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鄭必堅: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2005年4月22日在博鰲圓桌會議上的主旨講演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16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 鄭必堅

——2005年4月22日在博鰲圓桌會議上的主旨講演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 鄭必堅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現在,國際輿論的熱點之一,是關於中國的和平崛起問題。中國究竟能不能實現和平崛起,中國和平崛起對亞洲和世界來説,到底是禍還是福,對此,人們的認識與估計是很不相同的。我們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以及美國亞洲協會聯合召開此次圓桌會議,就是想提供一個平臺,讓亞洲和世界的有識之士,包括重量級的政治家,也包括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就這個問題深入地展開研討。

我們想把此次會議開成尋求共識、尋求智慧的學術交流會議,而不準備開成政治性的會議,當然更不是那種爭論和吵架的會議。我們説要尋求共識、尋求智慧,是因為,一個13億至15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和平崛起,我們的知識不夠,經驗不夠,需要向國際經驗和人類文明學習。為便於大家展開討論和貢獻智慧,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向各位介紹有關情況和我們的思考。

一、嚴峻挑戰與戰略抉擇

兩年前,當我們首次在這裡討論中國的和平崛起時,已經描述了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中國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就選擇了一條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的道路。這樣一條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也就是和平發展的道路。

20多年來,中國的這一歷史抉擇經受了考驗,和平崛起的進程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但是還遠遠沒有完成。一個13億至15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和平崛起,決非易事。特別是在21世紀上半葉,我們既面臨“黃金髮展期”,又面對“矛盾凸顯期”。説矛盾凸顯,就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而言,帶根本性的就是三大挑戰:

第一個是資源特別是能源的挑戰。中國每人平均資源佔有量,在全世界排在後列;同時,由於發展速度快而科技和工藝總體水準低,中國製造業的單位和總量的資源消耗包括能耗,卻排在世界前列;再加上隨著世界製造業向中國大規模轉移,也帶來一定程度的“能耗轉移”。這就使得資源特別是能源的短缺,成為困擾中國和平崛起的一大難題。

第二個是生態環境的挑戰。中國在快速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狀況惡化、資源耗費巨大回收率低而導致環境破壞等問題,已成為中國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同時,這也是中國領導層提出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背景。

第三個是在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過程中一系列兩難問題的挑戰。比如,既要使GDP持續快速增長,又要加快社會建設步伐;既要推動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又要擴大社會就業;既要保持東部地區的強勁發展勢頭,又要促使東中西部共同發展;既要推進城市化,又要從各方面反哺農村;既要注重公平、縮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擴大吸引外資,又要優化引資結構;既要以市場換技術,又要增強科技自主創新;既要深化各項改革,又要保持社會穩定;既要推進市場競爭,又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産生活問題,等等。解決這一系列兩難問題,都不能只顧一頭、不顧另一頭,而是要求有一系列的統籌兼顧,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面對21世紀上半葉的三大挑戰,我認為,中國政府的應對之策可以歸結為三個超越,也就是三大戰略:

第一個大的戰略,是超越舊式工業化道路,繼續推進新型工業化。近代産業革命以來,全世界用了250年時間,才使15億人口進入工業化社會。而我們卻要從新中國成立到本世紀中葉的100年間,使15億人進入工業化。顯然,不讓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跟上人類文明前進步伐發展起來是不可能的,而發展依然沿襲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舊式工業化道路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國下決心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個大的戰略,是超越世界近代以來後興大國傳統的崛起之路和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冷戰思維,繼續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中國不走一戰時的德國、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那種以暴力手段去掠奪資源和謀求世界霸權的道路;也不走二戰後那種冷戰對峙、稱霸爭霸的老路,這就既超越了舊式工業化道路所必然帶來的爭奪資源大拼殺的舊路,又超越了由於意識形態差異而拒絕和平、發展、合作的冷戰思維。我們不爭霸、不稱霸、不當頭、也不當附庸。我們勇敢地實行改革開放,即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繫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通過學習、借鑒乃至引進人類文明的各種有益成果,獨立自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走向崛起。

第三個大的戰略,是超越不合時宜的社會治理模式,繼續致力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對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活力與失范並存、效率與失衡同在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領導層著眼于構建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網路,來提高執政水準、改進社會治理。目前,中國政府的職能在逐步轉變,順暢的社會流動機制、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安全的社會保障機制、有效的矛盾疏導機制在積極建立,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在不斷提高,和諧社會在逐步發展。

中國在21世紀上半葉的這三大戰略,歸結起來,就是要堅持和平與和諧,對外和平、對內和諧,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其著眼點就是要引導13億至15億中國人,在應對風險和挑戰中,堅持科學發展觀,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在同世界的互利共贏中使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些,對人類的貢獻大一些。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

二、立足當前與放眼長遠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成功地應對“三大挑戰”,有效地實施“三大戰略”,真正實現和平崛起,決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一直奮鬥到本世紀中葉才可以大體幹出個眉目來。中國政府已科學地規劃了在21世紀上半葉分三個階段的奮鬥目標,這就是:到2010年,使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000美元,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在此基礎上,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達到這個目標,就算擺脫不發達狀態而進入中等發達國家之列了,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了,也就是實現中國和平崛起了。

在這個大的規劃框架之下,中國有關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為了應對挑戰,著眼于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著眼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正在分門別類地積極研究和制定近期、中期和遠期的資源特別是能源發展戰略,環境發展戰略,人口及應對老齡化戰略,科技和教育發展戰略等等。就以能源來説,過去20年中國以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未來20年要實現GDP再翻兩番,能源如何平衡,如何開源,如何節流,如何走節約型發展道路,都已提上議事日程。

這些奮鬥目標的制定,規劃的研究,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中國具備的優勢和基礎。現在,中國有潛力最大的市場優勢,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社會政局穩定與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優勢,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工業基礎優勢,不斷擴展的基礎設施優勢,不斷優化的法治環境優勢,以及勤儉節約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由此而來的儲蓄率高、民間資本豐厚的優勢等等。

談到優勢和基礎,我還想特別提請各位注意,中國在21世紀上半葉實現更廣大地開源的幾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長點:

比如,中國東部沿海具有蓬勃生機和發展活力的城市群,也包括中西部地區正在興起的一批中心城市。它們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是中國參與全球分工和競爭的主要製造業、服務業和物流、金融中心,是中國最大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吸納地,是先進生産力、先進文化和國際經驗的集聚地。未來中國中等收入階層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對國內外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將主要來自這些地區。

比如,具有改變自身相對貧困狀況願望的廣大農村勞動力。他們既是中國産業工人的後備軍,也是用工業文明改造貧困鄉村的生力軍。在注意培訓的條件下,今後他們將以每年近千萬的數量愈益有序地進入城市,這一方面將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的生産力,並不斷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又將極大地改變中國農村的落後面貌。

比如,由改革開放而迸發出來的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等各種要素的巨大活力。中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不但可以充分釋放國有資本的發展活力,不斷推進新型的集體和合作經濟,而且可以持續吸引海內外各類投資者,包括中國大陸的民間資本,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資本,以及國外資本在我國的創業活動,有利於形成促進生産力極大發展的創業機制,有利於容納龐大的就業人口。而且,中國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和各類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也從中發展壯大起來。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實踐已經證明,中國興旺發達並在21世紀實現和平崛起的帶根本性的不竭動力,是創新。包括理論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三、國際經驗與中國特色

中國和平崛起,是中國發展道路的一個極重要的中國特色。

中國作為後發現代化國家,極其需要研究國際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正是解放思想、打開國門,認真研究和借鑒從東亞到歐美再到拉美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正反兩方面經驗,使中國人從理論到實踐都打開了新境界。學習和借鑒國際經驗,這是中國和平崛起內在的、長期的、客觀的需要。但是,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在對待國際經驗方面,有四個不能學:首先是,那種通過發動大戰去掠奪別國資源的野蠻行徑不能學;其次是,那種熱衷於輸出意識形態、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念、搞集團政治的冷戰思維不能學;第三是,那種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消耗人類不可再生資源的掠奪式經營不能學;第四是,那種向外大量移民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擴張行為不能學。我們這個民族在一百多年中吃過許多苦頭,我們的體會是:一切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這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贊同“拿來主義”,我們主張洋為中用,我們努力把人類文明成果中國化。我們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就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謂“中國式”也好,“中國特色”也好,就是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和國情出發,立足於走自己的路;就是著眼於以自己為主,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和消化自己的難題,不給別人製造麻煩。

進入21世紀,面對時間和空間條件的一系列新變化,面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第二個20年的繁重任務,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點,為了把中國的事情辦得更好,我們需要繼續下苦功,大進一步地深化對“中國特色”的研究和實踐。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是包括一系列具體內容的,比如: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社會、中國特色的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特色的學習型社會、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優勢、中國特色的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中國特色的精神文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等。這一系列的“中國特色”,都離不開13億至15億人口這個基本國情,離不開後發優勢的充分發揮,離不開以自己為主消化發展中的諸多難點,包括消化中國在走向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始終面臨的超大規模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問題以及資源、環境問題等等。我們堅信,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是能夠走得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堅信,自己在各方面所創造的“中國特色”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總之,科學地借鑒世界經驗,我們會加快後發現代化速度;在各方面弘揚中國特色,我們會少走彎路。結論就是,世界經驗還要借鑒下去,中國特色還要堅持下去。

四、面向未來與面向世界

中國和平崛起的事業,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偉大事業。中國和平崛起從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來看,就是13億至15億人口的市場大國的興起。這樣一個不斷增大和日益開放的大市場,對亞洲和世界都是新的機遇。中國市場的擴大,只會有利於世界市場的擴大,這和“宇宙膨脹”可以説是同一個道理。正因為這樣,中國的和平崛起為亞洲和國際社會帶來的,就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當今世界,走向和平崛起的不只是中國一家。兩年前,我就在這裡説過,和平崛起的中國是和平崛起的亞洲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可以更有把握地説,亞洲特別是東亞、南亞的和平崛起,已經和正在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世界三大經濟區的比較來看,以“10+3”為核心的東亞經濟區,在全球區域化發展中佔有最具潛力的增長優勢。現在,東亞經濟區的區內貿易已佔東亞各國貿易總額的54%,比1980年增長了20個百分點,超過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區內貿易佔該區各國貿易總額46%的水準,接近歐元區區內貿易佔該區各國貿易總額64%的水準。

同時,亞洲還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人口和新興市場。東亞和南亞國家的總人口加在一起約30億,佔世界總人口的50%左右,佔發展中國家人口的65%左右。這既是解決當代世界發展問題的最主要部分,又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

此外,亞洲特別是東亞、南亞的和平崛起,又為世界上不同制度和不同文化的國家與地區的和平共處,提供了新的經驗和新的模式。1997年以來發生的一系列非傳統安全危機表明,在我們東亞國家之間客觀存在的多種形式的合作關係,已經、正在和將要超越東亞各國的社會制度、文化差異。這個地區還存在的種種熱點問題和歷史糾葛,我相信,東亞地區的政治家和人民是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解決的。

還應當指出,這種地區合作並不排斥美國和歐盟等在亞洲的利益。相反,美歐將從東亞、南亞崛起和區域合作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利益。僅以貿易而言,2004年,中國從日本的進口增長27.3%,從東盟的進口增長33.1%,從印度的進口增長80.6%。與此同時,中國從歐盟的進口增長28.8%,從美國的進口增長31.9%。中國與亞洲的和平崛起不但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廣闊市場,也為有關國家創造了就業和發展機會。

我們高興地看到,21世紀上半葉的世界,一批國家正以不同途徑、模式和進度走向和平崛起;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也在新一輪現代化中謀求新的重大發展。放眼歐亞大陸兩端,東亞、南亞和歐洲崛起的勢頭正如日中天。這是當代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新趨勢,我們應當歡迎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各位可以看到,我向你們陳述的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或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對內方針和對外方針的有機統一,是國際經驗和中國特色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根本性戰略抉擇,舍此沒有第二條路。

在結束講演之前,我要再次表達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兩家論壇發自內心的期望。這就是,期待著通過交流,能夠聽到各位中外政治家和專家學者對中國和平崛起問題的高見,汲取智慧和經驗。我相信,今天的會議一定會是別開生面、圓滿成功的。

謝謝大家!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