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組圖:黃奇帆副市長眼中的數字重慶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6 月14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黃奇帆副市長眼中的數字重慶

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

6月13日上午,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接受了“魅力重慶網上行”中國網路媒體赴渝採訪團的集體採訪,就重慶的扶貧開發、三峽庫區移民、環境保護以及投資環境問題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短短兩小時,黃副市長的謙遜與務實作風讓人印象深刻,而他談到的幾組數字,直觀地解答了採訪團成員諸多感興趣的話題。

五條政策關懷三峽庫區移民

“中國任何其他地區經濟發展中沒有這些政策。中央政府對庫區移民的五條重要優惠政策,正是中央政府對移民無微不至的關心的體現。”

黃副市長對這五條優惠政策進行了説明:一,三峽電站發電後,從每一度電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移民後期的扶助資金;二,分稅政策的實施;三,建立三峽庫區移民産業發展基金,幫助移民投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項目;四,每年對庫區企業給予一定關稅減免額度,用於引進設備與材料;五,一定額度的破産關閉。

目前,重慶市政府已制定了《重慶市三峽庫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發展規劃綱要》,把移民及庫區發展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對三峽庫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生態經濟區”,2004年國務院批准實施《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把庫區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文明新區帶來了新機遇。

四項措施促進扶貧開發進程

“重慶直轄初期的3000萬人口中,有12%在溫飽線以下的貧困人口,也就是360多萬人。經過8年的工作,貧困人口減少到65萬人,扶貧開發的任務還未完成。” 黃副市長這樣概括了重慶扶貧開發工作的現實。

面對現狀,黃副市長介紹了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思路。一是集中力量抓好整村推進工作。貧困村是貧困人口集中分佈的區域,必須加大力度,把貧困村建設始終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重中之重來抓,把工作重點向貧困村傾斜。二是大力開展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工作。做到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強化培訓與轉移相結合、輸出地與輸入地相結合,確保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工作持續推進。三是突出抓好産業化扶貧。在明確扶持産業的基礎上,重點扶持龍頭企業擴大再生産和扶持産業的關鍵技術環節。四是堅持抓好易地扶貧,實施“萬戶農民遷居脫貧工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通過分散安置、建居民點集中安置、梯級移民安置、進敬老院安置等多種安置形式,分期分批地實施搬遷。

三步發展建設西部經濟中心

“我們要讓世界了解重慶,讓重慶在西部崛起,讓西部城市在世界亮相!”在談到將重慶建設成為西部經濟中心的目標時,黃副市長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自信。

對於重慶目前的“大城市,大農村”二元社會結構,黃副市長並沒有回避。他強調,重慶目前的經濟仍處於“打基礎階段”,“欠賬還很多”。要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需要分三個階段進行:一,1997年到2006年的十年時間為基礎開發階段,要著力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主要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二,2007年到2015年為功能開發階段,從投資拉動改為靠消費和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三,2016年到2020年為要素開發階段,將各要素積聚,讓重慶成為交通、物流、工商産業發展樞紐。

兩個概念詮釋城市環境保護

“中央支援和水資源保護,是我要著力強調的兩個概念。”在被問及重慶環境保護的發展與現狀時,黃副市長説到。

同扶貧開發一樣,黃副市長強調國家對庫區的水資源保護、庫區的生態環境給予了極大的支援。國家投資80多億元,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廠。“重慶庫區現在的環境保護如果有任何進步的話,都是中央政府重大支援的結果。”同時,近年來重慶市高度重視庫區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治理,不斷採取綜合措施,加大保護和治理力度,水資源保護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重慶庫區首批規劃建設的19座污水處理廠已投入運作17座,首批規劃建設的13座垃圾處理場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沿江12個重點小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已全面開工。(陳維松)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