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四專家分析宏觀經濟形勢趨勢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4 月14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3月26日,由北京金融街股份有限公司和開達經濟學家諮詢中心主辦的“金融街論壇”,將議題鎖定在“宏觀調控”上,把去年以來經濟學界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討論進一步引向深入。

勿將政府職能

與宏觀調控混為一談

魏加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

什麼叫宏觀調控?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最近一段時間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我擔心,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

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間還很短,有些事情剛剛開始,經驗還不足,宏觀經濟政策上出點偏差沒什麼大驚小怪。即使發達國家搞了這麼多年的市場經濟,它的宏觀經濟政策也經常有偏差有討論。關於宏觀調控,梁小民先生説,宏觀調控現在是一個筐,什麼都往裏裝,我也有同感。我們很多時候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和宏觀調控混為一談。最典型的是最近把環保納入宏觀調控體系,我贊成加強環保,但不能讓環保跟著宏觀調控跑,比如經濟過熱了,提高了環保標準,什麼都不能上了。現在有學者提出燙平增長週期,實際上很難燙平,總有一天要下去,那麼我們為了鼓勵投資把環保標準再放下去嗎?這種表面上是強化、重視了環保,實際上從長期來看是弱化了環保。再比如銀行監管,當初主張銀行監管和貨幣政策分離的主要理由就是銀行監管不能跟著宏觀調控走,不能説銀根放鬆的時候,監管也放鬆了,什麼都可以貸,等銀根一收緊的時候什麼都不能貸了,甚至過去貸的都成了錯誤。這樣作為商業銀行就不知道怎樣辦了,投資者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要高度關注金融風險。加入WTO以後,我們的經濟結構還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經營機構的行為開始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不一定就是非常理想的結果。第一,現在高端市場讓給外資銀行,因為我們幹不了,農村金融、合作金融都不願意幹,大家都在往中間收縮,國有銀行現在收縮到中間,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也要搞跨區全國性的,也想往中間走。連信用社改制也變成商業性的,兩頭沒人做,中間又過度競爭,將來銀行有可能因為密度過大要出現淘汰,這是第一個風險。第二,現在銀行的信貸員開始避險,但避險的行為之一就是把款往國字頭項目貸,包括一些地方政府的項目。作為銀行信貸員的個人是避險,而且避的是政治風險,結果導致銀行整體的風險更大,而且這還拉動了重化工。

財政力度縮小 貨幣彈性增大

陳東琪(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確定“雙穩健”政策。如何將穩健政策進行操作?財政基本上有一個確定,比如今年長期建設國債比去年減少300億。我認為,今年財政推動力度會小一些,使得原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變得更為穩健。去年的宏觀調控對今年整個經濟的需求有所控制,估計經濟增長如果減縮一個百分點,需求的擴張度會小一些,今年主要壓力來自於國際市場的傳導,比如石油、礦石等其他産品價格上升會不會傳導到國內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增長的思路,更重要的還是增長的效益,反映在企業就是微觀的效益,反映在銀行就是金融後續風險問題。今年要適當地改善企業成本壓力,比如調、減稅,通過這個辦法使企業成本構成壓力有所減小,通過調整,使得企業不會因為需求有所收縮,一下子發生利潤大幅的下降。

在貨幣政策的措施上,我認為,今年會有更多的彈性。貨幣政策會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單一的利率信號,對加息週期的看法,我想即使是利率這樣的金融工具也要有靈活性,不一定就是連續地往上加,是否加息主要是看經濟增長的穩定度,主要是看物價,還要看就業、失業情況。我估計今年失業壓力肯定會比去年大,去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下降,登記失業率也有所下降,今年的畢業生、新增勞動力整個壓力都是非常大的。

從宏觀經濟來講,今年要防止加速度,不要讓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再迴圈向上,物價也不要再迴圈向上,穩定在目前的水準。這輪經濟增長速度是9%左右,和原來的15%、13%是不一樣的,以前是投資、需求雙膨脹,現在的情況是,物價基本控制在3%左右,經濟增長9%左右,登記失業率4.3%、4.5%左右,整體指標比較平衡,稍有偏暖的狀態,所以在這個條件下貨幣政策全面的、力度很大地緊縮恐怕是不適宜的。

地方趕超戰略導致經濟快速增長

李成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我國的經濟就像一個奔騰的駿馬,發展得很快,很有活力。但是我們沒有為這麼好的經濟形勢感到非常高興和輕鬆,而是始終強調要加強宏觀調控,要避免過熱,要採取這樣、那樣的政策,更多的是一種憂患的感覺。我們經濟過快增長的因素在哪?經濟學界有過很多的分析,也有很多的常規説法。我提出一個新的因素供參考。

經濟增長快緣由之一是出口增長快,這個不必有太多的憂慮。原來我們以為加入WTO以後,由於我們産品的競爭力很弱,市場體制不夠規範,很多方面跟國際沒有接軌,我們的出口形勢可能會受阻。結果事實相反,我們的出口形勢比較好,這個無須多慮。另外,投資是拉動經濟的比較重要的因素,這是值得注意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地方經濟你追我趕,互相攀比,加快了增長速度。

我們的市場經濟是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這不是轉軌時期的現象,政府主導經濟是中國經濟的特色。這次人代會有一個突出的提法,就是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宏觀調控主要是靠政府,所以是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政府調控不僅是中央政府調控,地方政府的作用也相當大。我了解的一些情況是,幾個大的地區如中部、東部、西部,改革開放以後政策一直向東部傾斜,優先發展,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五年來成績很大,2003年又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東北開局良好,十六屆四中全會又提出促進中部崛起,這次人代會又做了具體的闡述,中部也在加速發展。這幾大塊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這裡中央政府的行為起很大的作用。重要的是,省與省之間攀比嚴重,各個地區都在優化空間結構,都在進行區域經濟整合,充分地表現在發展城市群上。城市群現在在全國各地形成了熱潮,河南是中原城市區;安徽是一加四城市區,即合肥加上銅陵、蕪湖、安慶、馬鞍山;江西提出南昌、九江和景德鎮三角城市群;湖南提出長沙、株洲、湘潭一體化。這些城市群之間也在比賽,地方官們、地方政府在鉚著勁趕超。這是經濟增長得很快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要對地方政府、地方官員的行為和經濟發展的態勢有一種約束、調控手段。

缺少一個和諧的金融體系

秦池江(中央金融學會副秘書長):要重視經濟中長期的發展問題。從財政安排來説,去年一年增加財政收入5000多億,主要用於社會保障和公共安全。今年的財政預算增長幅度也不小,但是用於科技三項費用全國只增加1000萬。這麼一個支援力度對經濟長期發展有多大的餘地值得擔憂。至於金融問題,目前貨幣供應總量足夠大,因為貨幣供應總量和GDP比例是1:1.8,全世界像這麼大比例的發達國家一個也沒有,中等發達國家一個沒有,次發達國家能找出一、兩個,我們是貨幣供應量最多的國家。現在的資本足夠用了,問題在於缺少一個和諧的金融體系。

金融領域體現的不和諧有:第一,金融組織體系不和諧。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監管部門,都是分散的板塊關係,沒有形成一個內在的嚴密組織結構。尤其是為低端客戶服務的中小機構非常薄弱,比如城鄉信用社。這樣一個金融組織結構,使得我們高端客戶上不去,做不過外資銀行,中端客戶是無序競爭,低端客戶誰也不想幹,這麼一個組織體系很難取得多大效果。第二,社會融資市場不和諧。包括信貸市場、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債券市場、票據市場等等,這些市場裏最重要的是短期融資市場,現在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以至於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遇到難度最大的還是短期融資市場問題。第三,城鄉金融功能不和諧。金融機構都聚集在城市裏,爭個你死我活,打破腦袋爭存款。但是農村金融功能如何完善,缺少研究。第四,客戶服務的目標和方式不和諧。金融市場是廣泛的,客戶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客戶要有不同的服務方式、不同的産品,不同的服務途徑。但是現在的金融服務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的、銀行宣傳的都是個人理財。而大多數人還達不到由國有大銀行幫助理財的程度。第五,金融法律和監管不和諧。目前金融法律缺乏宏觀、總體、長期的考慮,對金融業該約束的約束不了,不該管的管得太死,使金融業無法發展。第六,金融人力資源的配製不和諧。比如上面要吸收高端人才,但是金融系統裏更多的是低端人才,他們處在提心吊膽的狀態,不知道這個機構能不能存在,不知道能不能下崗,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存款業務,不知道會承擔多少風險責任。低端人才處於這樣的狀態和環境中,他能有多大的競爭力?多大的創造力?多大的工作熱情?第七,金融環境不和諧。目前金融環境讓人擔憂,關於信用制度問題我們喊了三年,但實質上目前的進展還不是很大。(柏晶偉)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