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井式民居

廳井式民居是庭院類型民居中另一大類,其特色表現在敞口廳及小天井。即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聯屬,屋面搭接,緊緊包圍著中間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稱之為天井。天井內一般皆有地面鋪裝及排水渠道。每幢住屋前皆有寬大的前廊或屋檐,以便雨天時串通行走。同時一部分住屋做成敞口廳等半室外空間,與天井共同作為生活使用空間。其結構多用穿鬥式構架。這種形式民居在濕熱的夏季可以産生陰涼的對流風,改善小氣候;同時有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間來安排各項生活及生産活動,敞廳成為日常活動中心,而不受雨季的影響。廳井式民居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通用形式,尤以江浙、兩湖、閩粵為典型。太湖流域是桑蠶絲織之鄉,民居亦具特色。蘇州民居可為太湖流域民居的代表。它是由數進院子組成的中軸對稱式的狹長民居,在軸線上依次佈置有門廳、轎廳、過廳、大廳、女廳(又稱上房)等。大廳是宴客團聚之處,上房多做成“冂”字形兩層樓房,為家眷的臥房。蘇州民居大部分不設廂房,前後房屋間的聯繫是靠兩側山墻外附設的避弄(廊屋)來交通。主要天井內皆設立一座雕飾華麗的磚門樓,以表示房主的財富。富商大戶的住宅多附設一座精美的花園,至今蘇州宅園仍是中國古典園林遺産中重要的財富。屬於廳井式民居的尚有徽州民居,它多為規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組合體,且以樓房居多。東陽民居以木雕而聞名全國,其典型平面為“H”字型,當地人稱這為“十三間頭”。湘西民居是苗族、土家族、漢族共同的民居形式,因其為兩層樓高,且周圍有全封閉的高出房屋的封火墻環繞,遠望如官印,稱“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門是開在正中間,俗稱“龍門”,宅內裝修、挂落、花罩等項皆十分考究。雲南“一顆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為方正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的特點是中部三進廳堂,而東西兩側建造南北的護房,當地稱“護厝”,共同組成大宅院。此類房屋對潮汕、台灣皆有很大的影響。粵中民居的類型較多,當地中下層居民喜歡應用一種“三間兩廊式”民居,用地十分節省。

地處太湖流域的浙江桐鄉縣鳥鎮民居的院子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