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技術與藝術

清代二百餘年間全國官私的建築總量比任何歷史朝代都要多許多,但此時木材的積蓄又日漸稀少,因此迫使建築業去尋求更多的其他種類建築材料。如磚瓦的供應量明顯增加,一般品質較好的民居大部改用磚材作圍護材料,以磚石承重或磚木混合結構形式的建築較明代增多。地方性材料如各種石材、竹材、葦草、白灰等,在民間建築中進一步開發利用。裝飾材料的供應範圍更加擴大,如各類硬木、雕刻用木、銅件、金箔、紙張、紗綢、玉石、蚌殼、油漆、琉璃、瓷器等皆利用來美化建築物,清中葉以後還引進了玻璃製品。

新的多樣性的建築材料不但使建築技術有了進步,而且使建築外貌有了更大的改觀。作為傳統建築結構的主體形式的木構架技術亦有許多改進。如柱網更為規格化;元明以來習用的側腳、生起作法及鬥拱構造等逐漸退化或減弱;材分制名存實亡;角部梁架構造通行順梁、扒梁、抹角梁方法;木構件的修飾向表面性裝飾發展等。尤其在拼合梁柱技術、多層樓閣構架、大體量建築構架、重椽草架及複雜的結頂技術方面,更有突出的成就。

清代大型建築的內檐構架基本上擺脫了鬥拱的束縛,使梁柱直接榫接,形成整體框架,提高了建築物的剛度。清代建造了一大批樓閣式建築,就是按照這種新的框架方式,如承德普寧寺大乘閣、北京頤和園佛香閣、雍和宮萬福閣等。清代大建築的梁柱村料多改用幫拼方式,以小木料攢聚成大材料,外周以鐵箍加固,表面覆以麻灰油飾,完全不露痕跡。幫拼法不僅節約了巨材,而且為分段施上的多層樓閣創造了條件。

清代在應用地方性材料方而亦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如在福建、廣東一帶應用夯土或卵石,。可砌築高達四層的居住建築;西藏工匠憑藉經驗,不挂線,不校正水準,可砌築高峻的毛石墻。此外,浙江天臺的石板墻、福建惠安的石墻和石屋面、貴州鎮寧石頭寨的石建築等,皆是就地取材的實例。

清代為加強建築業的管理,曾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編定並刊行了一部《工程做法》的術書,作為控制官工預算、作法、工料的依據。書中包括有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畫裱糊等十七個專業的內容和二十七種典型建築的設計實例。該書雖然不盡完善,但對研究清代初期的建築技術水準而言,是一份相當完備的資料。此外,清代政府還組織編寫了多種具體工程的做法則例、做法冊、物料價值等有關建築的書籍作為輔助資料。同時民問匠師亦留傳下不少工程做法抄本,所以説清代建築營造方面的文字資料是歷代中最豐富的。同時在政府的工程管理部門中特別設立了樣式房及銷算房,主管工程設計及核銷經費,對提高宮殿官府工程的管理品質起了很大的作用。樣式房的雷發達家族及銷算房的劉廷瓚等人,皆是清代著名的工師。

清代建築的藝術風格亦有很大改變。宋元以來,傳統建築造型上所表現出的巨大的出檐、柔和的屋頂曲線、雄大的鬥拱、粗壯的柱身、檐柱的生起與側腳等特色逐漸退化,穩重、嚴謹的風格日趨消失,即不再追求建築的結構美和構造美,而更著眼於建築組合、形體變化及細部裝飾等方面的美學形式。例如:北京西郊園林、承德避暑山莊、承德外八廟等建築群的組合,都達到了歷史上最高水準,顯示了建築匠師在不同地形條件下,靈活而妥善地運用各種建築體型進行空間組合的能力,也表現出他們高度敏銳的尺度感。清代單體建築造型已不滿足於傳統的幾間幾架簡單長方塊建築,而儘量在進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頂形式、廊房門墻等方面追求變化,創造出更富於藝術表現力的形體。如承德普寧寺大乘閣、北京雍和宮萬福閣、拉薩布達拉宮、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大經堂等優秀實例。

清代建築藝術在裝飾藝術方面更為突出,它表現在彩畫、小木作、欄杆、內檐裝修、雕刻、塑壁等各方面。清代建築彩畫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畫的窠臼,官式彩畫發展成為三大類:和璽、旋子和蘇式彩畫。詳細分析尚有金龍和璽、龍鳳和璽、大點金旋子、小點金旋子、石碾玉、雅伍墨、雄黃玉、金琢黑蘇畫、金線蘇畫、黃線蘇畫、海墁蘇畫等的區別,分別畫在不同建築的不同部位上。彩畫工藝中又結合瀝粉、貼金、掃青綠等手法來加強裝飾效果,更使建築外觀顯得輝煌綺麗、多彩多姿。門窗類型在清代明顯加多,而且門窗欞格圖案更為繁雜,與明代簡單的井字格、柳條格、枕花格、錦紋格不可同日而語。在清代,許多門窗欞格圖案已發展為套疊式,即兩種圖案相疊加,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方式、套龜背錦式等。江南地區還喜歡用夔紋式,並由此演化為亂紋式,更進一步變異為粗紋亂紋結合式樣。浙江東陽、雲南劍川等木雕技藝發達地區,有些民居門隔扇心全為透雕的木刻製品,花鳥樹石躍于門上,完全成為一組畫屏。內檐隔斷也是裝飾的重點,除隔扇門、板壁以外,大量應用罩類以分隔室內空間。僅常見的就有欄杆罩、幾腿罩、飛罩、炕罩、圓光罩、八方罩、盤藤罩、花罩等式,此外尚有博古架、太師壁等亦為室內隔斷形式。豐富的內檐隔斷創造出似隔非隔、空間穿插的內部空間環境。內檐裝修中還引用了大量工藝美術品的製造工藝技術,如硬木貼絡、景泰藍、玉石雕刻、貝雕、金銀鑲嵌、竹篾、絲綢紗絹裝裱、金花墻紙等,使室內觀賞環境更加美侖美奐。磚、木、石雕在清代建築中應用亦十分廣泛,幾乎成為富裕人家表現財力的一種標誌。其他裝飾手段,如塑壁、灰塑、大理石鑲嵌、石膏花飾等亦得到重視。清代建築裝飾藝術充分表現出工匠的巧思異想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美感。

龍紋、錦紋和旋子紋彩畫
彩畫的龍頭雀替和歷史故事欄額
全面彩畫的殿宇檐廊
福建漳州邱蘭理石坊
四川成都文殊院的窗櫺花格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