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宮殿的改造

北京紫禁城宮殿雖然在農民軍李自成撤出北京時被焚燬大部分,但順治朝仍按明代佈局進行了復建,沒有更改。如前三殿、後三宮的軸線佈局,左右六宮的分列。正陽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等一系列的門制,仍是明代形成的五門之制。其他如太廟、社稷壇、禦花園、慈寧宮、文華殿、武英殿等仍按明城規劃復建或增建,僅將部分殿名、門名改為新名,以示改朝換代。清代對明宮的改造僅是局部的。例如太和殿兩側行廊改為封火墻,保和殿的位置微有變更,將皇后的寢宮坤寧宮按滿族習慣進行內部改造,作為祭神之所。改造養心殿,將其作為處理日常政務、召見臣下的處所,實際上取代了乾清宮的功能。養心殿前殿五間,殿內明間設寶座,按正式朝儀佈置室內陳設,左右為東西暖閣。東暖閣是皇帝起居和召見近臣的地方,西暖閣是皇帝的機要辦公處。宮殿最北之禦花園一如明時,雖有親切自然之處,但有地小局迫之憾。
清代北京紫禁城平面圖
紫禁城太和殿
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兩側的宮殿群。
養心殿東暖閣,慈喜太后“垂簾聽政”之處。
紫禁城禦花園裏的萬春亭

乾隆年間又將乾清宮以西五所原居住皇子的地方改建為重華宮及西花園;于慈寧宮西側添建壽康宮,作為老年宮妃的養老之所;並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東路文華殿之北建造了文淵閣藏書樓,以收藏新編輯完成的《四庫全書》。

清代對宮城的最大的改造是建設寧壽宮。該宮位於外東路明代仁壽宮、噦鸞宮、喈鳳宮的舊址上,面積達4.74公頃。工程始於康熙年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大加增建,作為乾隆帝晚年歸政以後的太上皇宮。這組工程實際為宮中之宮,完全仿傚宮城中軸線上外朝內廷的格局,前後分別建外朝皇極殿、寧壽宮一組建築和內廷養性殿、樂壽堂一組建築,並在樂壽堂東側建聽戲的暢音閣、讀書的尋沿書屋及禮佛的梵華樓等建築。西側建寧壽宮花園,園中有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四進園林建築,俗稱乾隆花園。
紫禁城寧壽宮平面圖。寧壽宮可稱為“宮中之宮”。

總之,清代北京宮城的建設除了維持並加強中軸對稱佈局,利用環境氣氛的感染力反映皇權至上、統馭一切的威嚴氣勢外,更著重在改進分區功能,提高生活的適用性及裝飾設施的華麗方面進行大量的改造,這一點也是清代建築發展的普遍特點。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