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超百年一遇洪水“考評”出什麼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7 月05 日 | 文章來源:華南新聞

廣東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已經過去了。令人驚奇的是,許多廣東人並沒有對此留下深刻印象,既沒有1994年、1998年洪水那樣驚心動魄的感受,更沒有1915年洪水淹死數十萬人的慘痛教訓。民眾為何能把超百年洪水“不當一回事”?這是因為黨和政府早把防洪視作“重於一切、先於一切、壓倒一切”的大事,未雨綢繆,及時應對。廣東省委副書記歐廣源直言不諱:防洪第一靠的是水利堤防基礎,沒有基礎,十萬大軍來了都沒有用。

廣東能順利度過超百年一遇洪水,現代化的大堤和科學防洪手段功不可沒。早在2003年10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就啟動了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工程涉及290宗項目,遍及全省,投資總額539億元,149宗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與此同時,1998年洪水之後,廣東省投在氣象和水文設備的資金達兩億元左右。2001年全省只有北江一個遙測系統,僅包括70個水文站,如今,自動化水文站已增加到680多個,覆蓋全省,對水情雨情實時監測。正是密布全省的1300多個氣象和水文觀測站準確地提供了各種水情,使政府科學決策、抗洪有了“底氣”。

廣東能順利度過超百年一遇洪水,靠的是科學防洪手段。這次在抗洪前線,一批水利專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而大量水利、水情數據通過現代化的資訊手段快速傳到後方,通過專家分析得出的準確判斷,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智力支援。建設中的惠州劍潭水利工程就是明顯的例證。按設計標準,該工程堤圍只能承受6740立方米/秒的流量,而專家預測這次洪水將達到7780立方米/秒。假若破堤,將造成6000萬元的經濟損失。是破堤還是堅守保堤?專家們通過對一系列準確數字綜合考慮後,認為堤圍尚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堅信可以守得住。後來的結果也應驗了這一判斷。這充分説明,科學防洪靠的是準確數據分析和科學決策,而不是僅靠長官意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水利工程、水利設施和氣象設施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在這次超百年一遇洪水的面前,這些“民心工程”經受住了洪水的沖刷,發揮了應有的巨大作用。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洪水沒來之前已經作出科學預測,事前作出了充足準備。洪水高漲之際,廣大黨員幹部戰鬥在抗洪前沿,最終讓洪水這頭猛獸無孔可鑽,乖乖離去。洪水是一面鏡子,在鏡子面前,廣東黨和政府的聲望經住了考驗,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面對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廣東能安然無恙是值得慶倖的。而更值得慶倖的是,廣東官員靠科學務實的態度防洪,把防洪工作做在前面,淡定從容地應對洪災,向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