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宮觀

清代道教已步入衰頹的時期。這時期的道教宮觀一般都比較小,類似白雲觀、永樂宮、武當山宮觀等元明時期的大宗教建築群絕少出現,大多數是獨院式小廟,有些是利用佛教廟宇改建而成的。由於全真道在北方亦漸趨衰落,故道觀分佈亦是南盛北衰,並多向東南沿海一帶人口密集地區發展。

道教面向民間的重要表現是擴充各地居民習慣崇拜的神祉作為道教神祉,如文昌、八仙、呂祖、關帝、天齊王等,在某種情況下,它們比道教的正統神更為重要,甚至為它們單獨設置宮觀,因為這些神都是凡人持道修煉成仙的,其事跡都是與平民生活休息相關的慈善行為,堪為人間楷模,具有更大的宗教吸引力。例如各地普建的文昌宮、文昌閣是供奉四川梓潼人張亞子,稱梓潼帝君,為主宰天下功名、祿位之神,因此得到城鎮士紳的崇奉,以繁榮地方文運。東嶽廟亦可説是道教的民間化與社會化的例子。東嶽大帝即為泰山之神,原為自然神,自宋以來,道家創説東嶽大帝是天上主管人間生死之神,也是統帥百鬼之神,所以各地普建東嶽廟,而不限于泰山一地。每逢節日,廟內舉行廟會,搭建有戲臺(有的建有戲臺),唱戲酬神,熱鬧非凡。所以東嶽廟又是平民祈福求壽、遊樂購物的場所,帶有很大的群眾性。清代道教宮觀另一特點是向市鎮城內發展。道教崇尚清靜無為、修持成仙,故早期宮觀多選址在山林清靜之地,結茅清修。如早期道家宣傳成道真仙遊居之地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多是著名的山林風景勝地。清代道教更加世俗化以後,為了獲得民眾的支援,必須在人口稠密的聚居地建觀布道。如成都青羊宮、灌縣伏龍觀、昆明三清閣、寶雞金臺觀、天水玉泉觀、中衛高廟等,都是清代建立或重修的位於城鎮內的大型宮觀建築。即如歷史上已形成的道教聖地灌縣青城山宮觀,在清代時亦從後山區下皇觀一帶移前幾十里,在古常道觀一帶建立新的宮觀區,以便群眾朝山禮拜。由此可見,道教面向城鎮是為了發展的需要。
四川成都青羊宮鬥姥殿

清代宮觀雖然建於城鎮內,但大部分仍能繼承道教崇尚自然的傳統,其建築佈局都比較自由,沒有固定格式。有對稱工整的總體佈局,如太原純陽宮、成都青羊宮;也有依山就勢的園林式佈局,如天水玉泉觀。同時充分利用清代所能達到的技術條件,儘量表現仙人喜歡棲居與飛升得道的構思,建造了層數較高的殿堂,如河北涉縣媧皇宮的主殿高達四層。福建上杭文昌閣亦甚高峻,外觀為六層,屋頂形式逐層變化,形成靈活優美的整體輪廓。中衛高廟的後半部為一座道觀,建於高臺基及城墻之上,它利用了高度上的優勢,增建了不少三層的樓閣,形成天門、天橋、天池、天宮等天界瑤池的構思,其外觀構圖亦達到宏偉壯觀的氣魄要求。表現天居意匠最常用的手法即是利用地形,增設三天門。如昆明太和城、天水玉泉觀、江陵元妙觀、安徽齊雲山等道觀皆運用了這種手法。

清代道教宮觀中的佛道混合的趨向更為突出。為爭取平民的信奉,往往在宮觀內增加相當多的佛教內容,或者與佛教寺院混構。這類建築有的以佛為主,兼有道教內容,如佳縣白雲山廟;有的佛道兼半,各成系統,如中衛高廟;有的是釋、道、儒三教合流,信仰內容混合佈局,如渾源懸空寺。

清代宮觀建築的裝飾意味也明顯加強,雕塑手法應用更為普遍。南方宮觀的外觀造型更經仔細推敲,翼角紛疊,脊飾華麗,更注意建築物的觀賞性。清代道教宮觀建築藝術在小巧、自由、靈活、細膩的風格創造上,較其他宗教建築更有成效。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