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民營企業創新、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對策建議

(節選)

民營企業具有內在創新動力,從而必然會形成不同的創新模式。但是,真正實現創新並非易事。因此,必須選擇更有利於促進民營企業創新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

第一,鼓勵民營企業實施産權制度創新,構築多元化、社會化的産權結構。雖然多數民營企業實行家族制有其客觀原因,但是,如果固守家族制必定影響企業的成長和擴張。因此,應當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積極實施産權多元化和社會化的改革或創新。儘管産權社會化會對企業的控制權造成一定影響,但一定要讓家族企業的所有者明白,對控制權的必要制衡可以預防因獨斷決策而造成的失誤。

第二,實施民營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創新。目前許多民營企業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多數是由出資人實行家族式管理。這種方式在起步階段具有凝聚力強等優點,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根據世界企業發展的歷史經驗,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企業法律的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包括企業的股權結構)和企業管理也會走向現代化。如上所述,近幾年我國民營企業已經出現了依照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制的傾向。當然,私營經濟選擇什麼樣的企業體制和管理方式,要由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定。不過,對那些具有一定規模且産權多元化的民營企業,要鼓勵並幫助它們在企業內部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促使其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通過提高企業內部市場化程度,改善、提高他們的決策水準和決策效率。一定要在産權制度創新的基礎上,重新構築企業的治理結構。要通過建立健全董事會、重塑董事會與經營層的制衡關係實現全新的治理機制。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要重視優秀企業家在企業治理結構的作用,許多成功的民營企業的經驗證明,如果企業內部擁有一名優秀的企業家,並在企業經營決策中起重要作用,企業往往能夠不斷壯大。

第三,採取措施強化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企業競爭制勝的前提是能夠提供比競爭對手更為物美價廉的物質産品或服務,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過硬的技術。可是目前我國許多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弱,根據我們的調查,有285家企業反映本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佔樣本總數的38.72%。不斷的技術創新是企業始終擁有先進技術的重要手段。企業可以通過制定技術創新戰略,加大技術創新投入,調整現有技術創新的組織結構,包括建立企業研發中心,加強技術創新過程的協調與交流,包括與國內外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新型的“産、學、研”聯合模式等,使企業始終保持技術優勢。有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的中小型企業每年用於R&D的費用佔公司年銷售額的比重大致在2%~3%,微軟公司的研發投入佔其銷售收入的比重曾高達20%多,而我國的中小型企業的研發費用佔其銷售收入的比重僅有0.31%。因此,民營企業特別是那些具有成長性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創新的投入和管理。

第四,重視人才的引進和有效使用,激發企業員工的普遍創新熱情。我國的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家族企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難以接納人才,根據我們的抽樣調查,有511家企業反映人才短缺,佔全部樣本企業736家的69.43%。我們認為,民營企業需要轉變理念,在對待人才方面要採取更開明的態度,採取物質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並將各類人才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同時,企業要營造全員的創新環境,採取不同手段激勵廣大員工的創新激情。我們的調查發現,目前民營企業在激勵員工創新的措施方面,發獎金、增加工資及其他物質獎勵者居多,在737家被調查企業中,有612家企業,佔總數的83.15%回答採取這一手段,採取精神鼓勵、提拔重用所佔比重也分別達到52.99%和54.35%。然而,創新收益分成這一重要手段使用率則僅有131家,佔樣本總數的17.8%。因此,我們認為,企業在注重傳統的物質和精神鼓勵的前提下,要積極探索採用創新收益分成這一新的激勵措施。

第五,鼓勵民營企業創新經營方式,積極開展資本運營。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系統,封閉的産權模式顯然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也不便於企業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在投融資方面的好處。隨著民營經濟産權模式的轉換,在民營經濟同各種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進行聯合、參股、改組,組建企業集團方面,相關政策應給予鼓勵和支援。同時,也要為優秀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供便利條件,逐步消除民營企業在上市方面的非國民待遇。特別是在配合消化龐大的非流通性國有股、實現國有股減持方面,鼓勵民營經濟的參與,使民營企業通過收購國有股而進入資本市場,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第六,重視民營企業自身的信譽塑造,規避企業道德風險。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信條,只有注重信譽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交易的多次博弈中獲得最大利益。民營企業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曾有過不守信用的短期行為,敗壞了民營企業的聲譽。因此,民營經濟的發展要求民營企業家們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譽上做更多的努力。從産品品質、售後服務、契約履行等方面著手,逐步取信于客戶、金融機構和廣大消費者。

第七,實施市場創新,積極推行名牌戰略。民營經濟發展到今日,要想進一步發展,提高競爭力,通過樹立品牌,實施名牌戰略來開拓和佔領市場已經變得刻不容緩。我國許多企業的産品就其品質而言,並不亞於國外的産品,但就是由於牌子不響而大大影響了其市場佔有率和經濟收益,一些企業不得不借助外國的品牌從事“貼牌(OEM)”生産和讓外方代為設計(ODM),企業收益的很大一塊被合作方攫取。有研究表明,外國企業不僅通過OEM和ODM賺取經濟利益,而且還通過這種方式從戰略上進一步擴大其品牌的影響力而抑制我國企業品牌的擴散。因此,只有在進一步強化産品品質的同時,加大廣告宣傳和市場行銷的力度,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成為真正擁有自己品牌的製造商(OBM),才能使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

第八,重視企業戰略,實施企業戰略創新。戰略理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必備的理念,是企業謀求長期生存的重要保障。我國民營企業如果沒有一套科學的經營戰略,那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因此,民營企業不僅要善於短期的戰術運作,而且要在涉及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上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是實現多元化戰略還是走專業化道路,企業必須清楚它的依據。此外,企業在資訊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須制定出涉及長期利益的戰略對策。

第九,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存在,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對於鍛造企業的戰略資産是非常必要的。實踐證明,企業文化在凝聚企業員工的力量,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開拓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地,要在企業中逐步形成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和崇尚科學技術的文化氛圍,從而使企業儘快過渡到富於創新精神的學習型組織。

第十,進一步放鬆産業準入限制,鼓勵民營企業的産業升級。從政府角度講,對那些可競爭的壟斷性和社會公益性産業部門,政府一定要儘快放鬆規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這一方面可以緩解政府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壓力,提高現存企業的經營效率。另一方面也為民營企業的市場創新提供一個較好的拓展空間。此外,政府還應通過國債、財政貼息、稅收等政策措施,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促使廣大民營企業由過去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價值的粗放經營模式向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價值的集約經營模式轉化。

第十一,發揮企業行會等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引導和管理。民營經濟主導的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不存在部門管理,但不能沒有行業管理。在實施行業管理上,也不能採用過去那種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行業協會、商會的方式加以引導和自律。政府通過行業協會傳達國家的方針政策,表達政府的意圖,行業協會通過對本行業內企業的督導,督察規範其行為,促進其進步和提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企業競爭力研究課題組供稿,摘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

中國網2004年11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