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協調篇:攜手並肩鑄輝煌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3 月23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東方歸來滿眼春,説的是東部的勃勃生機讓人難忘。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東部一路領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發展的奇跡。但是城鄉差距拉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同樣是東部地區無法回避的課題。

一路採訪下來,東部的幹部很少對過往的成就沾沾自喜,他們更多的是在反省過去、審視現在、思索未來的發展之路———怎樣能使“東部快車”走得既快又穩又持久?如何讓東部的發展更加協調?

城鄉協調發展:增強輻射功能,帶動農村發展

有人説,“上海”有兩層含義:一是6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另一是60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前者,是人們印象中的繁華都市;後者,則是包含了中心城區和郊區的大上海。

東部同樣也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經濟飛速發展,充滿競爭活力的都市東部,另一個是包含了都市和廣袤鄉村的大東部。當東部的繁華都市已經跨進現代化門檻,在東部比較貧窮的鄉村,仍然有不少農民迫切需要解決通路、通水、讀書、看病的問題。

沒有農民的富裕,就沒有全社會的繁榮和穩定,沒有農村的發展,就沒有整個東部地區的新局面。東部各省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讓城市的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讓城市的醫療、教育資源向農村輻射,保證城鄉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讓路通到村口,把水接到家中。福建計劃分別用5年和7年的時間,完成7000多個行政村的供水工程建設,讓省內每個行政村都有路面硬化的公路通往鄉鎮或主要幹線。這意味著將有1400萬農民喝上乾淨安全的自來水;多年來因山海阻隔而困窘的山區農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質的改變。

失地農民長遠的利益保障機制如何建立?在上海,“小城鎮社會保險”讓失地農民享受到了城裏人的“勞保”待遇:生病有醫保,養老有養老金。“以前都是養兒防老,現在有了‘鎮保’,到了指定年齡,就能拿到養老金,我還有啥後顧之憂?”松江區北幹山村的王菊芳説。和她同村的高永平,兩年前不幸得了尿毒症,每年光是做血液透析就得4.6萬元。一個月將近5000塊錢的醫藥費,“鎮保”出大頭兒,他只要拿1500元就行了。拿著那張“社保卡”,他一個勁地説:“要是沒有政府,早就沒有我了。”截至2004年底,上海郊區已有58.7萬農民進入“鎮保”體系。

改善農村義務教育的條件,不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姜映梅對記者説,“去年我們投入近3億元改造鄉村學校的面貌。現在你到蘇北去看,我敢説最漂亮的房子是鄉村學校。”在淮安市漣水縣麻垛鎮,姜映梅的話得到了印證。麻垛中心小學,距離漣水縣城有40多公里。麻垛並不富庶,鄉親們住的都是簡陋的平房,但這所小學擁有3棟3層的新樓和平整的操場,教室裏有乾淨的課桌椅和新換的白熾燈,電腦房裏配有30台電腦。

城鄉就業壁壘逐步打破,廣東省廣州、珠海等8城市制定出臺了推進城鄉統籌就業的政策措施。全省共建立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80個,就業基地42個,培訓後轉移就業率達90%。

區域協調發展:依託各自優勢實現互動雙贏

放眼東部,廣東不再是一枝獨秀,浙江、江蘇、山東等強勁的發展勢頭,使東部各省市之間的發展差距逐漸縮小,整體優勢日益凸顯。

但是,當蘇州的每人平均GDP達到5萬多元的時候,對岸的宿遷市每人平均GDP只有蘇州的1/9,隔一道長江,蘇南蘇北的發展差距顯而易見;山水相連的廣東和福建,面臨著同樣的發展“瓶頸”:山區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

縮小差距,協調發展,成為東部人的現實選擇。架橋修路,改善基礎設施,跨江聯動、山海協作,項目帶動、産業轉移,立足各自優勢,東部遍開區域合作之花。

江陰、靖江,隔江相望,如今一座跨江大橋將她們緊密相連。江蘇省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長江兩岸跨江聯動的路子,兩地投資興建的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已初見雛形。揚子江船廠、陽光服飾等江陰企業跨江而來,入駐園區。蘇南、蘇中、蘇北,領跑、奮起、緊追,通過産業、財政、科技、勞動力的“四大轉移”,江蘇三大區域的發展步伐正在逐步協調。

為了山與海的協調,廣東和福建兩省都在大念“山海經”。依託山區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沿海地區的産業、資金、技術實現梯度轉移,讓山區的産品“出山入海”。山海協作中,福建130多家沿海企業為山區提供4萬多個用工崗位;自2000年開始,兩年一屆的廣東“山洽會”至今已簽訂實業型合作項目1245項,簽約金額接近1100億元,為山區輸出勞動力超過45萬人。

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有人説,在工業化時代,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是一對“孿生兄弟”。單位面積污染負荷居高不下,每人平均環境容量日漸縮小。發達國家上百年逐步出現、分階段解決的環境問題,在東部近20多年的迅猛發展中已集中産生。

如何破解發展經濟與環境資源的矛盾?東部地區響亮地提出:保護環境就是解放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經營環境就是創造生産力。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小康,又要健康。

無錫依太湖而建,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富。但是前些年蠡湖(太湖內湖)污染卻非常嚴重。痛定思痛,無錫做出了“建設生態型湖濱城市”的重大決策。幾年過去,水質好了,水變清了,沿湖岸線是大片敞開式綠地,無錫像個大花園。

也許不會有人相信,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廈門市,曾經一度污水橫流、垃圾圍城。為恢復生態環境,廈門開展迴圈經濟試點。如今,廈門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超過94%,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9.37%。

為了保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海南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發展過程中擺脫“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惡性迴圈,闖出一條經濟與環境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新型發展道路。海南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提高海南的吸引力、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發展觀決定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水準。東部人正在協調發展實踐中謀求新的跨越!(記者 朱雋 江夏 白天亮 姜潔) 

《人民日報》 2005年03月22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