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扶貧政策與環境的影響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1 月24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中國現在正在實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提出中國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扶貧的目標是:①解決30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②提高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人口(大約6000萬人)的生活品質,以免其再度陷入貧困;③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産條件,例如交通和灌溉系統;改善環境,使其具備進入小康社會的條件。實現扶貧目標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制定“村級扶貧綜合規劃”。

根據蔡葵等(2003)對雲南省村級扶貧綜合規劃與環境關係的評估,目前實施的大部分規劃項目未對環境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坡改梯)、生態建設(建沼氣池、節柴灶)和有些經濟開發項目(如種植無公害蔬菜)對環境有正面的影響。

但是,規劃不當的項目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在雲南會澤縣,在村級扶貧規劃中引進了許多高産和高經濟回報的農作物,其中大多數都需要顯著增加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對環境造成污染。畜禽養殖是貧困地區廣泛採用的經濟發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雲南瀾滄縣,隨著畜禽數量的急劇增長,畜禽養殖廢棄物對地下水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有些村級扶貧規劃中,片面理解環境保護,如認為凡是植樹造林,就是對環境的保護。然而,有時這項措施會適得其反,破壞環境。如雲南會澤縣多發村地處濕地自然保護區,植樹造林減少了濕地面積,從而破壞了鳥類的棲息地。雲南瀾滄縣大規模種植桉樹,為一個大型造紙廠提供原料,這樣雖然增加了創收能力,但卻減少了種植區的生物多樣性。

還有的村級扶貧規劃中的經濟發展項目是大面積清理荒坡地以種植甘蔗。這樣,創收的能力雖然很明顯,但增加了水土流失,大量施用化肥農藥污染了環境,同時也破壞了當地生物的多樣性。

按照中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任何建設項目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大部分村級扶貧規劃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修路,通電,引水),都沒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這可能會導致忽視基礎設施建設的一些潛在的不利環境影響。

總之,目前實施的村級扶貧規劃,已經明確了要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扶貧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就使得大多數村級扶貧規劃中的大多數發展項目,都是有利生態環境建設的,如把植樹造林、建設沼氣池和節柴灶納入扶貧規劃。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在許多規劃中,生態環境建設被狹隘地理解為植樹造林或建設沼氣池,沒有真正地考慮所有發展項目(包括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這就使得有些促進貧困村發展的經濟項目,甚至是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為了保證扶貧規劃與環境相協調,在扶貧規劃設計和實施中應評估:①項目內容是否做了環境影響分析,尤其是大型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項目是否按法律規定由有環評資質的環評單位做環境影響評價;②項目評估中是否設有環境評估指標;③生態環境建設的內容是與農民的生産和生活有密切的聯繫,還是僅僅為保護環境而實施的生態工程;④扶貧項目是否與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有明顯的矛盾,如毀林種植經濟作物(趙鴨橋,2003)。

(李小雲 靳樂山 左停)

(本文摘自《環境與貧困: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