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正確政績觀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0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世界觀”。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産生根本性的重大影響。政績觀是領導幹部對政績所持的態度,包括為誰創造政績、創造怎樣的政績、如何創造政績、如何評價政績等基本問題。要確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就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不可能落實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以人為本,明確創造政績的價值目標。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首先就要解決創造政績的價值目標問題。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政績觀指明瞭方向。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它要求我們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目的,強調發展應以人的價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潛力發揮為中心,滿足人的基本需要;要求牢固樹立“為人民群眾創造政績”的基本理念,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又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把握政績的內涵。離開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績,只能是虛假的、表面的、沒有實際意義的政績,甚至是“敗績”。為此,一是要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政績轉變為謀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績。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求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經濟建設和物質文明的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用加快經濟發展的實績來體現政績;又要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全面發展,不斷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素質,維護社會安全與穩定。二是要從單純追求局部利益的狹隘政績轉變為謀求全局協調發展的政績。牢固樹立統籌協調的觀念,堅持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三是要從單純追求眼前發展的政績轉變為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能力。

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把真抓實幹作為創造政績的基本途徑。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要深入調查研究,尊重實踐,為科學決策提供客觀依據。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追求實實在在的速度,創造實實在在的政績,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要始終堅持“兩個務必”,認清肩上的歷史責任和面臨的困難問題,堅決克服驕傲自滿、浮躁浮誇、鋪張浪費等思想觀念,堅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侵蝕,牢固樹立強烈的進取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在艱苦奮鬥中創造出群眾滿意的政績。

建立健全政績考評機制,形成科學的政績導向。以什麼樣的標準和方法考核評價幹部的政績,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幹部的政績,直接影響到政績觀的正確與否。為此,一是要建立科學的政績考核機制。要注重政績考核標準的科學性、考核內容的全面性、考核方法的開放性。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政績獎懲機制。要在科學考核幹部政績的基礎上,將政績考評結果有效運用於幹部選拔任用、升降去留、監督管理的全過程,堅持憑實績用幹部。三是要建立系統的政績監督機制。在監督對象上,既要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又要強化對班子成員的監督;在監督內容上,要強化對決策的監督,確保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在監督渠道上,要進一步加大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力度,加強對政績及其成本的監督;在監督形式上,既要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又要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何事忠)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