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基礎物資價格迭漲 穩定價格總水準成重中之重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4 月14 日 | 文章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記者日前在北京一家四川人開的僅有不足10平方米的小吃店用餐時發現一則很有意思的廣告:“由於米、面、油漲價,本店部分小吃品種價格上調。”這是2005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明顯上漲的一個縮影。

最近有關物價上漲的勢態越來越勁,電價、糧價、油價、煤價、棉價、房價甚至連嬰兒用品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由於城市公共服務項目的政策性調價因素明顯增加,今年,服務價格上漲也將明顯大於去年,成為價格總水準上漲的重要因素;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美元貶值,將加大我國輸入型價格上漲的影響。隨著石油價格和鐵礦石價格繼續高位運作,甚至進一步上升,將對我國總體物價産生新的壓力。

居民消費價格將漲4%左右

糧價大幅上漲成為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和直接因素。經歷了兩波較大幅度上漲後,糧價累計上漲超過30%。我們在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因素中不難發現,近九成來自以糧食為龍頭的食品價格上漲。

糧價的上漲是糧食供求關係逆轉的必然結果,帶有恢復性質。目前國內糧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但應當看到,糧食産需仍有缺口,品種和區域結構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2005年氣候因素還不確定,糧食價格仍然存在變數。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指出,要穩定市場價格,首先必須穩定糧價。2005年將繼續實行糧食最低價收購政策,既要防止糧價下跌,也要防止糧價暴漲,保持糧食價格在合理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李盛霖認為,公用事業和服務價格積累了不少矛盾,漲價壓力較大。在糧價趨穩的同時,公用事業和服務類價格的上漲壓力不斷增大。專家認為,這可能成為推動2005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2004年,很多地方調高了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的價格。以北京為例,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2.9元調整為3.7元,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由每千瓦時0.44元調整為0.48元。

時下群眾對“藥價高”“學費貴”反映強烈。李盛霖特別強調,2005年要重點整頓規範教育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秩序。

但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最新研究報告還是預測了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在4%左右。

國家發改委在4月4日的一份有關控制物價上漲的通知中認為,當前經濟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穩定因素仍未完全消除,生産資料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後對下游的傳導開始顯現,煤電油運供應緊張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引發價格異常波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

輸入型通脹已經呈現

國際市場導致的輸入型通脹也成為今年物價上漲的重要壓力。數據顯示,我國對原油、鐵礦石、氧化鋁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35%、36%和46%,鎳和天然橡膠更是高達55%以上。

4月4日,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原油期約再度勁升,5月原油期約在亞洲交易時段一度突破每桶58美元,創出新高。同日傳出消息,世界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公司不顧中國企業反對再度調高鐵礦石價格103%至114%。

基礎原材料漲價將通過進口、零售、成本、效益等環節對消費、投資、出口構成全面影響,從而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金三林博士分析説“我覺得,從經濟增長速度分析,今年是通脹壓力最大的一年。新的建設週期裏,電力、運輸會更加緊張。”

金博士的説法,得到數據支撐。2005年3月31日,央行研究局《當前價格形勢與未來趨勢分析》透露,1-2月份CPI同比上漲2.9%,扣除翹尾因素,新漲價為5年來最高值,2月份CPI同比上漲3.9%;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小幅回落,環比價格仍在上升。

宏觀調控物價的“兩難”抉擇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針對目前的物價稱,宏觀調控要過一個“兩難”的關口:既要控制物價持續上漲逐漸表現出來的通貨膨脹,又要防止貨幣、信貸、投資和工業下降過快、過久引發的經濟衰退,在經濟和物價之間實現均衡增長。

如何解決這個“兩難”呢?陳東琪認為,在控制物價時,要注意不要挫傷了經濟增長,在穩定經濟增長時,要注意不能加大通貨膨脹風險。

在控制物價方面,他有五點建議:一是弱化各級地方政府的行政定價權,繼續嚴格限制各地、各部門人為的行政式提價,減少來自行政CPI的上漲壓力;二是建立健全競爭價格秩序,嚴格控制大公司“價格聯盟”的壟斷定價行為,防止出現壟斷式通貨膨脹;三是讓人民幣匯率逐步小幅升值;四是靈活運用配額等數量調解手段調控出口和進口;五是更多發揮財稅杠桿作用,儘快出臺結構性減稅措施。

民眾的呼聲,專家的見識,社會的反映,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4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價格調控,努力保持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把穩定價格總水準作為今年各項價格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實現本地年初確定的價格總水準預期目標。(孟懷虎)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