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6 月2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2004年,民政部門在民間組織培育發展工作中,重點抓住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民政部在山東召開了“全國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會議”,根據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新趨勢,總結經驗,明確下一步培育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民政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工作也得到全國很多省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地結合實際,採取各種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雲南、內蒙古、河南、河北、湖北、寧波、廈門等地以省市政府或民政廳局名義出臺了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或辦法。山東、廣西、安徽、貴州、江西、重慶、青海等地在出臺文件、抓好試點的基礎上,以省政府名義召開了現場經驗交流會或表彰會,引導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搞好規範化建設。2004年,全國有農村專業經濟協會10萬餘個,已在各級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約有1萬多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興起與發展,給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振興農村經濟、為農民生産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1)、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主要特徵

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越來越重要,這些發展特徵主要體現在: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成為農民自發成立、自我服務的新型社會組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實行聯産承包的經營體制,農民獲得了生産經營的自主權,激發了生産積極性。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農村這種千家萬戶分散的小生産方式,與競爭日益激烈的大市場的矛盾日益突出。約2億左右農戶由於各自分散經營,規模小、技術落後、資訊不靈、抵禦風險能力薄弱,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小生産的生産經營方式成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最大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方從事同類産品生産經營的農戶自願聯合組織起來,以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在技術、資訊、購銷、加工、儲運等環節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通過科技資訊傳遞,提高農産品品質和産量;通過銷售服務,提高農産品價值;通過加工服務,提高農産品的附加值。實踐證明,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使分散的生産經營者以一個整體進入市場,參與競爭,降低了生産成本,實現規模效益,提高了競爭力,滿足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強烈願望,代表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解決了一家一戶想辦而辦不成、辦不好的事情,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民辦、民管、民受益,其作用任何行政手段不能代替,是對農村社會組織和生産關係的創新,是真正屬於農民自己的組織。正像有的農民説的“協會是技術的老師,經營的幫手,生産的顧問”,使農民眼界寬了,路子廣了,技術多了。如廣西全區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根據2004年9月統計數據,農産品銷售量已達47億元,會員年每人平均增收348元,還輻射帶動了40萬農戶年每人平均增收136元。山東省一些地方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吸納的農戶已達當地農戶50%以上,如萊州市各類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吸納17萬農戶,轉移農村勞動力25萬人,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4240元。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

我國是一個以農民為主、以農業為本的發展中國家,這就是我國最大的國情。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國農業入市難,農民增收難,始終是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難題。只有通過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優化生産要素,發展效益農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和生産規模化程度,才能逐步把農業經濟鏈條做大,促進“三農”的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以農戶為市場主體,把市場主體和市場需求聯接起來,實現了農村經營體制的創新,對農村經濟發展産生重要影響。據北京市的調查統計,有87%的農戶認為加入協會增加了收入。農民一致讚揚成立協會是為農村辦了一件好事,在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發展上大有作為,是農民致富、農業發展、農村繁榮的好形式。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成為加入WTO後提高農産品國際競爭力的新舉措。

目前,我國農業人口占世界農業人口的1/4左右,我國有許多重要大宗農産品,如糧食、棉花、蔬菜、水果等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農産品外貿總額僅佔世界農産品外貿總額的3.5%,佔全國外貿總量的1/10左右。國際農産品貿易市場的通行規則是民間組織在前臺,政府在很多方面不能直接參加和干預。我國農産品有勞動力價格低、資源多樣化、空間範圍廣闊的優勢,要在競爭中保護我國農民的利益,搶佔制高點,就必須與國際通行機制接軌,培養我們自己的民間組織,使它們走向國際貿易平臺,代表和維護農民利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從而把我國的農業市場做強、做大。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産生較早、發育成熟的浙江、山東等地的一些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就成功地參與了打破國際貿易壁壘、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工作。由於以民間的身份平等地與國外農産品行業組織談判,起到了政府所起不到的獨特作用,如山東省青島市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新産品遠銷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煙臺萊西市石材行業協會舉辦的國際石材展覽會,有26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客商參加,貿易額25億元。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成為促進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形式。實現農村全面發展,不僅需要生産規模和經營水準的提高,而且需要農村社會機制、社會觀念及生活方式的全面提升。在這個意義上,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不僅為農民進入市場提供了一個渠道,為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主體,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也深刻地影響著農村的文化、社會乃至政治生活等各個方面。各地實踐充分表明,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通過各種活動,在廣大農民中傳播了科學技術,推廣了民主意識,促進了農村就業,完善了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使農民在自我服務、平等合作、相互幫助中提高了誠信意識、競爭意識和市場觀念,對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縮小城鄉差距,推進農村民主建設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對建立新型農村社會管理秩序,改善農村社會結構,推動農業科技、教育、文化等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基層政權,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已註冊登記專業經濟協會1萬多個。這些協會作為全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骨幹和示範,分佈于全國各省區市,以組織健全、貼近農民、作用明顯的生機勃勃的形象,活躍在農村縣、鄉、村諸多領域,對在更大範圍推動各類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逐步發展和日趨活躍,為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帶來了重要而深入的影響,一是優化了農村産業結構,降低了農産品生産銷售交易成本,提高了農産品的競爭力;二是起到了溝通産、供、銷三方需求的仲介作用,增強了農戶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推動了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三是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四是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培養了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維權意識和誠信意識,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優秀人才;五是農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實惠,拓展了增收的渠道,增強了發展的後勁;六是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維護了農村的穩定。

(2)、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強大推力

過去我國各類民間組織主要在城市設立和活動,農村只有少數縣一級有技術推廣、扶貧幫困類公益組織,民間組織的發育明顯滯後。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成為農村民間組織新的生長點,開闢了農村民間組織管理工作的新領域,使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多了一個服務群體。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是民間組織登記管理工作中面對社會最基層、服務對象最多、最具探索性的工作。各級民政部門作為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機關,一直關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對這種土生土長的民間組織給予了熱情的關心和扶持。民政部制定的《關於加強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登記入手、規範制度和扶持發展的方針,確定了登記範圍,提出要簡化登記條件和程式,及時賦予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合法地位。各級民政部門因勢利導,大膽探索,保護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合法權益和農民的辦會積極性,把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好、發展好、管理好,體現民政工作維護民利、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的宗旨。民政部門這一系列工作舉措和發展思路,已成為新時期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2004年,各地民政部門在黨委政府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配合下,認真履行職責,結合當地實際,採取多種措施,在積極培育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效和進展。

——調查研究,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提供政策支援。為了了解掌握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實際情況和活動特點,一些民政部門的負責同志親自帶隊深入到縣、鄉、村進行調查,了解情況,研究制定工作思路。有的採取問卷的方式進行普查統計,有的會同農業、水産、畜牧等部門組成調研組,實地了解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活動狀況。上海、陜西、江西、河南、遼寧、青海、廣東、寧波等省市都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情況進行了廣泛調查,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民政部門主動彙報反映,提出扶持意見,得到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安徽省委、省政府把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列入今年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湖南省委、省政府下發文件將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山東省政府召開了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會議。江蘇省政府出臺文件把農産品行業協會作為推進産業化經營的主體之一。吉林全省9個市、州普遍召開了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工作會議,各鄉(鎮)都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分管鄉(鎮)長擔任組長。山西省一些地方建立了三級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議事協調機構。湖北省許多市州縣民政局加強了登記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全國有浙江、甘肅、貴州、黑龍江等15個省市區出臺了工作指導意見,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積極培育,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提供典型示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在我國這樣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業專業化程度薄弱、農村人口文化素質不高的農村發展,存在許多限制性因素,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沒有現成經驗,許多地方採取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的措施。湖南省民政部門確立了126個試點單位。廣西民政廳選擇了100個組織機構健全、活動規範、作用明顯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作為示範單位,帶動了全區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江西、貴州省民政廳在取得試點成效後,及時召開現場會,在全省鋪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工作。山東省民政廳在試點基礎上提出到2004年底前,全面完成現有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登記和備案工作,2005年底基本建立全面覆蓋地域和行業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體系,重點培育300個有實力、有活力、有影響力的示範協會,全省已登記協會已超過5000個。不少省民政廳出臺了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示範點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了協會章程範本。吉林省每個市(州)培育了10個典型,每個縣(市、區)抓3-5個典型,對培育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先進單位和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模範單位進行表彰,受表彰的先進個人享受市、州級勞模待遇。湖北省開展了全省農村專業經濟協會“50強”評比表彰活動,樹立了典型,引起了各地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廣泛關注。

——幫助指導,促進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自身發展。為了培養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自我管理、自求發展,使其成為遵守章程、堅持活動、按照會員需求獨立發揮作用的法人組織,各級民政部門按照“邊培育、邊發展、邊規範”的方針,成熟一個,登記一個,及時給予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合法地位,積極幫助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按照社團通行規則,建立自律機制、民主決策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北京市民政局聘請專家、學者,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出謀劃策。一些省市通過對協會秘書長和會員進行培訓、進行協會負責人競爭選舉等方式,幫助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提高自身素質。廣西民政廳根據區內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小、散、弱的狀況,組織成立了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聯合會,增強了全區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整體實力。各地因地制宜,根據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實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宜村則村,宜鄉則鄉,有什麼市場就成立什麼協會,有什麼能人就舉辦什麼協會,如一品一會、一村一會、一業一會、一個龍頭産業一會等。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在類型上既有技術推廣型的,也有經營合作型的;既有生産服務型的,也有銷售、經營仲介型的,充分體現了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特點。在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專業化、産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開始向網路化、區域化方向發展。

——加強協調,為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涉及多方面,必須依靠各有關部門共同配合。目前,發展農村經濟組織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局面。黨委農村工作部門和農業、林業、畜牧、水利、供銷社等部門與組織,都根據各自的職能積極推動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科協和共青團組織長期培育的技術推廣和生産生活服務型等組織在農村有廣泛的基礎。各級民政部門認真履行登記管理機構的職能,主動與有關部門建立聯繫,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不少省市縣的民政部門與黨委政研室、政府農村工作部門建立了工作聯繫機制,會同財政、農業、科協等部門研究制定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貸款、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實踐表明,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和農村專業經濟實體作為農村經濟組織的兩翼,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選自《中國民政事業發展報告(2004-2005)》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