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水漫南國 兩廣"唇齒相依":上下游如何同舟共濟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7 月08 日 |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珠江洪水未釀大禍,並不能掩蓋上下游間對於治洪方略的意見之爭甚而各行其是。同飲一江水,上下游、左右岸當如何協調,這一古老的問題仍在尋求答案

西江,珠江三大水系中集雨面積最大,其流量僅次於長江而位居全國第二,歷來是下游廣東防洪最大的心腹之患。

西江幹流全長2214公里,穿越雲南、貴州以及兩廣地區,落差2130米。其間落差的大部分在廣西境內。

而梧州,正處於三江匯流、兩廣交界的節點。

作為廣西的“水到府戶”,梧州正處於廣西水系這棵大樹的根部。

梧州:防與不防之爭

梧州自建埠以來洪災頻繁,河東市區即使是10年一遇的洪水也有54%的人口受淹。1900年以來,平均每1.4年受災一次,“三年兩澇,五年大澇”。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王秋生説,90年代以前,西江沿線眾多城鎮農村,即使有少量堤圍,也只達到抵抗五至十年一遇洪水的水準。另一位廣東水利專家稱,實際可謂是“不設防”。

而另一方面,梧州開埠兩千年來,水患始終不斷,但始終未因洪水傷亡一人。在觀念上,梧州人始終沒有建壩防洪的傳統。民間更是戲稱,人與洪水“和諧相處”,往往是水來人走,水退人來。

一個頗為獨特的現象是,這裡的人修房子都是修兩三層,一層和上層分設兩條電路,下面淹了上面照樣可以過日子。很多家庭都自備舟船,一遇洪水借此代步。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梧州城市中心開始西移,規劃建設河西區。河西區成為梧州的主要工業基地。

1987年,梧州市被列為全國首批25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梧州不設防的歷史開始改變。

在河東區防與不防的問題上,兩省區(廣東、廣西)一委(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委)之間卻始終存在著爭論。

在1986年珠委的《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中,規劃河東區不採用工程防洪。

此後,河東經濟也日益發達,梧州市認識到河東也淹不起了,於是決心要建河東堤防。1993年7月,由珠委設計院編制的《廣西梧州市防洪工程補充規劃》,首次提出了河東區築堤防洪的規劃。

然而,就在第二年的6月,梧州即遇到了在水位史上7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城市95%的街道被淹,損失達24.8億元。之後河東區6~8月斷續被淹5次,為洪水所困擾長達兩月有餘。

據廣西官員回憶,當時鄒家華副總理在梧州視察水情期間,嚴厲批評了梧州市的防洪規劃,要求水利部門儘快拿出長短結合的方案整治梧州沿江堤段。7月,朱基總理親臨梧州,特別強調梧州河東一定要設防。

1994年8月,《廣西梧州城市防洪規劃修訂報告》將河西、河東片列入近期工程(至2000年),按50年一遇設防標準。

同年12月,珠委向水利部提出初審意見:基本同意河西、河東兩片列為近期工程。

珠委的這句“基本同意”並未平息河東設防之爭。據參與其中的梧州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吳若峰介紹,關於梧州河東防與不防的問題,水利部聽取了兩廣專家以及珠委的意見,但三方意見始終不一致。

珠委傾向於儘快開工幹流控制性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但這個短期內難以實施的計劃顯然解決不了眼下梧州的防洪問題。

而廣東的專家認為,梧州水位變幅很大,平時枯水期水位僅2~3米,與洪峰期間26米的水位相比,變幅竟達23米。造壩等於給舊城圍了一堵墻。且梧州的城市中心正在西移,花大錢給河東建壩,是否考慮過經濟效益?他們還擔心,上游築壩,將增大下游的防洪壓力。

大堤的建與不建討論了5年,期間梧州又發生了1998年洪災,比1994年更為兇猛,河東全城被淹。

這一次,驚動了溫家寶,溫總理視察之後提出,梧州河東一定要設防,要在上游搞控制性工程,梧州以下不好搞。

2000年,河東堤工程開工,但珠江委設計院提出,鋻於河東防洪堤投資較大,資金籌措困難、工期較長等實際情況,第一期的設防標準為10年一遇,漫頂水位25.12米。以後逐步提高。

2004年,河東大堤建成完工,一年之後,百年一遇的洪水不期而至,河東區被淹。

兩廣築壩競賽

梧州,以其在西江的中樞地位,其安與危、棄與防,不僅關乎自身,更關乎下游珠三角。

由此折射出更複雜的關係:下游富甲中國的廣東,與上游較為貧窮的廣西,當如何協調而同舟共濟?

西江、北江和東江匯聚的珠三角,以全國國土面積0.1%,和珠江整個流域面積的不足10%,卻創造著全國GDP6%以上,被稱為“淹不起的地方”。

於是,這裡是全國“嚴防死守”的重點。珠江流域的12000公里堤圍,大部分築于廣東。

但以廣東的富庶,仍不能使珠三角免於水患。特別是90年代以來,1994和1998兩次洪水,震驚了全國。

對此,珠委副主任王秋生對本刊説,西江流穿數省,抗洪防汛並不是一省之事,而是牽涉上下游左右岸。

90年代以前,廣西段的不設防,客觀上有利於洪水外泄,洪水期間減緩了下游廣東的壓力。

但“94洪水”和“98洪水”之後,國家和廣西決意加強兩廣堤防建設,保護了西江沿線城鎮鄉村的安全。本次雖遇百年一遇水災,但生命和財産損失小于1994年和1998年,即有堤防之功。

但另一方面,堤防也減少了河道兩岸的滯蓄容積,迫使洪水歸槽下泄,增加了下游的抗洪壓力。

“大堤修建後,河道被牢牢固定,洪水無處泄洪,水位自然升高”,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所副所長譚徐明説,“汛期內洪水每升高一公分,都將對堤防和下游加倍疊加壓力,所謂‘頭頂一盆水’,指的就是大堤和水庫的潛在危險”。

這一後果在本次洪水中得到體現。王秋生説,這次梧州以上的大湟江水量僅30年一遇,而梧州以下卻達到超百年一遇,堤防建設致洪水歸槽是原因之一。

王秋生分析,其弊一是堤防加劇了洪水歸槽;二是堤防越高風險越大;三是從經濟角度來看,全線築堤也未必是最合算的。

水利史專家譚徐明説,戰國時期,黃河上游秦朝之堤防就令其下游國家韓、魏深受其害,為防韓魏襲擊堤防,秦朝甚至派重兵守衛。

2000多年前的往事,不同程度地在兩廣之間重新上演。珠委官員向本刊證實,廣西加高堤防之後,下游廣東的一些地方也被迫提高了堤防標準。這被珠委水文局副總工程師姚章民稱為“築堤競賽”。珠委擔心,“受洪水歸槽影響,部分下游河段可能陷入‘加高提防 洪水位上升——再加高提防的惡性迴圈。”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所副所長丁留謙批評説:現在哪個地方有錢,就自顧自地修了堤防,卻不肯考慮流域的整體利益。

“作為防洪一線的堤防,中國的規模已是世界之最,今後再加高培厚已無太多餘地”,中國水利史研究會會長周魁一教授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水利工程應該通盤、綜合考慮,否則,再堅固的工程也不是完全無害的”。

上下游如何唇齒相依

按照珠委的總體規劃,珠江流域應採取“上蓄、中防、下泄”的治水方略。三者缺其一不可。

地處下游的廣東,能做的只能是築堤保安全,以及疏通入海口,保證洪水安全下泄。而另兩項措施,中防(築堤)和上蓄(興建調控水庫),在西江則需仰仗于上游的廣西的配合。

在珠委看來,在上游修建控制性水利工程,堤庫結合,方可確保廣州市和珠江三角洲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

目前,富裕的廣東已將其境內的北江、東江上的水庫全部建成,但規劃在廣西境內修建的水庫卻進展緩慢。目前,雖然位於西江上游紅水河的龍灘水利樞紐,因其有發電效益而較早開工,不久後即蓄水,但沒有下游水庫的配合,其調蓄作用難以發揮。

這樣一來,處於下游的廣東境內140多公里的西江防線,只能靠高築堤防禦。

按照規劃,需待西江幹流另一座關鍵性控制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建成後,與龍灘聯合調度,可將西江梧州站100年一遇的洪水削減為50年一遇;遇梧州100年一遇洪水,結合下游西江滯洪區和北江上水庫的調度運用,可西北江珠三角重點城市和重點堤圍的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200年一遇。

但這個提議于50年代,規劃于80年代的水利樞紐,至今仍停留在編制項目建議書的階段。王秋生説,除了財力不逮的因素外,兩廣的意見之爭是焦點問題。

廣東方面認為,應在現有規劃基礎上加大壩高和庫容,這樣可以減輕下游的壓力。

而在廣西看來,這個總投資200個億的項目,淹沒影響6個縣的14個鄉,總人口54000多人,其中移民搬遷近5萬之眾。

上游淹地,下游受益。廣西方面要求在現有規劃基礎上減少壩高和庫容,以減少淹沒損失和移民數量。

上下游之爭,使得本可雙方受益的項目延擱至今,雙方只能以築堤競賽來免於洪患。

珠委人士認為,西江上下游的協調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了。這不僅體現在抗洪上,也體現在抗旱上。王秋生舉例説,過去的三年珠江流域連續大旱,上游來水減少,致海水鹹潮內侵。國家下達了“壓鹹補淡”的命令,需要上游諸省向下游放水。但上游省份提出,將如此珍貴的水放給廣東,廣東是否該給點補償?而廣東代表則反唇相譏:汛期你們將洪水下泄,是否也該給廣東補償?

這段插曲當然沒有影響“壓鹹補淡”的成功實施。但上下游、左右岸的關係,已並非僅用行政命令就能定論,而需要建立規範的協調機制與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但王秋生説,這在珠江諸省區間,仍然是一個空白。

珠委的水利官員們則寄望,2005這年這場洪水,能促進大藤峽的開工,也能促進流域協調機制的形成,以改變歷來沿江省區“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狀況。

一個信號是,珠江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成立已獲水利部的首肯,進入籌備階段。

“珠江洪水之後,政府的治水思路想必會有新的變化”。6月26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稱國家防總)王姓處長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他説這番話的根據是國家治水思路的兩次變化,它們分別發生在1998年長江流域大洪水和2003年淮河流域洪水之後。

(王剛 唐建光 楊中旭)(黃衛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