分顯示多年困擾我國紡織發展的瓶頸——布料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我國出口服裝的布料自給率己接近00%、棉製品出口增幅較高。棉制産品出口216·3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24·3%,其中棉紗出口增長40%,儘管尚未擺脫棉紗凈進口國的局面,但凈進口量有所下降。

7·加人世貿組織以來對主要市場出口增長、進口下降,對日貿易降勢依然,出口市場格局基本沒有變化

2002年1一12月,我國紡織服裝對主要出口市場中國香港、美國、歐盟、南韓,出口是128·3億美元、70·7億美元、64·2億美元、34·0億美無其分別比同期增長20·2%、15·4%、23·7%、28·3%。而對日本出口為131·2億美元,比同期下降了4·4%。仍繼續下降。對以上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占總出口的76%。而對設限地區出口146·3億美元,增長20·0%。在進口方面,自主要進口地區中國台灣、日本和南韓的總進口下降2·6%,其中自日本和南韓的進口分別下降8%和10%。

8·國有企業出口增長加快,外資企業進出口增長勢頭不減,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迅猛

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的出口增速逐月提升。2002年,國有企業仍是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體,1一12月出口達299·76億美元,與2001年同比增長6·88%,佔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48·53%;三資企業出口220·76億美元,佔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35·74%,與2001年同比增長18·43%;集體企業出口59·76億美元,佔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9·67%,與2001年同比增長34·47%;比較突出的是,個體企業出口擴41億美元,雖然僅佔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6·06%,但與2001年同比增長188·66%,表現出了強勁的上升勢頭,這説明出口經營權的不斷放開對民營企業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

進口方面,2002年1一12月國有企業共進口紡織品服裝39·87億美元,與2001年同比下降3·44%,三資企業進口97·85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8·93%;集體企業進口5·72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3·94%,個體企業進口2·12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52,38%。三資企業出口161,7億美元,增長9·9%,其中獨資企業出口增長最為迅速,出口額己接近合資企業的水準。佔進口額61%的三資企業進口實現3·3%的增長。服裝進口7·2億美元,增長17·7%,其中針織、梭織服裝進口分別增長15·5%和22·7%;毛皮服裝進口恢復增長11·6%。

9,東部沿海地區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2002年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福建六省的紡織品出口達到507·4億美元,佔全國的82%。其中,福建、浙江、廣東的紡織出口同比分別增長了36·5%、24,1%和17·3%,成為出口快速增長的帶頭羊。

中國網 2003年9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