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二○○三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演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16 日 |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二○○三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演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 鄭必堅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同各位朋友見面,我今天講演的題目是: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

我想用盡可能短的時間,以盡可能節約的方式,向各位陳述我關於下列問題的若干思考:

怎樣看中國的發展問題,

怎樣看中國的崛起道路,

怎樣看中國崛起同亞洲的關係。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到今天整整25年,剛好是四分之一個世紀。在這25年中,中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進步和發展。到本世紀初,中國進入小康社會,現在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又清醒地估計到,中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準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國仍然遠未擺脫不發達狀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是一個面臨一系列大規模難題的發展中國家。

什麼叫“大規模難題”呢?

這裡有兩道最簡單的數學題,一道乘法,一道除法。

乘法題是:無論看似多麼小的因而可以忽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難點,只要乘以13億,那就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規模的問題。

而除法題是:無論絕對數量多麼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13億,那就成為相當低的,甚至很低很低的每人平均水準了。

我想各位都很清楚,這裡説的13億,是指的中國人口太多。而中國的人口高峰還在前頭,大約要到2040年前後,達到15億,爾後才會逐漸有所下降。

當然,事情還有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25年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活躍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愈益充分地調動起來,那麼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創新力、購買力形成的凝聚力和增長動力,以及由此而給世界帶來的增長動力,又是多麼大一個數量級呢?看來這是又一個方面的,聯繫于13億到15億的數學題。

所以,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包括問題的方面和動力的方面,歸根到底,都離不開這個13億到15億。而中國為解決發展問題的一切努力,無論經濟、政治、文化工作,也無論內政、外交、國防,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使我們的13億以至15億人民過上好日子,並且越來越好,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符合人性,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爾後當然還要繼續提高。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當代中國人,從領導層到全體人民,一個共同的雄心壯志。

單單這件事,就夠我們從現在算起的兩到三代中國人,很忙很忙的了!

把佔全人類五分之一的人口的生活提到相當高的文明境界,這難道不是中國理應為人類發展承擔起的無與倫比的重大責任嗎?

那麼中國有沒有辦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朋友們大約都知道,世界上對此議論紛紛。而我認為,從總體來説,中國的發展成就本身,已經和正在有力地回答這個問題,並且還將更加明白有力地回答這個問題。

這裡最根本的一條就在於: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25年來,已經開創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特徵的戰略道路。這就是:

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繫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獨立自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一條和平崛起新道路。

關於這條道路,我首先要強調一點: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繫而不是相脫離,這本身就是中國人的一個重大的歷史性戰略抉擇。

這個抉擇,是在上世紀70年代擺在中國人面前的。當時,世界範圍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蓬勃興起。中國領導人把握住這個動向,作出了“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的重大判斷,決心抓住歷史機遇,把全部工作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實行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並以農村包産到戶和在沿海設立4個經濟特區及14個開放城市作為起步,發展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這樣,才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在此之後,到了上世紀 90年代,中國面臨又一次歷史性戰略抉擇。這就是經濟全球化同反全球化兩股潮流的對抗,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中國領導人注意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和負面,果斷地確定了進一步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而又“趨利避害”的戰略方針。這樣,又把中國的改革開放推進到新的水準。

關於這條道路,其次我要強調一點: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像中國這樣的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不應當也不可能設想依賴國際社會,而必須也只能把事情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就是説,更加充分自覺地依靠自身的體制創新,依靠開發越來越大的國內市場,依靠把龐大的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依靠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科技進步來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總之,依靠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來實現我們的雄心壯志。

關於這條道路,第三我還要強調一點:這是一條奮力崛起而又堅持和平、堅持不爭霸的道路。

近代以來的歷史反覆説明,一個後興大國的崛起,往往導致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劇變動,甚至引發大戰。這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興大國走了一條依靠發動侵略戰爭打破原有國際體系,實行對外擴張以爭奪霸權的道路。而這樣的道路,總是以失敗告終。

那麼在今天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亞洲國家包括中國,難道還會重復這種完全錯誤的、害人終害己的道路嗎!?

我們的抉擇只能是:奮力崛起,而且是和平的崛起。也就是下定決心,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

圍繞這條道路,最重要的戰略方針有三條:一是毫不動搖地銳意推進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基本內涵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以形成實現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證;二是大膽借鑒吸收人類文明成果而又堅持弘揚中華文明,以形成實現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週到細緻地統籌兼顧各種利益關係,包括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形成實現和平崛起的社會環境。

朋友們還會注意到,過去25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並非風平浪靜,經歷過多次考驗。但是,中國人對這條和平崛起新道路從來沒有動搖過。這個基本事實有力地表明:改革開放、和平發展,已經深深紮根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這已經形成為和平崛起戰略道路不可逆轉的大氣候。

各位朋友,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上經濟和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緊接著從70年代末葉起,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迅猛增長,社會全面進步。中國同亞洲其他國家的經貿聯繫越來越緊密,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僅就中國同東盟的經貿關係而言,過去10年,雙邊貿易額增長了6倍多,去年更達到547.7億美元,預計到2005年,將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之後,雙方的經貿合作將更加緊密。中國有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我們高興地看到,在中國與亞洲國家之間,已經形成一種互促、互利、互助、互補的新型合作關係。

作為一個研究者、觀察者,我願根據歷史和現狀的發展大局,提出這樣一個判斷:總體而言,未來十幾年、二十幾年,或者説21世紀前期,亞洲正面臨著世界歷史上一個極為難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機遇。而和平崛起中的中國,則是亞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得益於亞洲其他國家的經驗與發展,而且意味著中國作為亞洲一員,將會對亞洲其他國家首先是周邊國家的發展、繁榮和穩定,發揮愈益積極有益的作用。

謝謝大家。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