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城鄉人口流動(從農村到城市)對環境與貧困的影響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1 月24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2003年有9900多萬農民離開土地,成為農民工。如此龐大規模的城鄉人口流動,對城市和農村的環境與貧困必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1對農村貧困的影響

從整體上來看,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是在家務農收入的25倍。2003年中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622元/人/年)的20%來自於本地打工和外出務工收入,務工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是37%,其中外出務工收入農民每人平均達346元(農調總隊,2004),乘以目前大約77億農民,意味著2003年中國農民在城市務工取得的收入大約是2600億元。所以,農民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農民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

但是,從農村不同收入階層來看,外出打工者是農村中身體健康和營養良好的人,他們在農村不是最貧困的人,外出務工掙得的2600億元主要是由這些相對不太窮的人獲得的。另外,這麼大量的資金由外地寄回家鄉後,抬高了農村許多公共服務的收費水準,例如義務教育的費用顯著提高,這使得農村中真正貧困的人口難以支付這些費用,子女輟學,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李小雲,2003)。

2對農村環境的影響

9900萬農民離開土地(2003年),在城市和鄉鎮企業尋找到了非農就業機會,這對農村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影響是顯著的。

首先,這9900萬農民及其家人擺脫了對家鄉水土資源的嚴重依賴,減輕了人口對農村自然資源的壓力。農村邊際土地可以不再開墾了,並有了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的條件。

其次,從非農就業取得的收入,使農民有更多的能力來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減少疾病的傳播;使農民有更多的能力來改善飲水條件,如可以安裝自來水系統,減少水傳病害的傳播。這些都將對農村資源環境産生有利影響。

但是,外出務工可以取得較高的收入,這實際上是增加了農民務農的機會成本,所以,農民不願意在農作物秸稈的堆肥和其他有機肥的漚制、運輸和播撒上花費時間,其結果,一個是增加農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在有些地區過量使用導致了污染;另一個是焚燒秸稈,污染了環境,損失了養分。

改善了資源,污染了環境,這可能是大規模人口流動對農村資源環境的主要影響。

3對城市環境的影響

大量農民工進城工作,對城市環境會産生一定的影響。例如,規模龐大的外來人口使北京市的城市能源和基礎設施負荷過重,給交通、供水、供電、就醫等造成壓力。據計算,254萬多外來農民工每天用水達55萬噸,每天市內交通客運量達170萬人次,每日垃圾清運量380萬公斤(北京市統計局,2002)。

另外,許多農民工住在城市和郊區的結合部,那裏的市政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上水、下水、氣、熱等設施達不到的地方,公共衛生狀況很差。北京市民雖然炊事全部用上燃氣,但外來人口中有38%還用燃煤爐灶做飯燒水(北京市統計局,2002),這勢必增加大氣污染。

4對城市貧困的影響

這裡包括兩個問題:

第一,大量農民工進城工作,是否影響了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貧困人口的就業?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數據(2002),北京市外來就業人口占全部就業人口的228%,即每5個就業崗位中,就有1個是被外來人口占據的。但對外來人口就業行業比例的調查中,北京2002年有140多萬外地人在商業、餐飲、居民服務等第三産業工作(佔外來人口57%),40多萬在建築業工作(佔16%),50多萬在製造業工作(佔21%)。這些崗位一般是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收入又不很高,屬於“臟、累、重”的工種,如紡織服裝業、環衛行業、採掘業、建築業、蔬菜魚肉批發零售等。城市勞動力主要因為就業觀念、就業渠道、工資待遇等問題而使得這些就業崗位空缺,外來勞動力彌補了這些崗位人員的不足。雖然北京市2002年還有36萬城鎮失業人口(北京市統計局,2003),但似乎不存在農民工與城市居民競爭就業機會的問題。

第二,農民工向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服務領域提供了低廉的勞動力,這是否會降低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貧困人口的生活成本?

據北京市統計局(2003)統計,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蔬菜等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就業人口中,外來人口比重達43%。外來人口的用工成本只是本地用工成本的一半,這必然降低了這些行業的成本。如果這些行業是充分競爭的,那麼這些行業提供給市民的服務的價格就會隨成本而降低。

(李小雲 靳樂山 左停)

(本文摘自《環境與貧困: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