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建築

清初藏傳佛教(即黃教,俗稱喇嘛教)不僅在西藏,而且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廣泛流傳,影響很大。因當時藏傳佛教是全民族信仰,而且在西藏還擁有行政權力,文化教育的職能亦歸屬於寺院,故藏傳佛寺建築的內容組成與漢傳佛寺有很大不同。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內包括有信仰中心——佛殿、佛塔;宗教教育建築——學院(藏語為“扎倉”);管理機構——活佛公署,以及辯經場、僧舍、庫房、廚房、管理用房等。達賴、班禪經常駐錫的寺院內尚有宮室建築(藏語稱“頗章”)。布達拉宮內還有達賴的陵墓——靈塔殿等。有的寺院內擁有數個學院及佛殿,故一般藏傳寺院的規模皆較大。藏傳佛教建築的主要風格是源於西藏民居的碉房體系,即磚石外墻、平頂、小窗的外觀風格。但在流傳過程中藏寺與地方建築藝術相結合,其藝術風格又有所變化。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藏式,多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的藏族居住地區;漢藏混合式,多流行于內蒙古、寧夏、甘肅等蒙藏居民聚居地;漢式,多流行于河北、山西地區。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