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迴圈經濟讓山東梁山農民獲得實在收益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9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8日電 近幾年,迴圈經濟越來越受到梁山農民的青睞,許多農副産品加工的下腳料成了他們發財致富的好原料。資源在農業中的迴圈利用,讓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樹疙瘩成“金”疙瘩

楊樹採伐後留在地下的樹疙瘩挖起來要肥些力氣,過去連燒柴都很少有人用它。就是這無人問津的樹疙瘩,如今在趙固堆鄉卻成了搶手貨。這樹疙瘩的魔力究竟在哪呢?該鄉黃河木業有限公司經理李子俊指著廠區內堆積如山的楊樹疙瘩道出了原委:公司按每市斤一角錢的價格敞開收購楊樹疙瘩,每個楊樹疙瘩能賣到20元到40元不等。這樣算算,採挖楊樹疙瘩真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一條巧路。

趙固堆鄉在黃河灘區建成了萬畝速生豐産林基地,發展各類木材加工經營點232處,專業村10個,木材運輸戶530戶,合成板企業2家,形成了種、加、銷為一體的産業化經營格局。截止目前,全縣新增豐産林1.5萬畝,經濟林1790畝,新建和補植綠色通道12公里。林産品加工經營戶發展到1147戶,年産值1.3億元,為1999年的5倍。在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時,重塑了梁山林茂糧豐、生態優美的新形象,促進林業建設由木材生産型向生態建設型轉變,增強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作物秸稈派上大用場

10月10下午,綠健奶牛公司門口,上百輛滿載著玉米秸稈的拖拉機、農用三輪排成了長龍。據公司經理李學校介紹,如今1公斤鮮玉米秸稈要賣到5分錢左右,周圍十里八村的農戶砍了玉米秸都爭先恐後地把秸稈送到公司來賣。公司裏6台碎草機60多名職工晝夜不停地加工粉碎秸稈,目前已經收了300多噸玉米秸稈。今年秋天的梁山農村,天高雲淡,空氣清新,看不到一處“狼煙”。

原來廢棄的農作物秸稈如今在梁山都派上了大用場。除玉米秸桿外,紅薯秧、花生秧、豌豆秧、蘿蔔纓,這些一向不值一分錢的秸稈類廢棄物也統統有價。 近年來,梁山縣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技術,通過牲畜過腹還田,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梁山縣現有養殖專業村130多個,飼養小區66處,全縣魯西黃牛存欄達到了10萬多頭, 每年至少消耗30多萬噸作物秸桿。梁山縣還流行一種方式讓養殖戶和其他農民共同得到了利益——牛糞換秸稈。不養牛的農戶把秸稈送給養牛戶,就能免費得到養牛戶提供的牛糞。養牛戶節省了養殖成本,不養牛戶節省了肥料成本。大量秸稈過腹還田,不但避免了焚燒秸稈污染環境,而且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節約了化肥開支,從而降低了種植成本。館驛鎮高莊村農民李繼溫高興地説:“如今玉米秸稈也派上大用場了,一畝玉米地光秸稈就賣100多元”。

廢地變成“聚寶盆”

原本沒人看上眼的荒灘、荒坡、荒溝、荒地,如今在梁山縣竟成了“搶手貨”。目前,全縣95%的“四荒”地已經被人承包。 去年起,該縣就將全縣“四荒”地進行了承租、拍賣。根據本縣地處黃河灘區、東平湖區,路溝壕堰縱橫,磚窯、坑塘、廢地多的特點,採取誰開發、誰管理、誰受益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充分利用荒地、坑塘,開展十邊種植,使全縣近萬餘畝不毛之地,成為農民增收的助推器。該縣去年以來,新開發廢舊坑塘2370多個,有的養了魚藕,有的栽上了樹木,有的搞起了大棚,面積達3500畝,畝收入達800多元。同時,全縣540個村還利用路溝堰2100畝種植經濟作物和蔬菜10多種,四旁植樹250多萬棵,成為許多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小安山鎮百忍莊村五年來共改造澇洼沼澤地1400畝,建成魚池水面550畝,增加臺面耕地850畝,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該村已成為全鎮最大的水産養殖專業村;黑虎廟鄉師莊村,對全村60余畝“四荒地”及宜林溝渠路5萬多米逐步實行了拍賣、租賃和承包,林業收入70%歸群眾所有,激發了群眾植樹和管護的積極性;趙固堆鄉利用黃河灘塗地,發展速生豐産林近萬畝,林業已成為該鄉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些廢棄土地的開發利用,使路溝壕堰、坑塘廢地變成“聚寶盆”,不但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而且還美化了環境。(李繼保 陳昌航 楊光)

相 關 新 聞
· 山東:明年水質變化要出現拐點
· 標準化生産讓山東沾化冬棗早早引來訂單
· 山東:尋求推動迴圈經濟發展的合力
· 山東棗莊綜合整治大氣污染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