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民工權益就是保護生産力——青藏鐵路建設部門關愛民工紀實

近年來,侵害民工權益的現象屢禁不止:工資被拖欠,工傷事故多,超時加班,子女就學難……然而,在國家重點工程青藏鐵路建設工地,記者卻發現,一度被視為“二等公民”的民工,在這裡真正感受到了平等與尊重。青藏鐵路建設民工管理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保護民工權益,既體現了社會文明和進步,也保護了生産力。

“累死了我也心甘情願”

在海拔4800多米的中鐵十六局青藏鐵路工程指揮部,記者遇到了正在進行工後體檢的40多歲的民工孫海鵬。醫生告訴他大部分檢測指標合格,只是血紅蛋白指標偏高,這是在高原工作發生的正常反應,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就可恢復正常。孫海鵬高興得笑了起來。

孫海鵬來自山西,談起自己過去的打工經歷,不禁感慨萬千。孫海鵬説,他做過建築工,當過搬運工,活又臟又累,但收入卻很少,為了能給家裏多寄點錢,生病了都不敢去醫院。捨不得租房子,晚上就躺在城市天橋下或馬路旁,如果遇到警察驅趕,就只得跑到十幾裏外的郊區露天住宿。孫海鵬説:“我覺得我們農民工的處境真艱難。”

去年初,經同鄉介紹,孫海鵬來到了青藏線施工工地。十六局為每人配備了一張床和一套嶄新的被褥,七八個民工住一個帳篷,既寬敞又乾淨,每天都生著火爐,十分暖和。他們的工作服也都是免費發放的,吃飯頓頓都有肉和蔬菜。高原上高寒缺氧,工地醫院的醫護人員每晚都來查鋪,問寒問暖,免費提供保健藥品和氧氣。

特別讓孫海鵬感動的一件事是:2003年9月21日下午,他正在工地上幹活,突然有人把他叫到工地旁,這時他看到局指揮部指揮長程紅彬手中捧著一塊生日蛋糕,身後還有一群領導,程紅彬笑著對孫海鵬説:“老孫啊,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們為你簡單地祝個壽,祝你生日快樂!”説著,大家取出一塊塑膠布鋪在草地上,讓孫海鵬坐下,然後把他圍在中間,拍著手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孫海鵬説:“我當時就流淚了,説實話,我一個農民從沒有想到過‘過生日’,長這麼大也沒有吃過生日蛋糕。我對自己的生日早都忘了,而指揮部領導居然能記得,實在讓我感動。”原來,局指揮部將每個職工和民工的生日都記錄下來,到時領導們都要帶著生日蛋糕前來祝賀。

孫海鵬説:“在青藏線,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我想,如果每一個用人單位都能像這裡一樣對待農民工,那該多好啊。建設單位這樣善待我們,我想只有拼命工作才能報答他們!”一次,剛澆鑄完一座橋墩,這時暴風雪突然降臨,為了防止低溫將橋墩凍裂,大家冒著暴風雪將橋墩蒙上“防凍外衣”。由於受寒和勞累,孫海鵬昏迷過去了,醒來時看到項目部劉經理正焦慮地守在他的病床旁。他抓住劉經理的手,激動地説:“在青藏線打工,累死了我都心甘情願!”

每個人都受到充分尊重

“在青藏線,我們和用人單位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同醫療、同獎懲,中鐵十七局為我們統一配備了電熱毯和被褥,免費供應可口飯菜和保健藥品,在這裡比在家鄉生活得還要好。”來自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河灘鄉的農民馬東紅樂呵呵地説。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盧春房説,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始終把民工作為建設者的一部分,納入職工隊伍管理並一視同仁。民工的居住、生活和醫療等問題都有嚴格規定,如民工每人平均居住面積不低於2.5平方米,日伙食補貼不低於10元,要進行工前、工中和工後體檢,免費發放高原保健藥品,每天勞動時間不超過8小時等。總指揮部還專門編寫了《青藏鐵路建設者手冊》,詳細介紹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並要求各參建單位盡一切力量為來自各民族的民工創造工作、生活和宗教活動的便利條件。

跳“鍋莊舞”是藏族群眾的一大愛好。中鐵十九局四公司專門為藏族民工開闢了場地,提供照明條件。他們喜愛吃糌粑、喝酥油茶,公司每週都要派車到幾百公里外的拉薩去買。去年安多藏族牧民賽馬節期間,為了讓大家能夠參加這一盛會,中鐵十九局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仍然為藏族民工放了7天假。

在海拔5000多米的中鐵十七局青藏鐵路唐古拉山施工營地,有一間“禮拜帳篷”。在這裡,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民工可以自由地做禮拜,即使在施工期間,只要禮拜時間一到,就可以暫時放下手中工作去做禮拜。該局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長董獻付介紹説,他們還專門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清真食堂,中秋節為穆斯林民工發放了清真月餅。

民工的經濟權益也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青藏鐵路建設工程中,沒有發生過一起拖欠民工工資的事情。盧春房説,青藏鐵路各參建單位採取用人單位代發工資、辦理民工工資銀行發放卡、勞務承包責任人繳納工資保證金、發放當月工資前檢查上月工資表等多種措施,有效防止了工頭拖欠或剋扣民工工資、攜款逃跑等侵害民工利益的事件,有效地維護了民工的合法權益。

保障民工權益要在機制上做文章

在青藏鐵路建設中,有關單位充分尊重和保護民工合法權益,極大地調動起了廣大民工的工作熱情,確保了建設工程的節節勝利。記者在採訪中深深地感到,人是生産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保護民工合法權益,就是保護建設力量,保護生産力。

農民工,已成為城市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絕大多數農民工承擔了城市裏最苦、最累、最臟的工作,沒有他們,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勢必受到影響。就農村而言,“民工經濟”可謂是“一座不冒煙的大工廠,一所不花錢的大學校,一個事半功倍的大産業”,是“輸出勞動力,帶回生産力”。然而,近年來,由於一些政府部門不作為以及農民工自我保護能力低等原因,很多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處境十分艱難,這一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要達到56%,這就意味著今後每年要有1300萬農民進入城鎮。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充分認識到民工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打破身份界限,給予平等待遇,建立有效的民工權益保障機制。對農民工要多一份感情,多一點關心,多一些理解,使他們能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幹勁投入到各項建設事業中去。(王聖志)

 

《半月談》  2004年4月14日


熱點話題之中國農民工
農民工問題現狀與出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